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款主流產品出發(fā),掌握登錄注冊流程
賬戶登陸注冊是互聯(lián)網產品或移動端產品必備的模塊,本文作者結合案例對登陸注冊設計進行了分析探究,與大家分享。
登錄和注冊這個看上去很“簡單”的功能,其實很復雜,大公司甚至有專門的產品經理只做登錄注冊模塊。
登錄注冊為什么這么難,因為他涉及到老賬戶體系、未登錄邏輯、第三方賬號綁定體系等等。
通常而言,登錄注冊是關聯(lián)在一起的,用戶只有進行了注冊,才會有登錄,但這種做法,僅限于互聯(lián)網早期。
但隨著互聯(lián)網發(fā)展,公司業(yè)務對于注冊登錄成功率要求越來越高,就逐漸減少了注冊和登錄的步驟,有些產品甚至不再有注冊流程,以此提高平臺的用戶量和登錄成功率。
不同的產品,設計登錄注冊的邏輯有些不同,本篇文章以產品緯度,來看看市面上的主流產品是如何設計登錄注冊流程。
本文主要探討的產品如下:
- 抖音
- 微博
- 淘寶
- 愛奇藝
01 抖音
登錄
當手機的移動數(shù)據(jù)打開時,用戶進入登錄界面,通過中國移動認證服務,一鍵完成登錄,可以說這是目前最簡潔最快速的登錄流程了。
用戶協(xié)議、隱私協(xié)議和中國移動認證服務條款,通過說明告知用戶登錄即表示同意,這種做法可減少用戶勾選同意的流程步驟,提升完成率。
當點擊其他方式登錄時候,底部會出現(xiàn)一排第三方登錄入口,如下圖所示。用戶可選擇通過第三方登錄。
當手機的數(shù)據(jù)網絡關閉時,這時候主流程是通過驗證碼登錄。驗證碼采用分步的交互形式進行操作。Facebook的數(shù)據(jù)表明,分步可以提高成功率。
當手機流量數(shù)據(jù)打開時,用戶輸入手機號后,再選擇密碼登錄時,在密碼登錄界面會帶上之前輸入的手機號,用戶只需要輸入密碼。密碼登錄流程沒有采用分步操作。
注冊
下載抖音之后,用戶點擊我的tab,彈出下圖界面,抖音將注冊和登錄合為一體,用戶通過驗證碼驗證即代表注冊成功。
02 微博
微博登錄和注冊合并在一起,沒有專門的注冊入口供用戶注冊,用戶通過驗證碼登錄之后即代表注冊。
當用戶沒有登錄時,則在首頁會懸浮一個登錄/注冊按鈕,用戶點擊即可進行登錄/注冊。
微博登錄頁面應該提供說明:未注冊用戶通過手機驗證之后即代表注冊。目前微博缺乏這個細節(jié)。
微博非主流程目前設計的布局過重,和主流程按鈕并列,用戶容易誤操作。用賬號密碼登錄應該使用文字鏈的形式展示。由于微博產品存在很多年。早期微博用戶注冊都是在pc端上完成,所以依舊提供賬號密碼登錄的入口。
第三方賬號登錄時,由于微博第三方登錄過程中沒有綁定手機號這個流程,故第三方賬號和手機號賬戶體系沒有打通。第三方登錄的賬戶為一個新的賬號。
03 淘寶
登錄淘寶登錄細分為兩個場景,一個是用戶下載后登錄過,一個是用戶下載后未登錄。
當用戶下載后登錄過,這時候淘寶主流程是刷臉操作,通過刷臉登錄,簡單快捷,支付寶也一直在推廣刷臉支付。支付寶將未來押寶在刷臉,所以淘寶才會將刷臉作為主操作流程。
當用戶下載后未登錄過,則主流程是通過手機驗證碼進行登錄。淘寶這里沒有使用分步操作。
由于大部分下載用戶使用過淘寶購買商品。用戶下載手淘app進行登錄時,默認主流程是登錄,用戶可點擊文字鏈注冊進行注冊。注冊流程依舊是通過手機驗證碼進行注冊。
由于和騰訊的競對關系,支付寶也是淘寶體系中第二大用戶量的產品,所以支持唯一的第三方登錄是支付寶。
04 愛奇藝
愛奇藝的登錄注冊流程和抖音基本一樣。
但是愛奇藝是在小浮層上進行操作。用戶操作不聚焦,內容都擠在了一個小區(qū)域進行操作,頁面的可操控性差,容易誤操作導致流程失敗。相比而言,抖音的登錄注冊在新頁面更加合理科學。
以上就是關于4個App的登錄注冊的簡單解析。如果大家喜歡這種類型的選題,后續(xù)我會更加深入的講解其他各種功能流程。
#專欄作家#
UX,微信公眾號:Echo的設計筆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美團點評高級交互設計師。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請教大佬,注冊流程應該分步好還不是不分步好呢?感覺現(xiàn)在兩種方式都有,如何評判孰優(yōu)孰劣呢
另外一個影響登錄成功率的還有應用切換后是否還能保留的問題,很多應用在收取驗證碼之后,切換到短信-查看驗證碼,然后再切回來就頁面丟失,導致登錄成功率很低,估計他們也不會埋點做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浮動層的設計不建議做登錄頁面,丟失率很高。尤其是注冊成功率。
做成浮層彈窗,不是也要切換導致登錄成功率低嗎
主要還是看開發(fā)如何應對進程切換后的處理。有些是切換后再切回來就丟失,又返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