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賣大戰(zhàn)到AI門店助手:小團隊如何切出即時零售紅海?
在巨頭林立的即時零售戰(zhàn)場,小團隊是否只能淪為看客?本篇文章從外賣平臺的拼殺寫到AI助手的崛起,試圖還原一條屬于小團隊的突圍路徑。
為什么要聊外賣大戰(zhàn)?因為它背后藏著新一輪“即時零售”浪潮的啟動信號。從餐飲到全品類零售,從補貼到鏈路建設,我們正處在一次全新「零售基礎設施重構」的前夜。
0元奶茶只是開始
餐飲服務作為 LBS(基于位置服務)的核心業(yè)態(tài),在這場“即時零售”大戰(zhàn)中承擔著壓力測試的角色。
平臺通過對餐飲商戶的履約能力、庫存能力、人員調度能力進行壓力測試,從而獲取用于后續(xù)品類擴展的鏈路能力。這場戰(zhàn)役的目標從來不只是賣奶茶和炸雞,而是:
打通“點+送”體驗,把這套即時履約系統(tǒng)復用到快消、數(shù)碼 3C、教育、健康等高頻剛需場景中。
“即時零售”的底層邏輯,是用平臺的系統(tǒng)化履約能力+用戶心智教育,把線上流量反哺線下門店,從而構建新一代本地零售生態(tài)系統(tǒng)。
所以我想說:
如果上一輪互聯(lián)網開店熱潮你錯過了,這一輪的 LBS 即時零售店鋪,你真的還要錯過么?
創(chuàng)業(yè)者機會:別再迷信“基礎大模型”了
有些朋友可能是做 AI 創(chuàng)業(yè)的,最近又看熱鬧上頭了,喊著“我們也搞大模型”“我們要做推理加速”……我勸你: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基礎設施這塊,從來不是小公司能吃下來的“潑天富貴”。就像高速公路、高鐵、5G,最終都需要國家和超級平臺來統(tǒng)一推進。小團隊在這片紅海里,不但“上不了桌”,反而容易成為社媒輿論的炮灰。
你真正的機會,只有一個:
回到用戶場景,解決真實問題。
案例參考:Starbucks 的 Green Dot Assist
星巴克在 2025 年上線了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系統(tǒng)——Green Dot Assist,本質上是一個運行在 iPad 上的門店 AI 虛擬助手。
它的目標不是高科技炫技,而是很務實地幫助員工完成門店內的高頻任務:
- 查詢飲品配方、原料、過敏原;
- 播放標準操作視頻,輔助新員工快速上手;
- 故障排查,觸發(fā)自動報修流程;
- 提供智能搭配建議,提高點單轉化率;
- 協(xié)助排班、優(yōu)化人力調度。
這個產品背后的本質邏輯非常簡單但高效:
用 AI 幫助每一個前線員工提升履約能力,讓“人”成為零售系統(tǒng)最穩(wěn)定的變量。
目前 Green Dot Assist 已在 35 家門店試點,并計劃在 2026 財年完成北美大規(guī)模部署。
小團隊切入的機會在哪?
如果你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小團隊,我建議你從以下三個維度審視你的能力結構和切入路徑:
技術能力維度
- 不要試圖自研模型,直接調用GPT-4、Claude、Gemini等API;
- 搭配你自建的門店知識庫(菜單、配方、手冊、SOP),即可快速上線原型;
- 接入語音/文字輸入,低成本就能做出門店級“AI店員助手”。
商業(yè)資源維度
- 如果你有門店或零售資源,可以圍繞“配方查詢+故障排查”做試點;
- 如果你有運營經驗,可以用數(shù)據驅動的方式做“智能搭配推薦”“排班助手”等精細化運營模塊;
- 如果你有SaaS系統(tǒng)經驗,可以整合POS、會員、排班系統(tǒng),打造輕量AI插件。
商業(yè)化路徑維度
- 可按門店數(shù)訂閱收費(如每店每月199元);
- 可按使用量計費(例如每日查詢次數(shù));
- 可與客戶約定KPI提升抽成(如提升客單價、減少投訴率、縮短培訓周期等)。
可行方案參考
小團隊的優(yōu)勢
- 落地快:產品小、試點周期短、驗證周期快;
- 定制強:更懂場景,可以根據每個門店需求靈活定制;
- 成本低:不卷模型訓練,只卷“是否解決問題”;
- 商業(yè)彈性:可以SaaS,也可以做輕服務,還能分成。
寫在最后:你的下一步?
“即時零售”的未來,不是某家平臺一個人的勝利,而是千千萬萬個門店、服務商、開發(fā)者的共同機會。
你現(xiàn)在是哪個角色?你手里有哪類資源?你最懂的那個行業(yè),是不是正好就是“AI x 零售”的下一個爆點?
本文由 @睡不醒的Max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哦
公眾號: 滿觀商業(yè)
歡迎各位關注、投稿、一起討論互聯(lián)網的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