短劇開啟搶人大戰(zhàn)

0 評論 464 瀏覽 1 收藏 16 分鐘

最近,紅果短劇傳出將嘗試與演員分賬的消息,引發(fā)了行業(yè)內的一系列猜測與討論。這一舉措究竟是為了抑制短劇演員片酬上漲,還是另有深意?與此同時,影視公司、視頻平臺、經紀公司等紛紛加入短劇演員的搶人大戰(zhàn),短劇演員的價值愈發(fā)凸顯。

處于網文、短視頻與傳統影視交匯處的短劇,其內容與模式究竟會發(fā)育成什么樣,是2025年最具價值的行業(yè)話題之一。這也使得行業(yè)領頭羊紅果短劇的一舉一動,無論真假都格外引人注意。

8月初,劇本新政的沖擊未止,又有爆料稱紅果將和演員嘗試分賬制——由紅果負責演員的底薪+分賬,未入駐紅果者可能無法參演紅果的短劇項目。

消息一出,別說行業(yè)內,在吃瓜群眾處都引起不少熱議。很多人順理成章地猜測,此舉是為了抑制短劇演員片酬上漲,避免短劇重蹈內娛“天價片酬”覆轍。也有網友擔心,此舉類似長視頻的分約制,可能會令好本子更多流向與平臺、大廠關系緊密的演員,像柯淳這樣個體戶闖出名堂的情況會越來越少。

然而,也有短劇從業(yè)者對硬糖君表示,此舉并非意在改革短劇演員收入方式,反而是為了利用其明星化的勢頭,通過分賬拉攏演員入駐,再通過藝人入駐將短劇的星粉生態(tài)遷移到紅果,以實現拉新與提升日活的目的?!案斈晡⒉⒍兑舫闪⒅趵餍莵碚九_是一個概念?!?/p>

十年前的此時,網劇造星正令人嘖嘖稱奇。張?zhí)鞇?、黃景瑜等一劇成名者攜垂直粘性的粉絲闖入大眾視野,或是成為各色盛典上的點綴,或是接到傳統影視拋出的橄欖枝。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短劇演員的價值越發(fā)明確,開始成為視頻平臺、制作公司、品牌商家等招攬的對象。

影視公司競逐短劇演員

短劇主要在抖音快手分發(fā)的時候,短劇演員與短視頻達人沒有太大區(qū)別,東家也相對多元,其中不乏網紅MCN。而如今,短劇越發(fā)正規(guī)、越發(fā)“影視”,各界對短劇演員的定位也不再游移。搶人的主要就是有一定能力與野心的短劇公司,以及內娛影視公司、經紀公司。

得益于一些演員的一搭再搭、彼此抬轎,聽花島的經紀業(yè)務已然名聲在外。短劇霸總曾輝,《引她入室》主演趙佳,《家里家外》主演王道鐵,《別有用心的妻子》女主鄧靈樞,《十八歲太奶》系列主演李柯以皆為聽花島旗下藝人。2025年依然不斷有演員上島,如與曾輝的CP檔炙手可熱的韓雨彤,出演《別有用心的妻子》走紅的趙廷義等。

王格格所在的星鏈無限(更為人熟知的是旗下制作廠牌“馬廄制片廠”)也建立起了相對成熟的經紀業(yè)務,今年向市場輸送了擅長青春校園劇的小花侯程玥。

短劇公司簽約演員,一方面意在業(yè)務拓展,嘗試更多商業(yè)化機會。另一個很實際的理由,就是在人氣演員處維持時間與價格的優(yōu)勢。

短劇立項快、周期短,而人氣演員檔期難約。組建制作與經紀一體的戲班模式,可以令演員要素更加可控。遠的像無限排列組合的TVB,近的如幾朝元老鬧八卦的歡娛。而簽約演員盡管在接戲自由上有所讓步,但更有機會獲得量身打造的角色,借到廠牌的光,或者有流量前輩老帶新,也算是雙贏。

《十八歲太奶》系列啟用全明星陣容、幾個月內連拍三季,無疑就得益于此。聽花島總制片人趙優(yōu)秀日前更在采訪中提到,公司計劃在今年Q4實現自家藝人完全擔任自制短劇主演,形成徹底的閉環(huán)。

不光短劇公司積極簽人,短劇紅人對于內娛是新面孔、新路子,同時又自帶粉絲基礎,因此自2024年起,也成為老牌影視公司挖掘吸納的對象。

擁抱豎短比較積極的于正,歡娛已經簽約了男演員劉擎與女演員滕澤文,還在新劇《玉茗茶骨》中邀請《好一個乖乖女》女主余茵出演。于正的老對家唐人今年也簽下了一位短劇頭部藝人——有過唱跳歌手與長劇經歷、憑《撕夜》取代柯淳成為新一哥的姚冠宇。

檸萌影視與壹心娛樂聯合成立的心心傳媒簽下了“短國趙麗穎”馬秋元,今年已安排馬出演S+古偶《月明千里》的女二。桃系經紀公司之一、陳哲遠所在的果然娛樂簽下了有多部爆款現偶短劇在手的女演員白妍。成功運作起“主包”顏安的耀客傳媒,簽下了有一定長劇經歷的98年男演員蔡欣洋。

于演員來說,簽公司有利有弊。弊端在于粉絲擔心的不平等、不自由,種種續(xù)約、解約鬧劇,大家都看膩了。好處也很明顯,萬事更加正規(guī)。短劇公司能為其維持口碑與內容曝光,傳統公司所積累的內娛資源、時尚資源等,則有助于藝人升咖。

視頻平臺爭搶短劇流量

制作公司、經紀公司爭搶演員,是將其視為生產資料。平臺爭搶演員,則更多是看重他們的明星效應、引流作用。

那么,都是哪些平臺在爭搶短劇演員、為什么要搶,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一類是出品平臺跑馬圈地,如紅果短劇、騰訊視頻、愛奇藝。一類是社交平臺,意在劇宣流量與星粉生態(tài),如抖音、小紅書、微博。其中也有一些平臺野心足夠或者基礎設施足夠,兩個都要。這一點在今年春節(jié)檔已初現端倪。

紅果坐穩(wěn)免費短劇第一平臺后,于春節(jié)檔推出一系列運營活動:除了百部新劇,還有短劇紅人們的團建綜藝《出發(fā)吧短劇!》;邀請到柯淳、曾輝等22位短劇演員入駐,策劃了50位短劇紅人作為“推劇官”每日視頻送祝福;嘗試新劇的平臺X廠牌X演員站內合力宣發(fā),首次出演短劇的舒暢不僅入駐紅果,還空降評論區(qū)互動。

騰訊視頻在這個春節(jié)檔正式對豎屏短劇出手,也是內容、運營雙管齊下,將多年在長劇運營中積累的經驗與搭建的功能直接平移過來:如主演評論翻牌、明星直播陪看,還有經典的鵝式打榜玩法,聯合微博推出“年度短劇推薦”活動,拉練粉絲為心愛的演員或CP投票。

到了暑期檔,兩家仍在發(fā)力。紅果繼續(xù)拉演員入駐營業(yè)、發(fā)布內容,民間好事者也開始統計演員的紅果粉絲排行。

騰訊視頻則在春節(jié)檔規(guī)格上升級,聯合微博打造“騰訊視頻短劇節(jié)”,網羅三十余橫豎人氣演員直播營業(yè)、福利派送,打榜活動更拿出了“TOP1主演直通星光大賞”的彩頭,目前豎短榜單TOP3都已投到幾百萬票。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

同為長視頻切入豎屏短劇,愛奇藝與騰訊視頻采用了不同打法。愛奇藝起手便為短劇演員打造專屬活動“熒光之夜”,不光短人體驗明星待遇,不少觀眾也是頭回看非短劇濾鏡下的短人真容,討論度著實不低。旗下長短同拍的知名IP,也將短劇人氣演員一股腦砸了過來——何聰睿&劉念《成何體統》、王凱沐《許你不二之臣》。

騰訊視頻暫時沒這么激進,是逐漸將短劇演員納入平臺生態(tài)中,演綜與線下活動都給短劇演員留出一席之地?!堆輪T請就位3》吸納了在騰訊視頻站內有多部高分賬橫短的代高政。不久前在青島舉辦的jump park音樂嘉年華中也有短人上桌,《善男信女》主演王凱沐、馬樂婕與大IP長劇《錦月如歌》《子夜歸》主創(chuàng)登上同一個路演舞臺。

紅果是作為短劇平臺饞上了社區(qū),小紅書則是作為社區(qū)想做短劇。繼春節(jié)檔高調進軍短劇之后,小紅書上半年又播火了一部8000w爆款《癡人之愛》,垂直、低產但堅持。

當然,小紅書在短劇生態(tài)中的首要定位肯定還是社區(qū)。除了有討論與二創(chuàng)習慣的短劇用戶,大量演員、廠牌、從業(yè)者、營銷號都在小紅書活躍,很多爆料、話題或選角瓜都是由小紅書發(fā)酵到微博、豆瓣去的——這也是短國與內娛的一大差異。

豎短常年缺乏正經劇宣,老牌平臺微博與短劇生態(tài)的結合要晚于抖音和小紅書。不過,媒體、雜志、品牌等官方號都在這里,明星超話也在這里,相信隨著短劇與短劇演員走向正規(guī)化,還是會回流微博。

短國明星化的盡頭是?

在公司與平臺之外,還有許多相關方試圖分潤短劇演員流量。首先是媒體。年初,柯淳的費加羅銷量與時裝男士的短劇F4策劃被視為短劇演員飛升的標志性事件。到如今,短劇演員拍雜志已經常態(tài)化。

多年評選娛樂圈四小花旦的南都娛樂也加入進來,于近期推出了首屆“微短劇四小花”策劃,包括上文提到的馬秋元、侯程玥,以及兩個個體戶選手:《云渺》系列女主王小億,擅長釣系角色、主演了短劇版《折腰》的岳雨婷。

品牌也嗅覺靈敏。隨著短劇走出抖快,品牌與短劇演員的合作也不再止于定制短劇,而是更偏向與傳統明星的合作方式,包括短期代言、電商直播、線下站臺等。7月,小紅書有網友爆料稱,短國藝人商務迎來首個7位數報價,行情可見一斑。

綜藝邊錄邊播,追熱點也是必備素養(yǎng)。去年已經出現全短演綜《開播!短劇季》,今年兩大演綜《演員請就位》《無限超越班》更都引入短劇演員。還有更多類型節(jié)目請短劇演員做飛行嘉賓,騰訊視頻的《一見你就笑》做了短劇演員踢館特輯,優(yōu)酷的《這是我的西游》也請過4位短劇演員助陣,教時代少年團與唐國強拍短劇,衍生出多條熱搜。

自然邀約越來越多,也免不了有些不靠譜的情況。8月中旬,已經塌過一次的初代短劇F4何健麒再次攤上事,被發(fā)了一份勸退某機構理事身份的通報。然而仔細一瞅,機構并非什么官方機構,糾紛也只是線下待遇沒談攏。

不僅何健麒倒霉被碰瓷,另一出席了該活動(“全國微短劇人物大典”)的短劇流量陳添祥還被活動贊助商欺騙侵權,最后是后援會出來打假,令人啼笑皆非。

如此種種,其實都在回答那個問題:短劇明星將走出什么模式。理論上,我們會覺得短劇演員出身更草根,而短劇生產更加工業(yè)化,采用tvb式員工制或是底薪+分賬的結算形式,對其明星化的程度與片酬漲幅形成抑制,這些并非不可能實現。據悉,昔日的一些投流平臺式公司,采用的就是員工制。

但綜合來看,短劇演員明星化似乎才更符合多方的利益。視頻平臺、制作公司、內娛生態(tài)、傳統媒體……都在伸出招攬之手??麓編讉€月前在綜藝里說不考慮長劇,如今已經拍攝了芒果長劇《熾夏》,戲份還挺吃重。

粉絲自然也希望愛豆走得更高更遠,追星體驗更加豐富。而在見證了這一切在一兩年間快速發(fā)生之后,新人演員很難再對員工制買賬。況且,投流模式大勢已去。

總之,短人要飛升,誰也攔不住,除非資質或心性不夠,到長劇里會見光死,或者抓不住機會。如《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女主滕澤文一時沖動卷入了耽改6.0的系列瓜中,雖是苦主,卻惹到了新老板于正,未來星途堪憂。

比較殘酷一點的推測,也許眼下這撥短劇紅人會被大浪淘沙掉,但短劇造星已成定式,更多成熟公司會去孵化科班出身、調教完備的新人。不過如此一來,許多觀眾津津樂道的、短國的隨性與草根氣質,也就保留不了多久了。

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娛樂硬糖】,微信公眾號:【娛樂硬糖】,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