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c]: Lenovo Welcome v2.0 視覺設計步驟還原

用一個個實際的、活生生的案例來說明 & 展現(xiàn) —— 設計細節(jié)拆分,還原真實的產品設計、開發(fā)等場景。
這一系列文章,好的設計,如何一步一步來的,從開始的 “呃~” 到最后的 “哇~”,相信作為教學例子,也實不為過。
- [5a] Lenovo Welcome,交互設計;
- [5c] Lenovo Welcome,首頁視覺設計;
- [5c] Lenovo Welcome,產品頁視覺設計。
用 PC 端軟件為例子,因為這是我最近做的,記憶尤新,各種小細節(jié)、各種選擇原因都還歷歷在目,講述起來更通俗易懂,并且 UX Design 的本質是一樣的,設計流程也大同小異,無論在電腦端、移動端、還是別的設備上。
目的:介紹 Lenovo 產品,好看、好用,以吸引用戶成為會員。
設計團隊:內部 Team。
設計評估并改進:作者本人。
下面各圖為整個過程的終稿版:
接上,交互設計確定了,首頁視覺設計確定了,開始產品頁的視覺設計。
回顧一下首頁視覺設計的元素:多彩的、精致的,背景是淺淺藍白帶形狀。那么產品頁的視覺設計,首先要背景圖同中有小異,比如淺淺的形狀位置應該不變,兩者“多彩的、精致的”特點要體現(xiàn)。
第一版視覺設計稿
產品頁下部的所有文字方案交互已經設計好,樣式維持 1.0 版的(夠精致,也符合需求,如下清白背景),要設計的部分是上部體現(xiàn)產品特性的圖片,以及細調背景圖。
初稿 —— 不給任何 reference,設計師先盡情發(fā)揮及想象。
體現(xiàn)產品特性的圖片設計,很粗糙、元素多、元素拼湊奇怪、元素散亂不成章法、元素的顏色對比偏低、二維與三維體現(xiàn)同時存在、低質量的插畫感強烈、圖片占位偏大因而整個界面的留白不夠。
幾何形狀背景圖,在首頁透明度高的情況下不明顯,現(xiàn)在一看,幾何形狀及其顏色都需要微調,比如:右上角一大片白,幾何形狀不太看得出來,下部顏色偏白偏亮,整體顏色有漸變當然是非常好了,但是若太的太亮會宣賓奪主,反而吸引了用戶視線。
中間內容淺白背景有一圈半透明的邊,應屬于重復多余,因為整個界面外圍像首頁一樣就有半透明的邊,而且讓畫面有 “虛” 了的感覺,建議去掉突出重點。
右上角的 “收起” 圖標非常好!大小、顏色、寓意都很贊!
這頁,建議人物去掉,電腦精致化,電腦屏幕上出現(xiàn)的元素可以是管家的主要功能的圖標。
這頁,建議從三維立體改成二維的,否則其它幾頁全都要改成三維的,難度很大。圖片給出的寓意不太能表現(xiàn) “云盤” 的特性,是否有全球、云、快速、電腦、網絡等等名詞的元素出現(xiàn)?
這頁,寓意和想法是好的,只是各個元素需要精細化,也需有個設計能把這些元素串聯(lián)起來,讓其看起來是一個整體:
這頁,想法簡單,但其實不錯,需要更細致化,突出 “軟件大全”,顏色使用上要更多更多嘗試:
第二版視覺設計稿:
有很大的進步,圖片精簡、精致了不少,只是各元素的顏色對比度還是不夠,總感覺它們都弱弱的、弱弱的……
第三版視覺設計稿
調整了各元素的顏色,這個過程看似只是挑顏色,但其實很痛苦,而且非常需要時間!同時為了增加對比度及細節(jié),只要出現(xiàn) “屏幕” 時,都有右斜的高亮,更生動,也統(tǒng)一。
元素間的色彩是互相影響的,能協(xié)調地搭配在一起,需要很好的審美及感覺,以及大量時間去調試。
常常會出現(xiàn):調了元素 A 覺得好驚艷就它了,然而發(fā)現(xiàn)旁邊之前確定了的元素 B 與 A 配實在糟糕,于是只好再調整 B,各種嘗試,直到覺得 “誒,這個顏色很不錯”;又或者實在難以為 B 難找到好的顏色,還得返回去調 A 的,或者將 A 與 B 分離得遠點。就是這樣來回、反復嘗試……
總之,色彩對視覺設計來說,很要命,又很基礎!
第四版視覺設計稿
這次的設計稿并非全部頁面都改進,很多時候一部分一部分來改,作為 Review 者通常會邊看效果邊做決策。
比如:是否這個 style 是想的,如果是,剩下部分就繼續(xù)按這個思維改進,如果不是,那么需要都重新設計,也許需要其他設計師的力量加入;
比如:這個 style 改進一些后,效果是否值得再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去繼續(xù)改進等等。
這頁,全球地圖是白色,好似有點單調,同時太不突出,因而建議看看有什么別的辦法讓它明顯些。這個改進稿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反而讓全球地圖一眼看過去都不是 “全球地圖” 了……
既然全球地圖不動為好,那么是否地圖上的元素可以變化一下?
這頁,體現(xiàn)殺毒的圖片,有大 logo 是好事,只是聯(lián)想的平板不會預裝這款殺毒軟件,此處的設備用平板很不合適,放大鏡的元素也稍稍有點奇怪:
這頁,主要把筆記本改為了臺式機,雖然都是裝在電腦上去,但都用筆記本來表示 “電腦” 就顯得呆板了,當然電腦屏幕上的各圖標顏色還得細調:
第五版視覺設計稿
細微調整,幾何形狀的背景圖也有了大的改進,幾何形狀、顏色、銜接緊密度,等等。
這頁,上版的嘗試效果不好,但設計師一時沒有更好的方案,只好回復到第三版設計稿,同時思索新的設計。
這頁,因為聯(lián)想殺毒的?Splash 頁中有元素非常好,建議放在這里看看效果?;究磥?,效果還不錯,只是顏色對比度還是弱,需要調整。
但同時發(fā)現(xiàn) “電腦” 的線框用這個顏色樣式非常好看,于是建議圖中有電腦的,都換成此類。
這頁,細化了 “電腦” 的邊框,讓它看起來更細致精致有質感。
第六版視覺設計稿
還是主要調整了顏色及一些小細節(jié),比如:殺毒產品頁兩個 “電腦” 對比變化強烈起來,該簡化的簡化,去掉一些繁瑣的邊邊角角;比如:所有 “電腦屏幕” 都是藍色,沒有識別度,是否把其中一些的顏色變化;比如: “電腦” 邊框是一個像素還是兩個像素,顏色有深不淺,不能有虛邊,等等。
第七版視覺設計稿
主要重新設計云盤產品頁,讓它生動起來,而不是每個產品頁都有 “電腦” 的重復元素,亦是讓它更體現(xiàn) “全球、連接、快速、海量” 的特性。
同時加強 logo 在用戶心中的重復記憶,塑造品牌。
第八版視覺設計稿
無限接近最終稿,其實是第11版或第12版,因為中間任何時候看到一點瑕疵就馬上改進,比如:
- 藍色漸變幾何背景圖,出現(xiàn)的每個幾何形狀都經過了嚴格的顏色位置調整。
- 背景圖由好幾層組成,每層的透明度調了又調。
- 每個兩像素或一像素的邊框都細細查看,是否虛邊,是否倒角圓滑,“電腦” 是否各有特色,等等。
- 各元素顏色亦是微調了又微調,讓其相互搭配又突出重點。
完結。
后記
寫這樣的文章,一是想還原真實產品的設計,與開發(fā)的合作,現(xiàn)在重憶,也是一份美好;二是想表達,一個好設計不是隨便一做就有的,有無數(shù)版的改進,花費無數(shù)時間與精力,結合了團隊大家的智慧。
請看到文章的人們尊重設計師,及他們的勞動成果,“隨便幫忙設計一個界面,設計一個 Logo” —— 這樣的請求還須慎重。
謝謝大家! ??
作者:Juner UX,微信公眾號:君樂UX
本文由 @Juner UX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作者提供
邊框是什么意思?看著真的難受
并不覺得很好看啊,有股濃濃的汽配城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