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季來襲!如何面試產品校招生?。▋雀酱蚍直恚?/h2>
編輯導語:當面對來求職產品經理的校招生時,面試官該如何對這類求職者進行衡量和打分,以招到適合自己團隊的產品校招生?與之相對的,產品校招生該如何做好面試應對?本篇文章里,作者結合個人經驗,對上述問題做了闡述,一起來看一下吧。

又是一年校招季,產品校招生的提前批一般在8月份就開始了,本文總結了我面試校招生的方法,同時也間接告訴產品校招生該怎么準備,文末也有針對產品實習生的內容。
本文核心內容摘要:
- 簡歷的篩選條件
- 筆試的題目類型和考察點
- 群面“三看兩不看”
- 基礎面試的“簡歷-產品感-人”及“十二問”
- 進階面試的“情景面試法”
- 各環(huán)節(jié)的評判標準(附打分表)
一、產品校招生應具備的能力
近年來對產品校招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整體考察的還是基礎能力,只是越來越細化。能力主要分為三點:基本素質、產品設計和產品思維,通過簡歷、筆試、專業(yè)面不斷考察和篩選。
- 簡歷:側重產品經歷
- 筆試:側重邏輯思維和產品思維
- 群面:側重團隊協(xié)作、問題解決和溝通能力
- 專業(yè)基礎面試:側重產品設計
- 專業(yè)進階面試:側重產品思維
- 整個過程都基于對產品崗位的熱情和堅持
![校招季來襲!如何面試產品校招生?。▋雀酱蚍直恚? src= 校招季來襲!如何面試產品校招生!(內附打分表)]()
二、簡歷篩選
1. 直接PASS項
1)不會使用繪制原型、流程圖、思維導圖的工具
這些屬于工作的必備技能,網上有很多教程,如果要投產品崗位卻不會這些,說明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能力不強。有些應試者會說“我現(xiàn)在不會,但可以學”,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而不是等你得到機會才開始準備,并且對于這類應試者,嚴重懷疑他們想從事產品崗位的初衷。
三、筆試
1. 試題選擇
- 行測題:考察邏輯思維能力
- 概念題:如什么是產品經理、什么是最小可行性產品、什么是墨菲定律、什么是好產品等。考察應試者對產品的知識儲備
- 場景題:如開發(fā)不認可你提的需求該怎么辦?考察應試者面對特殊場景的應變能力
- 方案題:如如何給盲人設計一個戒指?考察應試者對用戶需求的理解
- 評價題:如選擇一個你了解的app并指出它的優(yōu)缺點。考察應試者對互聯(lián)網產品是否足夠敏感以及是否有深度的思考
- 估算題:如估算學校食堂一天的營業(yè)額。考察應試者是否有分解思維
2. 評判標準
應試者的回答與考察點沾邊即可,根據投招比選擇合適的通過率。
四、群面
1. 試題選擇
方案題和評價題比較適合群體討論??梢赃x擇自己項目的問題,如在微信里設計一個支付場景,能夠快速傳播;也可以選擇當下時事,如分析東方甄選為什么火了;還可以天馬行空,如設計一件智能衣服等。
題目中可以適當挖坑,比如設計一件智能衣服這題,故意不說明給誰穿、在什么時候穿等信息,看應試者們是否會通過詢問或自設一個場景來解決問題。
2. 群面過程:三看兩不看
1)看組織
觀察組織能力強的應試者。這類應試者往往是該組的主心骨,能夠主動引導大家進入討論、制定討論環(huán)節(jié)、把控討論進度等。
2)看思維
觀察討論過程中思維正確的應試者。還是以設計智能衣服為例,能夠提出先要圈定一個范圍(給大學生跑步的時候設計一件智能衣服)、懂得解決問題的思路(發(fā)現(xiàn)跑步時的衣服問題-分析-制定方案),能夠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面料、樣式、功能)等。
3)看表達
觀察邏輯能力強的應試者。表現(xiàn)在說話有條理,有說服性,不怯場。
4)不看利己
不懂團隊合作的人PASS,不尊重別人的人PASS,固執(zhí)己見的人PASS,過于強勢的人PASS。
5)不看寡言
指沒有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的應試者,說明其無法快速融入到一個陌生的團隊,同時沒有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 群面提問
1)不斷追問
可以針對小組討論的過程持續(xù)追問。如你們也討論了為老人設計衣服,為什么沒有選擇這個方向;也可以針對小組討論的結果持續(xù)追問,如為什么選擇為大學生跑步時設計衣服,對于這個方案有什么沒有考慮到的。對于應試者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施加壓力
用專業(yè)的知識質疑他們,或者讓他們選一個表現(xiàn)最不好的成員(如果所選那個成員也承認自己表現(xiàn)不好,也會直接PASS,因為不夠自信)。
4. 評判標準
根據團隊協(xié)作、產品思維和溝通能力三個方向對應試者的群面表現(xiàn)進行打分。

五、基礎面試
1. 準備問題:十二問
校招生的基礎面試應圍繞“簡歷——產品感——人”三個維度來考察應試者的職業(yè)規(guī)劃、基本素質、產品設計和產品思維。
![校招季來襲!如何面試產品校招生?。▋雀酱蚍直恚? src= 校招季來襲!如何面試產品校招生?。▋雀酱蚍直恚? width=]()
1)簡歷
① 問項目
- 準備階段:圍繞“WHY“詢問,考察應試者對市場、用戶、需求的敏感性。包括為什么要做這個項目?為什么選擇該類用戶?
- 實施階段:圍繞“How“詢問,考察應試者產品設計的能力。包括需求分析、用戶分析、競品分析等,也包括設計工具的使用,如axure、xmind、Visio等。
- 收尾階段:圍繞“What“詢問,考察應試者的自省能力。包括有什么能改進的地方?重來一次你會怎么做?遇到最困難的地方是什么,怎么解決的?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② 問專業(yè)
產品崗沒有對口專業(yè),也就沒有專業(yè)限制,作為面試官需要面對各種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對于經管類的專業(yè),可以詢問一些項目管理的相關知識;對于心理學專業(yè),可以針對人性與產品設計的關系進行探討;對于技術類專業(yè),可以聊聊技術思維與產品思維的區(qū)別;對于建筑類專業(yè),可以針對造建筑和造產品的異同交換意見……
一方面能夠考察應試者對本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將專業(yè)知識和產品知識相結合,還能夠考察應試者思維的廣度。
③ 問亮點
可以針對簡歷中其他吸引眼球的地方進行詢問。


2)產品感
① 問認知
產品基礎認知,包括什么是產品經理?什么是好產品?從一個點子到一款產品會經過哪些過程?產品經理需要具備什么能力?B端產品和C端產品的區(qū)別?主要考察應試者是否充分了解產品這個崗位(關于產品認知可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5000字產品新人應知應會:6個根本認知!》)。
② 問設計
圍繞簡歷中沒有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提問,需涵蓋需求、用戶、競品、設計、跟進、工具等方面。
或者深挖應試者的回答,比如應試者說做了問卷調查來收集用戶需求,那么可以深入詢問:為什么選問卷調查,收集用戶需求還有哪些其他的方式,如何分辨需求的真?zhèn)?,如何判斷需求?yōu)先級等。主要考察應試者對產品設計相關知識的掌握能力。
③ 問思維
產品思維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思維,而是一系列的思考方式,可根據應試者的回答來考察是否具有產品思維。
比如從一堆功能中選出先開發(fā)的3個,考察應試者對需求優(yōu)先級排序的方式;說一個設計不好的產品并說明為什么,考察應試者是否結構化思維;線上的功能出現(xiàn)了問題你要怎么解決,考察應試者問題解決的思維,等等。
④ 問時事
通過對行業(yè)新聞或社會熱點事件的看法,考察應試者是否關注互聯(lián)網行業(yè),以及是否有結構化的思考。
如東方甄選的直播和李佳奇的直播有什么區(qū)別,對雙減政策怎么看,講一講最近讀了什么書/新聞等(這類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對不對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試者有沒有自己的想法、且能不能結構化的表達)。
3)人
① 問初心
考察應試者想做產品的目的,如為什么想做產品經理?想做哪方面的產品經理?想成為什么樣的產品經理?如果不是因為熱愛而選擇,而是因為錢多、前景好、門檻低、職位好聽、其他不會等那么會直接PASS。
② 問能力
針對一些沒有考察到的基本素質可以補充提問。如針對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能力,你做了哪些準備?你說你的學習能力強,請舉例說明;如果這次面試沒有通過,你會怎么辦。
③ 問規(guī)劃
你的職業(yè)規(guī)劃是什么?未來三年你想成為什么樣的產品經理?為什么選擇我們公司?考察應試者心智是否成熟,對自己是否負責。同時判斷是否與企業(yè)發(fā)展方向、企業(yè)文化一致。
④ 問評價
從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來深入了解應試者,并與面試印象進行比對。比如你的優(yōu)劣勢是什么?你的哪些劣勢會阻礙產品工作?朋友/老師怎么評價你的?評價群面時自己和他人的表現(xiàn)等。
⑤ 問生活
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成長為優(yōu)秀的產品經理。有什么興趣愛好,空閑的時候會做什么,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對加班怎么看,堅持得最久的一件事是什么等。
2. 面試流程
- 自我介紹
- 筆試題/群面過程回顧
- 按照“簡歷-產品感-人”進行提問
- 應試者提問
3. 面試策略
面試時不需要每個點都問,畢竟沒有那么多時間,而且每個應試者的經歷不同,需要適時調整問問題的傾向性。
方向策略:比如應試者只有自學自練的產品經歷,則應重點關注“人”和“產品感”,考察基本素質和產品設計能力是否扎實;如果應試者有相對完善的實習經歷,則需關注“簡歷”和“產品感”,考察產品設計和產品思維。
提問策略:提問不是將準備的問題挨個問出來,而是根據應試者的回答提問相關聯(lián)的問題。比如應試者說通過問卷調研調查了58位用戶,圍繞問卷調研就可以問有關產品設計、產品思維、基礎素質的各種問題。

4. 評判標準
側重對基本素質和產品設計的考察。
![校招季來襲!如何面試產品校招生?。▋雀酱蚍直恚? src= 校招季來襲!如何面試產品校招生!(內附打分表)]()
六、進階面試
能通過基礎面試,說明應試者具備基本素質和產品設計的基礎能力,在進階面試中,除了更深入地就這兩方面進行詢問外,還應該花更多的時間考察應試者的產品思維。
與筆試不同,進階面試會通過觀察應試者在設定情境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以測評其素質和潛能。
1. 試題選擇
對于產品校招生,可圍繞分析性場景、創(chuàng)造性場景和實踐性場景來模擬。
1)分析性場景
多以估算題、評價題為主。考察應試者能否把握問題本質,并能夠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該類問題包括:
- 估算中國有多少個加油站
- 估算北京一年出租出去的房子數量
- 估算學校食堂一天的營業(yè)額
- (給應試者提供兩個APP進行把玩)評價一下這兩款產品
- (選一個應試者熟悉的產品)評價這款產品,針對XX功能會如何改進
- 演唱會后,幾千人同時DD打車,如何提高打車效率
- ……
2)實踐性場景
模擬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場景,考察應試者的應變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該類問題包括:
- 我是你的領導,跟你提了一個XXX需求,需要馬上做,可你覺得這個事優(yōu)先級不高,你要怎么說服我
- 我是開發(fā),你跟我提了一個XX需求,我覺得這個需求是偽需求,拒絕做,你要怎么解決
- 這個迭代的項目又延期了,領導批評了你,并說下次再延期整個項目組績效就打D,你會怎么做
- ……
3)創(chuàng)造性場景
多以方案題為主。該類問題包括:
- 如何讓我關注你的微博/公眾號
- 如何給盲人設計冰箱
- 如何用互聯(lián)網思維設計一把椅子
- ……
2. 評判標準
進階面試的考核點不會很細,更多考察應試者的解題思路。
七、產品實習生面試
招聘校招生是為了人才儲備,而招聘實習生則是為了應短期之需。所以面試實習生時,從能力上來說,更注重實習生的基礎素質,如學習能力、可塑性、抗壓能力、溝通能力等,在此基礎上要求具備必要的產品設計能力;在面試方式上,可選擇筆試、群面和基礎面試。
全文完。
本文由 @產品亂彈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編輯導語:當面對來求職產品經理的校招生時,面試官該如何對這類求職者進行衡量和打分,以招到適合自己團隊的產品校招生?與之相對的,產品校招生該如何做好面試應對?本篇文章里,作者結合個人經驗,對上述問題做了闡述,一起來看一下吧。
又是一年校招季,產品校招生的提前批一般在8月份就開始了,本文總結了我面試校招生的方法,同時也間接告訴產品校招生該怎么準備,文末也有針對產品實習生的內容。
本文核心內容摘要:
- 簡歷的篩選條件
- 筆試的題目類型和考察點
- 群面“三看兩不看”
- 基礎面試的“簡歷-產品感-人”及“十二問”
- 進階面試的“情景面試法”
- 各環(huán)節(jié)的評判標準(附打分表)
一、產品校招生應具備的能力
近年來對產品校招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整體考察的還是基礎能力,只是越來越細化。能力主要分為三點:基本素質、產品設計和產品思維,通過簡歷、筆試、專業(yè)面不斷考察和篩選。
- 簡歷:側重產品經歷
- 筆試:側重邏輯思維和產品思維
- 群面:側重團隊協(xié)作、問題解決和溝通能力
- 專業(yè)基礎面試:側重產品設計
- 專業(yè)進階面試:側重產品思維
- 整個過程都基于對產品崗位的熱情和堅持
二、簡歷篩選
1. 直接PASS項
1)不會使用繪制原型、流程圖、思維導圖的工具
這些屬于工作的必備技能,網上有很多教程,如果要投產品崗位卻不會這些,說明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能力不強。有些應試者會說“我現(xiàn)在不會,但可以學”,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而不是等你得到機會才開始準備,并且對于這類應試者,嚴重懷疑他們想從事產品崗位的初衷。
三、筆試
1. 試題選擇
- 行測題:考察邏輯思維能力
- 概念題:如什么是產品經理、什么是最小可行性產品、什么是墨菲定律、什么是好產品等。考察應試者對產品的知識儲備
- 場景題:如開發(fā)不認可你提的需求該怎么辦?考察應試者面對特殊場景的應變能力
- 方案題:如如何給盲人設計一個戒指?考察應試者對用戶需求的理解
- 評價題:如選擇一個你了解的app并指出它的優(yōu)缺點。考察應試者對互聯(lián)網產品是否足夠敏感以及是否有深度的思考
- 估算題:如估算學校食堂一天的營業(yè)額。考察應試者是否有分解思維
2. 評判標準
應試者的回答與考察點沾邊即可,根據投招比選擇合適的通過率。
四、群面
1. 試題選擇
方案題和評價題比較適合群體討論??梢赃x擇自己項目的問題,如在微信里設計一個支付場景,能夠快速傳播;也可以選擇當下時事,如分析東方甄選為什么火了;還可以天馬行空,如設計一件智能衣服等。
題目中可以適當挖坑,比如設計一件智能衣服這題,故意不說明給誰穿、在什么時候穿等信息,看應試者們是否會通過詢問或自設一個場景來解決問題。
2. 群面過程:三看兩不看
1)看組織
觀察組織能力強的應試者。這類應試者往往是該組的主心骨,能夠主動引導大家進入討論、制定討論環(huán)節(jié)、把控討論進度等。
2)看思維
觀察討論過程中思維正確的應試者。還是以設計智能衣服為例,能夠提出先要圈定一個范圍(給大學生跑步的時候設計一件智能衣服)、懂得解決問題的思路(發(fā)現(xiàn)跑步時的衣服問題-分析-制定方案),能夠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面料、樣式、功能)等。
3)看表達
觀察邏輯能力強的應試者。表現(xiàn)在說話有條理,有說服性,不怯場。
4)不看利己
不懂團隊合作的人PASS,不尊重別人的人PASS,固執(zhí)己見的人PASS,過于強勢的人PASS。
5)不看寡言
指沒有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的應試者,說明其無法快速融入到一個陌生的團隊,同時沒有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 群面提問
1)不斷追問
可以針對小組討論的過程持續(xù)追問。如你們也討論了為老人設計衣服,為什么沒有選擇這個方向;也可以針對小組討論的結果持續(xù)追問,如為什么選擇為大學生跑步時設計衣服,對于這個方案有什么沒有考慮到的。對于應試者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施加壓力
用專業(yè)的知識質疑他們,或者讓他們選一個表現(xiàn)最不好的成員(如果所選那個成員也承認自己表現(xiàn)不好,也會直接PASS,因為不夠自信)。
4. 評判標準
根據團隊協(xié)作、產品思維和溝通能力三個方向對應試者的群面表現(xiàn)進行打分。
五、基礎面試
1. 準備問題:十二問
校招生的基礎面試應圍繞“簡歷——產品感——人”三個維度來考察應試者的職業(yè)規(guī)劃、基本素質、產品設計和產品思維。
1)簡歷
① 問項目
- 準備階段:圍繞“WHY“詢問,考察應試者對市場、用戶、需求的敏感性。包括為什么要做這個項目?為什么選擇該類用戶?
- 實施階段:圍繞“How“詢問,考察應試者產品設計的能力。包括需求分析、用戶分析、競品分析等,也包括設計工具的使用,如axure、xmind、Visio等。
- 收尾階段:圍繞“What“詢問,考察應試者的自省能力。包括有什么能改進的地方?重來一次你會怎么做?遇到最困難的地方是什么,怎么解決的?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② 問專業(yè)
產品崗沒有對口專業(yè),也就沒有專業(yè)限制,作為面試官需要面對各種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對于經管類的專業(yè),可以詢問一些項目管理的相關知識;對于心理學專業(yè),可以針對人性與產品設計的關系進行探討;對于技術類專業(yè),可以聊聊技術思維與產品思維的區(qū)別;對于建筑類專業(yè),可以針對造建筑和造產品的異同交換意見……
一方面能夠考察應試者對本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將專業(yè)知識和產品知識相結合,還能夠考察應試者思維的廣度。
③ 問亮點
可以針對簡歷中其他吸引眼球的地方進行詢問。
2)產品感
① 問認知
產品基礎認知,包括什么是產品經理?什么是好產品?從一個點子到一款產品會經過哪些過程?產品經理需要具備什么能力?B端產品和C端產品的區(qū)別?主要考察應試者是否充分了解產品這個崗位(關于產品認知可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5000字產品新人應知應會:6個根本認知!》)。
② 問設計
圍繞簡歷中沒有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提問,需涵蓋需求、用戶、競品、設計、跟進、工具等方面。
或者深挖應試者的回答,比如應試者說做了問卷調查來收集用戶需求,那么可以深入詢問:為什么選問卷調查,收集用戶需求還有哪些其他的方式,如何分辨需求的真?zhèn)?,如何判斷需求?yōu)先級等。主要考察應試者對產品設計相關知識的掌握能力。
③ 問思維
產品思維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思維,而是一系列的思考方式,可根據應試者的回答來考察是否具有產品思維。
比如從一堆功能中選出先開發(fā)的3個,考察應試者對需求優(yōu)先級排序的方式;說一個設計不好的產品并說明為什么,考察應試者是否結構化思維;線上的功能出現(xiàn)了問題你要怎么解決,考察應試者問題解決的思維,等等。
④ 問時事
通過對行業(yè)新聞或社會熱點事件的看法,考察應試者是否關注互聯(lián)網行業(yè),以及是否有結構化的思考。
如東方甄選的直播和李佳奇的直播有什么區(qū)別,對雙減政策怎么看,講一講最近讀了什么書/新聞等(這類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對不對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試者有沒有自己的想法、且能不能結構化的表達)。
3)人
① 問初心
考察應試者想做產品的目的,如為什么想做產品經理?想做哪方面的產品經理?想成為什么樣的產品經理?如果不是因為熱愛而選擇,而是因為錢多、前景好、門檻低、職位好聽、其他不會等那么會直接PASS。
② 問能力
針對一些沒有考察到的基本素質可以補充提問。如針對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能力,你做了哪些準備?你說你的學習能力強,請舉例說明;如果這次面試沒有通過,你會怎么辦。
③ 問規(guī)劃
你的職業(yè)規(guī)劃是什么?未來三年你想成為什么樣的產品經理?為什么選擇我們公司?考察應試者心智是否成熟,對自己是否負責。同時判斷是否與企業(yè)發(fā)展方向、企業(yè)文化一致。
④ 問評價
從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來深入了解應試者,并與面試印象進行比對。比如你的優(yōu)劣勢是什么?你的哪些劣勢會阻礙產品工作?朋友/老師怎么評價你的?評價群面時自己和他人的表現(xiàn)等。
⑤ 問生活
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成長為優(yōu)秀的產品經理。有什么興趣愛好,空閑的時候會做什么,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對加班怎么看,堅持得最久的一件事是什么等。
2. 面試流程
- 自我介紹
- 筆試題/群面過程回顧
- 按照“簡歷-產品感-人”進行提問
- 應試者提問
3. 面試策略
面試時不需要每個點都問,畢竟沒有那么多時間,而且每個應試者的經歷不同,需要適時調整問問題的傾向性。
方向策略:比如應試者只有自學自練的產品經歷,則應重點關注“人”和“產品感”,考察基本素質和產品設計能力是否扎實;如果應試者有相對完善的實習經歷,則需關注“簡歷”和“產品感”,考察產品設計和產品思維。
提問策略:提問不是將準備的問題挨個問出來,而是根據應試者的回答提問相關聯(lián)的問題。比如應試者說通過問卷調研調查了58位用戶,圍繞問卷調研就可以問有關產品設計、產品思維、基礎素質的各種問題。
4. 評判標準
側重對基本素質和產品設計的考察。
六、進階面試
能通過基礎面試,說明應試者具備基本素質和產品設計的基礎能力,在進階面試中,除了更深入地就這兩方面進行詢問外,還應該花更多的時間考察應試者的產品思維。
與筆試不同,進階面試會通過觀察應試者在設定情境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以測評其素質和潛能。
1. 試題選擇
對于產品校招生,可圍繞分析性場景、創(chuàng)造性場景和實踐性場景來模擬。
1)分析性場景
多以估算題、評價題為主。考察應試者能否把握問題本質,并能夠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該類問題包括:
- 估算中國有多少個加油站
- 估算北京一年出租出去的房子數量
- 估算學校食堂一天的營業(yè)額
- (給應試者提供兩個APP進行把玩)評價一下這兩款產品
- (選一個應試者熟悉的產品)評價這款產品,針對XX功能會如何改進
- 演唱會后,幾千人同時DD打車,如何提高打車效率
- ……
2)實踐性場景
模擬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場景,考察應試者的應變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該類問題包括:
- 我是你的領導,跟你提了一個XXX需求,需要馬上做,可你覺得這個事優(yōu)先級不高,你要怎么說服我
- 我是開發(fā),你跟我提了一個XX需求,我覺得這個需求是偽需求,拒絕做,你要怎么解決
- 這個迭代的項目又延期了,領導批評了你,并說下次再延期整個項目組績效就打D,你會怎么做
- ……
3)創(chuàng)造性場景
多以方案題為主。該類問題包括:
- 如何讓我關注你的微博/公眾號
- 如何給盲人設計冰箱
- 如何用互聯(lián)網思維設計一把椅子
- ……
2. 評判標準
進階面試的考核點不會很細,更多考察應試者的解題思路。
七、產品實習生面試
招聘校招生是為了人才儲備,而招聘實習生則是為了應短期之需。所以面試實習生時,從能力上來說,更注重實習生的基礎素質,如學習能力、可塑性、抗壓能力、溝通能力等,在此基礎上要求具備必要的產品設計能力;在面試方式上,可選擇筆試、群面和基礎面試。
全文完。
本文由 @產品亂彈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寫的太好了 多謝!
感覺很有用,干貨滿滿,希望未來求職能通過,哈哈哈哈。
面試還是能看出很多東西的,這篇文章讓我想到面試時緊張的時候
招聘校招生是為了人才儲備,而招聘實習生則是為了應短期之需。
我看完之后,感覺好多軟技能,問題的發(fā)現(xiàn)能力和解決能力真的是很重要。
回復 校招 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