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教你發(fā)現(xiàn)用戶的痛點

28 評論 232834 瀏覽 682 收藏 19 分鐘

“要找到用戶的痛點!”

無數(shù)營銷人產品人每天都在問這個問題。

今天,李叫獸就用一張圖,講一下如何利用已有的信息,找到用戶的痛點。

首先,我們先定義下什么是“痛點”。

畢竟,克勞塞維茨說過:

QQ20150819154634

本文講的“痛點”,就是指讓目標用戶付出某種行動的最大阻礙。

比如在美圖秀秀之前,大部分圖像處理軟件(比如PS)都專注于提高處理圖像的性能,這個時候,讓用戶使用圖像處理軟件的最大阻礙是什么呢?

我想可能并不是圖像處理的性能——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PS的性能已經足夠好。

這時,讓用戶使用圖像處理軟件最大的阻礙可能是易用性,因此“易用性”可能就是痛點,而抓住這一痛點,專注于提高易用性的美圖秀秀就取得了初期成功。

好了,那么如何像當初的美圖秀秀一樣發(fā)現(xiàn)用戶的痛點呢?

其實,只要你具備了基礎信息,畫一張圖就夠了。

首先,畫一個橫向的箭頭,把用戶使用圖像處理軟件的全過程:

QQ20150819154645

上面應該是一個正常用戶使用圖像處理軟件的全部過程:先下載,然后學會怎么用,然后使用它做圖片。

然后,你需要找出在每個階段,影響用戶行為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QQ20150819154656

一般來說,可能影響用戶行為的因素有:

  • 性能/效用:這東西能不能達到我想要的效果?
  • 形象:是不是符合我個人形象的?
  • 可靠:是否存在風險?是否用起來不穩(wěn)定?
  • 容易:做出該行為是否很容易、不需要思考?
  • 價格:做出該行為花錢多不多?

接著,你先把過去市場上產品聚焦點描成“橙色”:

QQ20150819154835

如果具備行業(yè)的了解,你就會發(fā)現(xiàn):過去,以PS為主的圖像處理軟件專注于提高性能和可靠性,同時能夠幫助它的使用者塑造“專家”的積極形象。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

在圖中的15塊方格內,阻礙用戶的最大因素是什么?(也就是痛點)

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下載、學習和使用3個過程都不夠容易,而且在下載過程,往往需要付出價格。

(如果不知道,可以進行簡單的用戶訪談。)

然后,你就可以定位用戶痛點了:

QQ20150819154845

為什么我們需要不停地尋找痛點?

因為用戶需求和行業(yè)都在不斷變化,過去被所有人“想當然”認為是痛點的屬性,很快可能就不再是痛點,而這時在大多數(shù)廠商一窩蜂聚焦于“曾經的痛點”時,你挖掘了新痛點,就可能逆流而上。

大多數(shù)人的思維是“基于原有的問題,我的解決方案是對的嗎?”——“如何比別人更好地提高性能?”

而“尋找痛點”則是考慮“我是否提出了正確的問題?”——“提高性能是不是一個好問題?如果不是,應該問什么新問題?”

所以,尋找用戶痛點的過程,往往意味著“提出新的問題”,而不是“原有問題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strong>

如何尋找?你可以用上面講過的方法,畫出用戶的整張“痛點定位圖”,尋找對用戶的最大障礙來源。

縱向尋找

在同一個過程中,縱向尋找阻礙用戶的最大因素。

比如過去的胰島素(病人買回家自己注射,用來治療糖尿?。┦袌?,大部分公司的聚焦點在于使用過程中的“性能”和“風險”,致力于研發(fā)更高純度、更高穩(wěn)定性的胰島素產品。

這在過去是合理的,因為比起純度10%的胰島素,純度50%的胰島素顯然更能解決病人問題。

但是隨著大部分知名品牌胰島素純度都提高到99%以上,繼續(xù)提高0.1個百分點的純度雖然耗費巨額資金,但是對消費者的使用卻影響甚微。

這個時候,同類品牌都加入了胰島素純度的競爭(類似現(xiàn)在手機輕薄、屏幕等競爭),而Novo Nordisk卻重新問自己這個問題:

此時,阻礙消費者使用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然后它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是“性能”和“風險”,而是“形象”和“容易程度”。

  • 形象:胰島素消費者其實都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是糖尿病。
  • 容易:過去的注射器非常麻煩,需要提前消毒并且注射。

所以他們轉變了戰(zhàn)略的聚焦點,不再花費大量精力提高純度和穩(wěn)定性,而是幫助消費者提升形象和容易程度。

QQ20150819154856

最終,他們研發(fā)出了這種“筆形”的胰島素,不容易被識別,幫患者遮蓋了“糖尿病人”的形象,同時不需要用針注射,提高了使用的容易程度。

QQ20150819154906

所以,縱向尋找痛點,你需要先找出影響某個環(huán)節(jié)的全部因素,然后看哪個因素是消費者現(xiàn)在的最大阻礙。

橫向尋找

你還可以橫向尋找:如果所有的競爭者都在關注用戶的“使用”階段,那么我可能應該看看其他階段有沒有痛點機會。

比如汽車行業(yè),用戶前后經過了購買、使用、修理、拋棄(轉售)這幾個環(huán)節(jié)。

而在大眾甲殼蟲之前,歐洲所有的汽車公司幾乎都聚焦于用戶的“使用環(huán)節(jié)”。為用戶造出性能越來越好、也越來越讓人有面子的汽車。

QQ20150819154921

而甲殼蟲卻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當時對用戶的最大障礙。因此適當降低了在使用階段“效用”和“形象”上的投入,轉而優(yōu)化所有階段的容易程度,同時提高使用階段的適用性(適應更多的路面情況)。

QQ20150819154930

因此大眾造出的甲殼蟲外觀常年不變,也不能讓開車的人更有面子,但是容易買到(銷售渠道)、容易駕駛、維修方便(因為使用了標準化配件)同時容易轉售(因為樣子常年不變)。

再比如,70年代在美國主打性價比的汽車品牌,在痛點定位圖上是這樣的:

QQ20150819154939

這個時候如果問:價格敏感用戶的最大阻礙是什么?

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關鍵阻礙并不發(fā)生在“購買階段”,而是發(fā)生在“使用階段”——因為石油危機,不論買的車多便宜,高昂的油價讓人“買得起開不起”。

所以,主打省油的日系車大舉進入美國市場,大獲成功。

QQ20150819154948

所以,尋找痛點時,可以問自己:消費者用我的產品分為哪幾個階段?現(xiàn)在哪個階段是他們的關鍵障礙?

比如過去中國的手機市場是渠道為王,手機廠商幾乎一半的利潤分給了渠道商。通過大量的渠道,手機廠商提供了購買的便利性:

“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買到手機,可以拿在手上一一比較,而且可以當場買走,不用等待?!?/p>

那么同樣是1000-2000價位的手機,消費者的主要障礙發(fā)生在什么階段呢?

其實很容易發(fā)現(xiàn),主要障礙發(fā)生在使用階段(2000的手機性能太差),而不是購買階段(想要很便利地買到)。

所以這就是最初的小米手機,大部分廠商努力的重點在渠道(“購買階段”),小米的努力重點在產品性能(“使用階段”)。

QQ20150819155001

不光可以用于尋找產品痛點,還可以用于文案痛點

比如肯德基搞過一個在線優(yōu)惠活動,文案如下:

QQ20150819155026

如何分析這個廣告呢?

首先我們先列出消費的行動過程:先看到文案,然后參加活動。

QQ20150819155044

然后找出每個階段的主要驅動因素,比如:有興趣、很容易做到等。

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文案的聚焦點在于:提高活動的吸引力,讓人產生興趣(比如足夠的優(yōu)惠)。

QQ20150819155055

但是如果問:現(xiàn)在限制消費者參加活動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答案應該是:整個過程太復雜,不夠容易。

QQ20150819155104

這就意味著:刺激人參加活動,痛點應該是“降低復雜性”,如果不降低復雜性,一味提高獎勵可能也沒有作用。

靈活運用方法,還可以換一種方式,分析文案的有效性。

比如這個公益廣告文案“真正的男人,不需要海豹鞭”。

QQ20150819155114

首先,我們先看人認知這一廣告信息的過程:

  • 注意:注意到這個信息,激發(fā)了頭腦的相關聯(lián)想。比如看到“壯陽”聯(lián)想到“性”等印象。
  • 理解:理解這個信息的意思。
  • 信服:信服剛剛所理解的信息。
  • 刺激行動:因為信任這個信息而改變了行動。

QQ20150819155122

然后我們在縱向寫上廣告想要讓人接受的信息。

比如“真正的男人不需要海豹鞭”實際上包含2層信息:

  • 海豹鞭被認為可以壯陽;
  • 吃海豹鞭的不是真男人。

QQ20150819155130

然后把這個廣告產生的所有影響涂成橙色,就會發(fā)現(xiàn)是這樣的:

QQ20150819155139

“用海豹鞭不是真男人”這個信息缺乏說服力,基本上只是引起了注意并且讓人理解。

然而,通過隱含“海豹鞭被認為可以壯陽”這個信息,讓很多本來沒聽說過海豹鞭的人,第一次知道了海豹鞭可以壯陽,并且更加信服(否則怎么會打廣告說不要吃呢)。

所以,這個文案很可能會起到反面效果——為海豹鞭打了廣告。

畢竟,如果是海豹鞭銷售公司的廣告文案,估計也可以這么寫:

真正的男人不需要海豹鞭

但,如果你沒有他們那么強

請聯(lián)系我們購買:XXXX.com

這也是為什么自殺相關的新聞曝光后,自殺的人會變多。

總之,既然文案是為了改變用戶的行為,那么設計文案的時候也要分析:

限制用戶改變行為的關鍵障礙是什么?

改變用戶的某個習慣

除了產品設計、文案設計,其實幾乎任何一種涉及改變的活動,都需要分析痛點,找到影響對方的關鍵障礙。

比如假設你想幫助人戒煙,那么首先列出吸煙的全部過程:

QQ20150819155150

然后列出每個過程對應的影響因素,比如:

  • 效用:給人帶來正面體驗;
  • 形象:提升形象;
  • 風險:是否有風險
  • 容易:過程是否容易做
  • 價格:是否需要花費很大成本

QQ20150819155200

找到了這個矩陣,你就會發(fā)現(xiàn)過去幾乎所有的戒煙干預方式,都聚焦于“吸煙”這個過程,而且是“吸煙”的風險這個過程:

(強調:吸煙有害健康)

QQ20150819155212

比如這個創(chuàng)意廣告:

QQ20150819155219

而其實可以有效干預的痛點有很多:

QQ20150819155228

比如降低送煙的形象,想辦法讓送煙變成一種丟臉的行為。

比如降低吸煙的效用,讓大眾相信吸煙其實并不會提高注意力,等。

QQ20150819155236

甚至,構思這篇文章本身,李叫獸也在定位痛點:

我的目標是讓讀者更多地學會如何定位用戶的痛點。

首先,我列出了定位用戶痛點的過程:

收集信息、了解哪些感受可以改變行為(心理學理論)、綜合利用信息和理論。

然后每個過程,都需要讓讀者“想要”這樣做,并且“容易”做到(講技巧)。

最終,我發(fā)現(xiàn)讀者看文章只有3分鐘時間,不可能把所有的心理學理論概括清楚,也講不完用戶調查方法。而且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的關鍵問題并不是信息或者知識太少,而是沒有巧妙地利用這些知識。

所以把這篇文章解決的痛點定位成了最右下角的一部分:

QQ20150819155245

結語:

很多人沒有找到用戶的痛點,并不是因為欠缺信息(比如不知道用戶怎么想的),而是沒有有效地利用已有信息。

而如果你重新思考自己已經知道的,分析用戶的每個動作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痛點更容易找到!

#專欄作家#

李叫獸,微信公眾號“李叫獸”(ID: Professor-Li),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本名“李靖”,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管理碩士,互聯(lián)網營銷顧問。出人意料的商業(yè)分析,用科學方法而不是主觀判斷來分析商業(yè)問題。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將用戶的抱怨/大白話轉換為需求,解決用戶抱怨/痛點是產品經理必備的能力之一;
    但是很多時候因為沒有辦法敏銳的關注到用戶的抱怨,或者沒有方法論分析用戶痛點,導致一些用戶真正的需求沒有被識別;
    本文的痛點定位圖是很好的啟發(fā),縱向/橫向分析是新的方向

    來自加拿大 回復
  2. 文章寫的很贊,可以再講講痛點地圖如何設計。

    來自天津 回復
  3. 對理解痛點有了新的思路,感謝

    回復
  4. 太宏觀,更細致的痛點和權重分析看不到

    回復
  5. 文章分析問題的思路是典型的批判性思維方式

    回復
  6. 這個圖也有點模糊的感覺,不是完全能理解!求指教

    回復
  7. 666

    來自四川 回復
  8. 回復
  9. 這個圖,怎么看。小白路過

    來自陜西 回復
  10. 這痛點定位圖看不懂。希望能講解明白一點。

    來自河北 回復
  11. ?? 四象限圖分析法還是蠻有用的:)

    來自江蘇 回復
  12. 還好意思說痛點,畫個痛點圖看幾天都看不明白,別做產品經理了作者 ?

    來自廣東 回復
  13. 收藏一下

    來自浙江 回復
  14. 和厲害的樣子,沒太懂,收藏多看幾遍消化消化

    來自廣東 回復
  15. 真的很有幫助,感觸良多。真心感謝作者的分享!

    來自北京 回復
  16. 必須評論了才能收藏?

    來自上海 回復
  17. 喜歡,支持 ??

    來自重慶 回復
  18. ? 表示沒看懂?。?!

    來自陜西 回復
  19. 橫向縱向的痛點定位,感覺更像是與過去在比對差異

    來自廣東 回復
  20. 看完了,我不懂他想說什么

    來自廣西 回復
  21. 感覺這應該不純是痛點分析,實際上是更接近于差異化分析,或是創(chuàng)新分析

    來自廣東 回復
  22. 收藏一下

    來自廣東 回復
  23. 很受用,模型圖需要消耗消耗~

    來自北京 回復
  24. 很有用,如果能完全吸收對工作很有幫助

    來自北京 回復
  25. 細致的分析方法 有用處 感謝作者

    來自北京 回復
  26. 寫的不錯,用已有的知識歸納,列出模型,橫線是過程,縱向是體驗。
    但往往很看看透事物的本職,很難列出正確的模型。

    來自上海 回復
  27. 很有幫助,多看幾遍消化消化,謝謝您。

    來自北京 回復
  28. t4t34t3234234

    來自福建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