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X「七月」行業(yè)設計趨勢速遞

0 評論 1318 瀏覽 0 收藏 18 分鐘

七月設計圈沒有慢動作——當玻璃質感、AI 伴侶、無感化硬件、全球本土化同時刷屏,ISUX 用 10 條速遞告訴你:下一次刷屏的界面,可能就誕生在今天這 30 秒的趨勢里。

【1】隨著iOS26發(fā)布,部分設計軟件陸續(xù)在增加玻璃材質能力

【2】IF發(fā)布《2025年iF設計趨勢報告》

【3】小米AI眼鏡上線

【4】蘋果iOS26 Beta3發(fā)布,液態(tài)玻璃效果回退

【5】Figma支持Liquid glass

【6】Figma Make AI 功能正式上線,面向所有用戶開放

【7】騰訊開源混元模型 1.0,一鍵生成可漫游的 3D 虛擬場景

【8】 Luma AI 新增指令修改,視頻編輯流程更快捷

1. 隨著iOS26發(fā)布,部分設計軟件陸續(xù)在增加玻璃材質能力

sketch beta版已加入液體玻璃效果,可以自定義相關的參數(shù)。

▲圖片來自:sketch beta版

Figma也支持液態(tài)玻璃效果。

▲圖片來自:figma軟件

2.IF發(fā)布《2025年iF設計趨勢報告》,報告將助力設計師深入理解未來變革性趨勢

F 設計趨勢報告 2025 是一本強調“設計介入社會系統(tǒng)”的指南。在面對數(shù)字化、生態(tài)危機、價值觀重塑等全球議題時,設計不再是表層的裝飾性行業(yè),而是推動制度革新、關系重建和認知轉變的戰(zhàn)略工具。這份報告提供了:方向性判斷、策略設計靈感、對未來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圖片來自: 《2025年iF設計趨勢報告》

今年的《iF Design 趨勢報告》聚焦于我們社會的六大主要轉變:

1、CONSCIOUS ECONOMY 有意識的經濟

2、HUMAN DIGITALITY人類數(shù)字化

3、CO-SOCIETY 共生社會

4、MINDSHIFT REVOLUTION思維轉變革命

5、ECO TRANSITION 生態(tài)轉型

6、GLOCALIZATION 全球本土化

CONSCIOUSECONOMY有意識的經濟

現(xiàn)在消費者買的不只是價格,更看重企業(yè)對顧客的關心、后續(xù)服務和有沒有社會擔當。所以未來產品要和服務綁得更緊,靠貼心體驗傳遞企業(yè)價值。企業(yè)得把戰(zhàn)略重心從“賣東西”轉到“顧人”上,在服務中既用技術解決問題,又滿足人的情感需求,這樣才能做出真正有溫度的服務。

如:這家新成立的足球人才經紀公司的品牌形象深受年輕足球運動員的喜愛,并充分體現(xiàn)了其對球員需求以及體育產業(yè)的深刻理解。其企業(yè)設計以目標群體的語言進行表達,迎合了他們大膽、充滿活力的天性。該設計注重在場上和場下創(chuàng)造空間的理念,象征著球員在職業(yè)生涯和生活中所面臨的全新機遇。

HUMANDIGITALITY人類數(shù)字化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產品和AI交互太復雜了,過去光追求“簡單”已經不夠用了,得用“好玩有趣”的設計來化解復雜,讓大家用得更開心、更愿意用!

AI伴侶(如陪伴機器人Ballie)通過人工共情提升用戶體驗。

如:伊庫雷是個專門幫助自閉癥孩子練社交的智能機器人。它能懂得每個孩子不同的情緒和反應方式,用AR投影和感應裝備陪孩子玩,實時回應動作,在一個安全舒服的環(huán)境里幫他們練習。幫助這些孩子建立情感共鳴,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表達能力。

CO-SOCIETY共生社會

繁榮需納入個體生活質量、社會參與和生態(tài)可持續(xù)性,產品和服務不再只有實際用途,更承載了情感體驗和價值理念,

如:這款科勒 x Remedy Place 聯(lián)名冰浴桶將醒目設計、優(yōu)化人機工學和智能科技(Kohler Konnect?)融為一體,提供可定制的冷水浸泡療程,不僅兌現(xiàn)減少炎癥、提升情緒和增強心理韌性的健康承諾,更成為展現(xiàn)優(yōu)雅健康生活的標志性設計。

▲圖片來自: 《2025年iF設計趨勢報告》

MINDSHIFTREVOLUTION思維轉變革命

設計需打破刻板印象,踐行無性別理念,摒棄性別標簽;同時,更應關注心理健康,營造治愈性沉浸環(huán)境,緩解社會疏離感

如:德烏特兒童安撫背帶Aircomfort Sensic Vario Netzrucken 系統(tǒng)為家庭徒步旅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它在小巧的兒童背帶中實現(xiàn)了出色的負荷分配和背部通風。該系統(tǒng)為父母和孩子都提供了舒適的體驗,配有柔軟的兒童頭部墊和方便的安全帶操作裝置。

ECOTRANSITION生態(tài)轉型

生態(tài)轉型(循環(huán)社會+綠色科技+能源革命)正重塑全球發(fā)展路徑??沙掷m(xù)設計作為關鍵響應,以智能循環(huán)、融入生物多樣性為方法,重構“人-自然共生”系統(tǒng),營造支持性環(huán)境與獨特生態(tài)美學。

如:戴爾筆記本電腦套裝倡議戴爾筆記本電腦多包裝計劃旨在重新設計現(xiàn)有的包裝,拆箱過程節(jié)省了 60% 的時間。經過全面且反復的工程優(yōu)化,與單個包裝相比,每單位包裝材料的重量減少了 38%,從而打造出更小巧、更環(huán)保、更具用戶友好性的設計。

GLOCALIZATION全球本土化

未來的設計需要在全球視野下,在文化層面融入本土特色,實現(xiàn)有共鳴的文化交流,促進全球本土化如:滴滴的多元國際業(yè)務需要在多個國家和市場中為用戶提供一致且高效的體驗,為此打造Global One彈性化設計系統(tǒng),以靈活、可拓展和在地適配的特性滿足全球業(yè)務需求,在保障品牌一致性的前提下助力各國市場快速響應本土化需求。

▲圖片來自: 《2025年iF設計趨勢報告》

3.小米AI眼鏡上線

過去兩年,AI熱潮席卷智能硬件領域,從手機到PC,各類終端紛紛擁抱AI重塑自我。沉寂已久的智能眼鏡賽道也隨之迎來爆發(fā):Ray-Ban Meta聯(lián)手AI注入新活力后,Rokid、雷鳥、李未可等國產廠商相繼推出形態(tài)功能各異的新品。 ?縱觀AI硬件,特別是以智能眼鏡復興為代表的發(fā)展態(tài)勢,一個核心趨勢已然顯現(xiàn):設備體驗正經歷從“智能化”向“無感化”的深刻轉型。

4.蘋果iOS26 Beta 3 發(fā)布,液態(tài)玻璃效果回退

在Beta3版本,將原來激進的高擬真液態(tài)玻璃效果,回退至霧面毛玻璃+漸變的形式,顯著提升了文字可讀性。

▲ 左:iOS 26 Beta 2 / 右:iOS 26 Beta 3

來源:https://www.ifanr.com/1630100

5.Figma原生支持Liquid glass

▲圖片來自:Figma官網

▲圖片來自:X官網

繼 Sketch 和 Motif 之后,F(xiàn)igma 原生也支持iOS 26 的液態(tài)玻璃(Liquid glass)效果。設計師可在 Figma 中直接應用該效果。用戶可以靈活在工具欄中調節(jié)材質和效果。

https://x.com/i/status/1945513823949222239

6.Figma Make AI 功能正式上線,面向所有用戶開放

設計平臺 Figma 正式向所有用戶開放其 AI 工具 Figma Make。用戶只需輸入需求,即可自動生成網頁原型、交互邏輯甚至基礎應用框架。此前僅限付費用戶使用的功能,現(xiàn)已全面開放。

網址:https://www.figma.com/make/

▲圖片來自:Figma官網

▲圖片來自:Figma官網

▲圖片來自:Figma官網

顛覆傳統(tǒng)設計流程的三大核心能力1.文字驅動創(chuàng)作

無需編寫 CSS 代碼,輸入指令如“創(chuàng)建帶郵箱/密碼字段的登錄頁”,AI 即刻生成高保真界面及可點擊交互元素。設計構想從概念到屏幕呈現(xiàn)的鏈路被大幅壓縮,省去重復搭建畫布的時間成本。

▲圖片來自:Figma官網

▲圖片來自:Figma官網

2.視覺素材智能轉化

支持上傳 Logo、插畫或照片,AI 自動解析視覺風格與布局結構,將其轉化為可復用組件或頁面背景。該功能打通“視覺稿→可交互原型”的轉化路徑,尤其適用于品牌宣傳與內容營銷場景。

▲圖片來自:Figma官網

3.現(xiàn)有設計深度增強

將 Figma 設計文件中的 Frame 直接導入 Make,AI 會智能補全交互邏輯與布局細節(jié)。在保留原始設計的基礎上,快速實現(xiàn)原型功能升級,顯著提升產出效率。

進階能力:從設計到上線的閉環(huán)

4.實時發(fā)布可訪問應用

生成的原型并非靜態(tài)稿,可一鍵發(fā)布為真實可訪問的 Web 應用。用戶可通過 Figma Make 預覽頁面,或部署至自定義域名。

5.集成Supabase后端服務

內置用戶認證、數(shù)據(jù)庫等后端能力,結合自定義域名功能,實現(xiàn)“設計-開發(fā)-部署”全流程貫通。

6.對話式實時微調

選中特定元素(如按鈕)后,通過自然語言指令調整細節(jié):“添加紫色漸變效果”“增加懸停動效”。AI 即時響應修改需求,使原型優(yōu)化更精準高效。

工具價值與適用場景

Figma Make 重新定義了設計生產力:通過融合文字指令、視覺識別與智能增強,將靜態(tài)設計轉化為可運行原型,并直接對接發(fā)布流程。

其價值在于:

a.消除設計師與開發(fā)者之間的協(xié)作斷層

b.釋放創(chuàng)意人員對技術實現(xiàn)的依賴

c.加速從概念到可體驗產品的轉化周期

適用群體:產品經理、UI/UX 設計師、初創(chuàng)團隊及任何需要快速驗證想法的創(chuàng)作者。建議即刻體驗,搶占AI驅動的產品開發(fā)效率先機。

7.騰訊開源混元模型 1.0,一鍵生成可漫游的 3D 虛擬場景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騰訊正式發(fā)布并開源 混元3D世界模型1.0(HunyuanWorld 1.0)。該模型支持通過文本或單張圖片輸入,一鍵生成具備360°自由漫游能力的3D虛擬場景,生成內容可導出編輯。其創(chuàng)新性語義分層算法兼容Unity等主流開發(fā)工具,實測性能超越全球開源對標模型,將推動游戲開發(fā)、VR應用及數(shù)字創(chuàng)作領域的技術革新。

網址:https://3d.hunyuan.tencent.com/sceneTo3D

效果展示unsetunset

一些HunyuanWorld 1.0生成的360°沉浸式、可探索3D世界。

技術突破:解決三維生成核心痛點1.當前3D世界生成技術存在兩大局限:

  • 視頻驅動方案:場景多樣性豐富但缺乏三維一致性,渲染效率低下
  • 幾何驅動方案:結構穩(wěn)定性強卻受限于訓練數(shù)據(jù)匱乏與內存效率瓶頸

2.HunyuanWorld1.0通過融合雙方優(yōu)勢實現(xiàn)突破性創(chuàng)新:

  • 全景世界代理技術:以360°全景圖為媒介構建沉浸式空間
  • 網格化資產輸出:生成標準3D網格模型,無縫對接圖形管線
  • 解耦式物體表征:增強場景元素的可交互性與編輯自由度

8. Luma AI 新增指令修改,視頻編輯流程更快捷

Luma AI 近日為其視頻生成平臺 Dream Machine 上線自然語言指令編輯功能。用戶通過輸入文本指令(如“調整黃昏色調”“替換背景建筑”),即可動態(tài)修改視頻中的色彩、場景元素及視覺特效,編輯效率提升顯著。該功能將大幅優(yōu)化視覺特效師、動態(tài)設計師等創(chuàng)意工作者的工作流。網址:https://lumalabs.ai/

▲圖片來自:luma ai官網

▲圖片來自:luma ai官網

▲圖片來自:luma ai官網

核心能力與技術進展1.語言驅動實時編輯

  • 支持顏色分級、物體替換、場景重構等高頻需求
  • 修改指令即時響應,避免傳統(tǒng)逐幀操作

2.持續(xù)迭代的路線圖

正解除當前僅限首幀修改的限制(預計下周上線)

即將推出全時間軸的幀級精確控制功能此次升級標志著AI視頻編輯從生成向智能精修進化,通過降低專業(yè)技術門檻釋放創(chuàng)意潛能。影視后期、廣告創(chuàng)意及短視頻創(chuàng)作領域將率先受益。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騰訊ISUX】,微信公眾號:【騰訊ISUX】,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