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內容化趨勢下的feed流本質

7 評論 17139 瀏覽 142 收藏 12 分鐘

一個能輸出價值的產品(APP),它的身后是綜合各項因素所能得到的最優(yōu)解。

2018年7月16日,抖音對外宣布了最新用戶數(shù)據(jù),全球MAU(月活躍)用戶超過5億。

這是短視頻APP的一個新里程碑,是信息流產品的又一次登頂之作。

此前,聽一個妹子說:抖音有毒!于是,我?guī)е|疑的感受第一次下載了抖音APP,說實話我不是一個潮炫時尚的boy,而是本著產品人的好奇心體驗一番。雖然故事的開始不太一樣,但結局都是驚人的相似——一刷不可收拾,根本停不下來,中了抖音的毒。

除了親自感受外,上下班通勤地鐵上,看到不少刷抖音的,甚至早晚都能聽到樓下大爺大媽刷著抖音的歡樂。不可否認,短視頻產品(抖音、快手類)的確給人帶來了很多歡樂。

抖音、微博、朋友圈、頭條,都是信息流產品,統(tǒng)稱為Feed流。那么,為什么Feed流產品能火呢?而這恰恰是內容產品經理的價值或者樂趣所在。

  • 簡化的內容結構,列表頁、詳情頁
  • 直觀的內容元素,文字、圖片、視頻
  • 清爽的交互反饋,內容操作存于指尖

結構簡潔,減輕用戶的認知負擔,直接可以從其他Feed流產品遷移習慣,顯著降低學習成本。表達有力,提升用戶的瀏覽效率,圖片文字、視頻更直觀的傳遞信息,精準有效觸達用戶。交互簡單,讓信息與用戶近距離,更易感知交流直接的傳遞,充分調用用戶情緒。

一、Feed流的偽定義

上網查了下維基百科:

A web feed (or news feed) is a data format used for providing users with frequently updated content. Content distributors syndicate a web feed, thereby allowing users to subscribe a channel to it.

上述定義概述為2個要點:

  • Feed是一種數(shù)據(jù)格式
  • 內容提供方訂閱服務,用戶主動訂閱獲得內容更新

很顯然,上述定義有些過時了,F(xiàn)eed流產品應用中,除了用戶主動訂閱,大多都是基于算法推薦。本文所討論就是互聯(lián)網的這種廣義的信息流——Feed流,而不限于狹義的說法。

二、Feed產品架構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除了想表達,資訊側產品經理工作沒有像內容呈現(xiàn)形式看起來那么簡單之外,順便細致回顧一下一年多工作梗概。將資訊收斂為feed流,談論話題再次被拉回來。

我喜歡探尋事物的本質,以feeding流為基礎的信息流產品,本質是一個全新的<內容分發(fā)>渠道。

Feed流解決了兩個核心問題:

  • 將什么內容呈現(xiàn)給用戶
  • 如何組織將呈現(xiàn)的內容

一個強調feed流本質——內容分發(fā),一個關注內容組織規(guī)律——排序算法。

當前,主流內容分發(fā)模式大致分為三種:

  • 編輯分發(fā):基于人工,運作成本高,排除技術發(fā)展的因素,算是一種對品質的追求,有調性。
  • 訂閱分發(fā):基于粉絲,獲客成本高,構建內容、用戶、平臺三者閉環(huán),算是一種私域流量構建。
  • 算法分發(fā):基于程序,技術壁壘高,分析用戶畫像匹配興趣偏好,算是一種個性化的精準投放。

以上三種分發(fā)模式,都以Feed流體現(xiàn)呈現(xiàn)給用戶。其實,人工、算法都充當了內容上游的篩選器,是對源頭的控制。產品經理可以嘗試去以自身影響力去正向干預上游內容分發(fā)的姿態(tài),但終究還是需要以產品向用戶傳遞價值,構建用戶、內容、平臺的自成長閉環(huán)鏈路。

三、信息架構(IA)

經典的資訊類信息流產品架構,采用<一橫一縱>模式。超級購物APP淘寶幾經折騰,最終還是將微淘的產品內容結構定格在<一橫一縱>的經典feed流。

  • 一橫:橫向聚合各類垂直的內容,比如搭配、視頻、明星、專題等欄目
  • 一縱:縱向呈現(xiàn)列表形式的內容,以統(tǒng)一形態(tài)自上而下以某種順序展示

一橫從類的維度,將內容進行粗粒度分類;一縱從對象的維度,將內容規(guī)律格式化呈現(xiàn)。橫向偏向信息架構分類層,屬于頂層設計;橫向偏向應用層,更加高效實用。通常,feed流的順序規(guī)則分為:timeline、rank。

  • Timeline:最經典的展示方式,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向用戶呈現(xiàn)內容,成功產品案例:朋友圈。
  • Rank:新一代的展示方式,按照算法個性化展示的內容,不再固守特定順序,成功產品案例:微博。

Timeline和Rank解決的不止是內容的先后排序,更是對用戶體驗和個性的尊重,因為內容更懂用戶,能夠主動匹配用戶,內容觸達更加精準可靠。

四、內容數(shù)據(jù)框架

一個簡單的列表頁和詳情頁硬是被我說的那么復雜,而這個問題的本質:究竟用戶會不會閱讀內容?如果說都沒有人愿意去看,那無論怎樣雕琢產品顯得毫無意思。因而產品特別有必要設計一套數(shù)據(jù)框架加持,用戶與內容的關系變得可衡量、可視化。

從內容路徑上看,大致分為:

  • 列表頁,一次打開
  • 詳情頁,二次停留

用戶有意愿點擊列表頁內容入口,并且愿意再花時間去閱讀。而一個完整的feed流產品都可以概括為這兩個核心用戶行為,且“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1. 一次打開率

影響一次打開率最直接的兩個因素:活躍粉絲量和內容視覺。

  • 不同的內容分發(fā)方式,活躍粉絲量是內容展示的基本面,是一個基礎展示量。例如,十點讀書類訂閱號,是很容易10W+/單篇,因為擁有自然的高用戶展示量。
  • 內容視覺(feed流基礎結構)影響的是從展示量到閱讀量的轉化,能夠第一眼吸引用戶的眼球,精致的標題和封面圖成了敲開用戶閱讀的一塊磚,但絕不只是標題黨,有趣有料。

除了正向積極引導用戶轉化,一次打開率這一指標反向倒逼平臺內容生產者更科學地獲取精準粉絲、重視粉絲群體的互動維護,使得自身始終能夠保持較高的前置粉絲觸達率。

2. 二次停留時長

用戶愿意打開列表頁內容feed流卡片,并不代表愿意認可就直接認可了內容質量,或許是因為:

  • 誤觸,操作失誤,閃退
  • 基于習慣,打開后無閱讀,直接退出
  • 基于對作者、品牌、標題、封面的認知預期

無論是基于怎么樣的原因,只有內容本身給與用戶的體驗超越用戶認知范圍,才能將用戶留在內容之上。我覺得,人們抵觸標題黨,并非標題本身,而是因為點擊進去查看內容,與之前的預期不一致,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愚蠢。

衡量二次停留的兩個重要指標:內容的停留時長和內容的交互性。

  • 用戶內容平均停留時長越長,代表內容本身很有吸引力、質量很高,同時也說明用戶的黏性極高。用戶停留時間對應著更多其它可能,我嘗試內容模塊引入交易線,而廣告是feed流最重要的商業(yè)模式,也是內容周邊電商化嘗試的基礎。
  • 內容是否具有互動性,體現(xiàn)在功能上如評論、收藏、轉發(fā)等,評論擴展了內容的深度,可以有效的引發(fā)圍觀用戶的閱讀興趣,提升用戶在內容頁的整體停留時長。轉發(fā)擴展了內容的廣度,更多的轉發(fā)能夠帶來更多面向潛在受眾的曝光。

坦白講,有時候會新生一絲愧疚,因為feed流產品為的就是希望用戶盡可能長時間停留在產品之上,就此擠占本該一家人歡樂的時光,如今的抖音便有如此魔力。身為一個產品人,很佩服產品做到這個份上,但如何保持產品與用戶最初的那份純粹呢?

拆解feed流內容產品路徑,大致概述為五個環(huán)節(jié):feed流編輯-> feed流發(fā)送-> feed流打開-> feed流閱讀-> feed流交互。

  • feed流編輯:內容來源,對內容生產者的要求
  • feed流發(fā)送:呈現(xiàn)規(guī)則,對算法設計者的要求
  • feed流打開:觸達用戶,內容與用戶個性化匹配
  • feed流閱讀:閱讀體驗,符合/超出用戶預期
  • feed流交互:閱讀升級,內容深度廣度擴展

其中,feed流打開、feed流閱讀是兩個最關鍵鏈條,承載一次打開率和二次停留時長,而前置鏈路是基礎,后置鏈路是延展。

基于不同協(xié)助組織,可以嘗試feed流鏈路重置,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故事。

產品的出現(xiàn)是用來滿足用戶需求的,是為解決用戶生活中的問題,是為了幫助用戶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如果產品本身的發(fā)展背離了本來意愿,為了增長一味下探馬斯洛需求層次,是不是產品的意義只剩下商業(yè)價值?

產品人應該心懷敬畏之心做產品。

#專欄作家#

小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微信公眾號:IPMstory。目前從事電商內容產品,關注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商業(yè)產品,擅長產品管理、數(shù)據(jù)分析、商業(yè)模式。我是一個會生活的產品經理,喜歡收納整理、廚藝家務。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本文的最終解釋權歸作者本人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fā)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yè)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tǒng)。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xiàn)、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huán)系統(tǒng)。覆蓋企業(yè)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yè)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來自廣東 回復
  2. 眼球經濟,什么都是速朽得,文章 圖片 視頻

    回復
  3. 老鐵啊,本職我覺得是荷爾蒙而不是feed流

    回復
    1. 正如我文中提到的:一味下探馬斯洛需求,很危險。

      回復
  4. 做運營出身的產品表示求產品大佬別那么多錯字????

    回復
    1. 不好意思,我是個產品新人。歡迎指正,以后我會特別留意的。

      來自江蘇 回復
    2. 不好意思,回頭我自己復查一遍,盡可能避免。多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