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研究如何做才能為產品設計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1 評論 12323 瀏覽 6 收藏 6 分鐘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多少都會涉及到用戶研究。但是產品的每個階段他所進行的用戶研究目的都不相同,那么在產品的不斷迭代過程中,用戶研究如何做才能為產品設計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呢?

用戶調研的正確思路@諶斌引自李明遠

在做產品和決策以前都會安排調研,不論是模仿還是原創(chuàng),這很正常。但不少是帶著潛在的預期假設去調研,這就麻煩了:如果你已知結果、去選擇締造該結果的調研對象去研究分析,然后通過解讀一些已經成為事實的局部現象,那你的調研結果一定就是你已經知道的、之前想要的,幾乎不會有例外。很多人是帶著自己知道的結果去證明自己想的應該是對的,這不是調研,調研是對已知事實部分有未知結果和發(fā)展的(是幫助形成思路、啟發(fā)而不是具體決定的),是用于防止決策錯誤和片面思維,而不是單純以此形成決策的

出發(fā)點預設以及目的不正確的調研,很容易得出類似規(guī)律的說法,來鞏固自己早先“臆斷的其他層次的事實因果邏輯”,所謂經驗主義的部分表現——以即成結果去反過來證明這類因果的充分和長期合理

針對單一的已知結果和過程進行分析和論述,沒有證據鏈,用單一、聚焦也難免特殊孤立的結果例證去反證當時原因的足夠充分,是比較無用的。很多公司做產品和決策也很容易如此。

須知,復盤別人的教訓比復盤別人的成功更有價值,復盤以后,你應該意識到簡單復制別人的成功是不可行的(模仿是可行,只是高度就不一定了)。

做產品,既要通過“證明”來獲取信息、啟發(fā)和摸索檢驗方法,更要勇于“證偽”去推翻過去的自己和已有的業(yè)績、來達到讓自己“甘于”不斷學習、低調清醒,才能維持進步和真的戰(zhàn)斗在產品一線。

理解用戶研究做什么,才能發(fā)揮作用@王閱微

個人認為用戶研究應該包含三部分:挖掘,整合,洞察。挖掘的重點是找到真實的數據和回答;整合是將零散的信息變成可以理解的內容;洞察是在整合的基礎上提出有意義的推斷和建議。?

一些用戶研究只做到“挖掘”這一步?!罢稀弊龅貌缓茫瑘F隊就很難理解信息;沒有“洞察”,就失去了挖掘深層需求和問題的機會。?

所以作為和用戶研究合作的團隊,不能只是想從數據獲得肯定,也不要以為用戶研究可以給出明確的方案解答。?

將用戶研究看做一次從用戶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和發(fā)現機會的過程,才能讓用戶研究真正的對產品設計有幫助。

用戶研究重要的作用在于產品宏觀問題@吳桐

用戶研究對于產品的需求獲取和產品設計有著很重要的幫助。但是實際情況是,在這兩個方面這個幫助可能真的沒有那么到達“起決定性作用”的底部。

首先用研成本非常高,這個成本包括3個部分:

1.時間成本:產品設計中的問題提出,到問題的解決如果需要經過用研,那時間就會拖得非常長,所以通常都是決策已經做出,用研才開始做,最后起到驗證和參考的作用,就像上面所說“有了底氣”。

2.人力成本:在國內的互聯(lián)網公司,真正有著專業(yè)并且受到重視用研團隊的不會超過5家,很多公司的用研部門實際已經很少參與到產品的一線工作中去,需要用研的使用,相關的工作也會由產品人員直接完成,但事實是他們很少有時間來細致充分的去做這件事情。

3.用研的結論不一定準確:不光是人的能力的限制,時間的限制還有手段的限制

所以用研對于產品的時效性要求高的決策往往很無力,用研真正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于產品宏觀問題的回答。最有價值用研應該是貫穿于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開發(fā)階段,評估優(yōu)化階段,場景擴充人權推廣階段,衰退期),這些工作雖然看起來不是“實質性”的,但是確實最有價值的。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粥粥整理自知乎問答,轉載請注明出處并保留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豬頭]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