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ID項目:痛點梳理與邏輯重構

0 評論 3035 瀏覽 9 收藏 14 分鐘

為了加強商品管理,企業(yè)有時需要將各SKU歸屬至對應的商品OneID中,這個過程里,有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問題或挑戰(zhàn)呢?這篇文章里,作者針對商品OneID項目做了梳理與重構,一起來看看作者的經驗分享。

商品SKU、商品體系的管理,對于日化/消費產品主導的公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由于系統(tǒng)人力等諸多因素,需要將各SKU歸屬至對應的商品OneID,以加強對商品的管理與分析。

一、商品管理背景及痛點

背景:同一款商品會被單獨銷售、組成不同的商品組合BOM,或者有不同的活動版本進行銷售。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價格,折扣等相關信息。如果需要看某個同款商品的商品信息,或者查看對應的銷量/銷售額數(shù)據時,需要單獨累計各個商品的數(shù)量,對于商品效益分析十分不便。

痛點:

  1. 活動方選品時,組BOM需求由各團隊提出,相互之間信息獨立。核對商品信息,或統(tǒng)計同款商品整體銷量時,容易遺漏,核對困難。
  2. 活動方選品時,很難拿到過往組BOM數(shù)據,不清楚產品與那些產品搭配的銷量和效果好,制定組BOM方案的時只能重新規(guī)劃思考,效率低,沒有辦法持續(xù)提升。
  3. 一個產品升級/改版后(容量變化,口味變化,或者年版不同),無法統(tǒng)計/或歸屬到原來的產品。

二、商品OneID管理目標

  1. 形成報表,統(tǒng)計出同款商品數(shù)量,分別來自哪些版本,什么活動,哪些產品BOM組合,各自銷量情況。
  2. 根據報表1的數(shù)據,統(tǒng)計產品的貢獻率,需要單獨統(tǒng)計活動版本或者BOM里面產品的貢獻率。
  3. 對新品/在售的主產品,逐一核對歷史組BOM數(shù)據或相關活動版本產品數(shù)據,看報表統(tǒng)計是否完整。
  4. 基礎數(shù)據搭建完成后,針對同款商品進行數(shù)據分析、管理,控制同款商品參與活動的次數(shù)和折扣力度,使商品效益最大化。

三、商品管理梳理-單品&套裝

1. 商品管理維度

目前主流商品管理維度:包括商品分類/商品屬性/商品信息/商品圖片/商品庫存/商品資質;具體如下圖所示:

2. 商品分類管理痛點

1)當前商品分類管理不統(tǒng)一

商品管理維度以SKU為主,SPU僅作為輔助管理維度,未將SKU與SPU做對應歸屬(如91002-01巧克力,未歸入對應SPU)。

2)套裝與單品歸屬于不同SKU

鑒于財務核算的貢獻不同,禮盒與單品SKU未有統(tǒng)一的SPU歸屬(如巧克力禮盒vs巧克力單品SKU不同,未將禮盒SKU的貢獻計入巧克力單品中)。

3. 商品OneID歸屬邏輯梳理

1)所有商品SKU掛靠SPU,同時將屬性、功效相同的商品歸為同款商品OneID。

2)考慮在代碼前幾位做SPU歸屬定義。如產品SPU可以采用8位碼(6位分類碼+2位隨機碼),商品SKU可以采用SPU碼+2位遞增碼(如91201-01為巧克力的SPU,91201-01-01為巧克力小份體驗裝90g常規(guī)款的SKU)。

四、商品管理梳理-BOM組合

1. 商品BOM組合的分類現(xiàn)狀

組BOM兩大類型:常規(guī)BOM與活動BOM?;顒覤OM的折扣類型:商品折扣/電子券折扣/贈品折扣。

2. 商品BOM組合的產品構成

1)主力型產品:屬于產品角色之一,指公司自主研發(fā),具有良好市場認知度和消費基數(shù),在品牌內銷售排名前5的產品,如圖中P1;

2)產品組合:公司主要戰(zhàn)略下的產品組合,如圖中P2;

3)計劃升級/退市產品:本年度有升級/品牌切換/退市計劃的產品, 如圖中P2和P6;

4)具有短齡風險的產品:

如圖中P3、P4/P5/P7分三個級別:

  • 一級短齡風險產品:“120天<距短齡期天數(shù)≤150天”的產品。
  • 二級短齡風險產品:“90天<距短齡期天數(shù)≤120天”的產品。
  • 三級短齡風險產品:“距短齡期天數(shù)≤90天”的產品。

3. 組BOM機制和確定流程

目前商品BOM的管理現(xiàn)狀:

1)組合類型較明確,分常規(guī)/活動BOM;針對活動BOM的折扣類型管理較明確;BOM適用的主要渠道較為明晰。

2)審批流程較明確,產品研發(fā)/商品中臺/IT開發(fā)/財務參與涉及各職能環(huán)節(jié),流程規(guī)范。

3)各需求方,前期就BOM或活動方案,與產品研發(fā)/財務溝通,確認具體組合產品/產品的價格和效益;確認后在商品中臺,對BOM信息進行維護,經IT維護補充BOM信息和屬性后,可進行上架。

痛點:

1)需求方眾多,各需求方提方案給產品研發(fā),在BOM的確認機制上未形成統(tǒng)一規(guī)范。

2)BOM的數(shù)據治理/效益反饋有所缺失,活動BOM的運營數(shù)據/財務指標未形成組織過程資產,未能反哺后續(xù)BOM的管理。

下架產品BOM代碼失效后未清理,一直占用數(shù)據中心代碼,數(shù)據堆積冗余。

4. BOM的管理目標

目標一:管理商品更簡單

組合BOM僅可從商品分類屬性中選擇屬性項,就單個SKU組合成對應BOM的SKU,且該SKU需從屬于唯一SPU(如果有兩個主產品,可根據貢獻率確定歸屬的SPU和商品OneID)。

目標二:完善/目標品類

從商品管理角度考慮,組BOM可考慮:消庫存搭配/活動搭配/新品推廣,擴大縮小產品廣度/深度/密度/長度/產品線延伸。

目標三:配合活動玩法,使BOM搭配標準化

配合活動玩法有不同的BOM組合可選,如降價、滿減、秒殺、預售、優(yōu)惠券、滿減折扣、N元任選、買贈、拼團、搭售、免單、抽獎等。

目標四:BOM的產品數(shù)量和類型規(guī)范

如1+1主輔組合,1+2/3搭配組合,2+1搭配組合等,限制數(shù)量/產品/品牌等。

目標五:提升BOM組合的效益

梳理過往BOM的SOP需求文檔,分析已上架/已下架BOM組合品的運營效益/財務收益,使組BOM效益最大化。

目標六:形成BOM組合確定機制SOP

以目標一~目標五為基礎,形成BOM組合確定機制的規(guī)范文檔,使BOM的確定,流程更規(guī)范,減少需求不明確場景。

5. 最終確定方案

1)SKU和SPU的區(qū)別:即商品的OneID范圍>SPU,以產品為管理維度,比如巧克力就是一個SPU,巧克力有8個口味,每個口味就是一個SKU。當前產品SPU和SKU是一對一關系,可以一對多進行維護,后臺BI數(shù)據以SKU作為呈現(xiàn)維度,產品代碼SKU 91007-01,則SPU為 C91007-01,組合BOM會單獨一個代碼類別。

2)組BOM的確定機制:根據需求而定,可跨品牌跨品牌組合,組BOM的需求來源(包括產品活動,買贈活動,打包銷售,上市銷售,常規(guī)BOM組合等)。

3)組BOM的流程:活動類需求方前期跟產品管理,財務確定好組合和價格ROI,再由需求方操作組BOM流程,經過商品中臺/財務完善商品信息完成上架動作;常規(guī)類流程相比更簡單,不涉及財務審核。

4)后續(xù)BOM的管理:GMV的統(tǒng)計以產品為維度,大促活動以活動為維度,不會單獨對BOM的效益做考核;產品和活動數(shù)據由各個需求方在后臺查找/復盤。

五、商品OneID的建立

商品OneID的建立需從主數(shù)據邏輯梳理、系統(tǒng)功能優(yōu)化兩方面進行。

1. 梳理在售主商品數(shù)據,明確OneID歸屬關系

商品OneID是在原本主數(shù)據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商品OneID歸屬邏輯。明確除不同規(guī)格外,改版前后功能屬性相同的商品,歸為同款商品OneID。合并為OneID的商品類型:

  • 版本不同,如商品升級版/品牌升級的同款商品合并;
  • 口味不同,如巧克力的不同口味合并;
  • 香型不同,如洗手液的不同香型合并;
  • 顏色不同,如不同顏色的外包裝,合并為同一個OneID。

需注意的是,規(guī)格不同,如50g或120g巧克力,不單獨售賣的小規(guī)格活動品–如體驗產品等,不在OneID范圍內,需獨立出來。

2. 建立商品OneID編碼規(guī)則,初始化數(shù)據

建立商品OneID命名的統(tǒng)一規(guī)則:

【1】產品溯源碼+最新統(tǒng)一產品名稱 ( 如:91005-01純黑巧克力七夕版)

【2】產品溯源碼+新建商品OneID名稱(如:91006-01純黑巧克力禮盒版)

如圖所示,合并為OneID的商品類型:

  • 版本不同
  • 口味不同
  • 香型不同
  • 顏色不同

除了單個商品,套裝商品同樣需有OneID歸屬。確定套裝商品OneID命名規(guī)則相同:產品溯源碼+最新統(tǒng)一產品名稱 ( 如:91006-01純黑巧克力禮盒版)。同時,確定體驗裝、套裝商品、BOM組合商品的OneID屬性:

【體驗裝商品】

作為獨立OneID體系,根據版本/口味/香型/顏色四個大類做OneID歸屬。

【套裝商品】

作為獨立OneID體系,根據版本/口味/香型/顏色四個大類做OneID歸屬 ;

套裝中的單個商品數(shù)量,銷售量可拆分到單品中,體現(xiàn)套裝中單品對OneID的貢獻。

【組BOM商品】

無OneID歸屬,只看組合BOM中單品的OneID 組合BOM中的單個商品數(shù)量,銷售額需拆分到單品中,體現(xiàn)BOM中單品對OneID的貢獻。

3. 商品中臺新增OneID字段,實現(xiàn)商品OneID管理

商品OneID的新增,需在商品中臺將對應的字段/功能新增,同時對主數(shù)據進行初始化,才能運用起來,為此,需推進IT部門和產品開發(fā)部門完成:

  1. 推進IT根據業(yè)務需求,升級商品OneID的系統(tǒng)功能,梳理系統(tǒng)維護的標準流程SOP;
  2. 推進產品開發(fā)部門更新商品主數(shù)據治理機制,將商品OneID應用起來,并達到推廣周知的效果。

商品OneID的建立會影響商品主數(shù)據、商品中臺系統(tǒng)功能、乃至以商品為基礎的倉儲、產供、物流的系統(tǒng)功能,若運用得當,還可在商品分析的基礎上,對商品升級布局、營銷活動有助益。

為此,初期的邏輯梳理十分重要,當初花了很多精力,對標市面主流的商品管理方式,最終應用后的管理效能,也證明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后續(xù)需要在應用層探索,盡量充分將OneID的作用最大化發(fā)揮。

本文由 @劉桐同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