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暑期檔上半場:酒店降溫,民宿火熱?
暑期旅游旺季如期而至,但住宿市場卻悄然生變——酒店熱度降溫,民宿卻逆勢上揚。這背后,是用戶偏好轉向?還是平臺策略調整?本篇文章將復盤暑期檔上半場的住宿趨勢,從數(shù)據(jù)表現(xiàn)、用戶行為、平臺運營等多個維度,揭示“酒店冷、民宿熱”的真實成因。
旅游暑期檔高峰期通常集中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進入8月份,暑期檔正式進入到下半場。
已經過去的七月,摩根士丹利最新的研報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酒店RevPAR(每房收入)在今年暑期第一周(2025年6月29日至7月5日)同比下降了8%,其中入住率下滑為主要影響因素。
在這背后,是企業(yè)收縮商旅的必然結果?!胺潜匾怀霾?,能線上的就線上”是當下企業(yè)對待差旅的態(tài)度,也是很多高端酒店不愿提及之痛。在收入降低的現(xiàn)實下,今年五星級酒店紛紛走上街頭出攤,和平價餐飲搶起了生意。
暑期旅游市場旺季不旺,這在近期的各種行業(yè)文章中常有見到。暑期市場真的涼了嗎?不盡然。今年酒店和民宿呈現(xiàn)出不同的發(fā)展面貌,五星級酒店紛紛降價的同時,眾多酒店集團紛紛搶占低線城市酒店,民宿走向量升價平的理性發(fā)展渠道,當然在重鑄的還有市場對酒旅的預見和調整。
酒店難掩頹勢?民宿扛起暑期檔
在“賺錢效應”的驅動下,報復性消費變成了“報復性開店”,一大波業(yè)主、投資人在近兩年“跑步進場”。
《2025中國酒店業(yè)發(fā)展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酒店業(yè)門店數(shù)量達34.87萬家,客房數(shù)1764萬間,均超過2018至2019年中國酒店業(yè)規(guī)模峰值;企查查數(shù)據(jù)顯示,近十年,我國民宿相關企業(yè)注冊量逐年增加,帶動2023年、2024年民宿相關企業(yè)注冊量分別達9.05萬家、9.95萬家。截至3月17日,國內民宿相關現(xiàn)存企業(yè)達33.1萬家,其中超六成企業(yè)于3年內成立,是19年的4倍多。
2025年酒店業(yè)的困局在于:客人沒少,但酒店多了N倍。與此同時,新疆四千元一晚民宿沖上熱搜,高價背后是需求的增長。這幾年民宿越開越多,也顯著擠壓了酒店行業(yè)的生存空間,大家正在從住得方便、住得舒適轉移到住得有趣、住得劃算。傳統(tǒng)酒店在消費者的選擇中僅占42%,民宿、短租占40%,露營、房車占18%。年輕客群(以Z世代為代表)更青睞IP主題房、沉浸式文化體驗以及特色民宿。
最突出的一點是,暑期檔上半場酒店業(yè)“一片哀號”之時,民宿預訂平臺紛紛給出了超出預期的增長數(shù)據(jù)。木鳥民宿預測今年暑期縣域民宿訂單同比增長76.5%,美團旅行上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避暑游”訂單量同比增長40%。
前者是在網紅特色民宿上“一枝獨秀”的木鳥民宿,C2C的運營模式讓其吸收了行業(yè)內數(shù)量眾多的特色中小民宿主,這也的確助力木鳥民宿搶占了95后的年輕用戶群。在2024年木鳥民宿的年度報告中提到,95后用戶占比達到71%。美團民宿則乘上了外賣大戰(zhàn)的東風,伴隨各家補貼競爭,美團和京東、阿里都迎來了更多的單量。與此同時,木鳥與美團民宿作為京東與美團的住宿提供方,也分得了更多流量。
途家的現(xiàn)狀則更要復雜一些。首先,盡管商旅收縮,但攜程的體量仍然龐大。但今年攜程的重心轉向出入境游,尤其在近期北京開展入境半日游也正說明了這一點。雖然途家從攜程得到的商旅流量在減弱,但也保持著還不錯的水準。如果要說危機,或許是伴隨今年一二線城市高星級酒店的落寞而來的,途家高質高價標準化公寓以及多人入住別墅的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暑期檔打破和重塑了什么?
今年暑期檔,標準化住宿失去了“提價”的底氣。
為什么酒店降價爭客,民宿“小爆”城市頻頻涌現(xiàn)?核心問題在于酒店的用戶說服邏輯仍然薄弱。酒店和以途家為代表的標準化民宿產品設計趨同、體驗感不強,是標準化住宿產品最大的弱項。這個觀點或許不夠公正全面,但長遠來看,“生活方式+度假”構建差異化吸引力的做法將成為主流。
當民宿市場在近幾年經過一輪更新之后,特色、體驗成為民宿從業(yè)者的共識,而部分酒店受限于重資產還在以流量邏輯、價格策略、短周期打法應對結構性變化。這種滯后,正是暑期檔困局的重要原因。或許也將加速住宿業(yè)步入結構性調整。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OTA和垂類民宿預訂平臺的審視難以忽視。隨著酒店自有會員體系和獲客通道的建立,酒店尤其是連鎖酒店對OTA的依賴減弱,但體量小的民宿市場對民宿預訂平臺的需求仍然強烈,真正考驗民宿預訂平臺運營、連接與創(chuàng)造價值能力的周期,才剛剛開始。
而在目前釋出的數(shù)據(jù)中,木鳥和美團確實有其長板,比如一脈相承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在C端民宿的運營過程中,木鳥和美團通過平臺不同特色民宿的運營情況有了更為多元和豐富的用戶感知,在三大民宿預訂平臺中,途家在2020年之前一直為B2C模式,偏重自營,對C端房東采取放養(yǎng)的態(tài)度,加上途家從攜程、去哪兒繼承而來的龐大酒店式公寓產品,途家受限于產品缺失,用戶畫像并不完整,這也使得途家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建立真實的需求理解。
某種程度上,暑期作為旅游住宿業(yè)的重要檔期,成為洗牌高頻時段,上演的新舊交替正是窺探行業(yè)變局的窗口??梢钥吹?,用戶對高質量住宿體驗的需求仍然強烈,而這種需求不僅體現(xiàn)在出游人次上,更體現(xiàn)在他們對特色房源的選擇上。途家單一依賴酒店式公寓吸引商旅用戶或者美團依賴絕對低價日租房吸引價格敏感性用戶仍然有效,但過于依賴背后平臺引流和結構單一,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殺入木鳥民宿盤踞的200-400元價格帶網紅民宿,把盤子做大依然會是不二法寶。
當所有的洗牌、討論,都落定為對房源特色體驗的期待,行業(yè)需要換一種算法。真正的長期主義,不再追求瞬時流量的增長,而是回歸盈利模型、用戶忠誠本身,用戶是否因此愿意停留、復購、傳播更為重要。當然,在這個暑假,盈利能力仍然是最先被感知到的。
本文由 @黑白之鍵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