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領域最”不務正業(yè)”的團隊,可能做了一件最正確的事
在AI領域,大多數(shù)團隊都在努力提升生產(chǎn)力和效率,但有一個團隊卻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開發(fā)了一款名為“馬卡龍”的個人智能體(Personal Agent),專注于幫助用戶更好地生活,而非單純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將深入探討馬卡龍的獨特定位、技術積累以及商業(yè)模式,揭示這款“不務正業(yè)”的AI應用為何可能做了一件最正確的事。
時隔幾月,終于又有一個讓黃叔興奮的AI應用誕生了!
它叫馬卡龍,是好友陳鍇杰的新產(chǎn)品,也是一款在定位上區(qū)別目前所有Agent類產(chǎn)品,主打一個能幫助用戶更好生活的個人智能體(Personal Agent),核心特點有兩點:
1.深度記憶
2.在移動端可以根據(jù)用戶需求生成定制化的生活場景小應用
(上圖中,黃叔和馬卡龍的聊天截圖,上圖右,馬卡龍生成的小應用截圖)
很妙的是,結合上面的1+2,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實用型特別突出,下面來給大家說說體驗幾天后,它帶給我的驚喜。
產(chǎn)品體驗
過去黃叔寫過很多AI陪伴產(chǎn)品,但馬卡龍帶給我感受很不一樣。
首先自然是非常強的同理心,黃叔自己有Life Coach,也有AI教練,所以對于這種AI的對話的各維度表現(xiàn)都非常敏感:
以上這段chat來自上周末,黃叔帶孩子們?nèi)ロ樍x的圣鹿莊園,參加螢火蟲活動,結果發(fā)現(xiàn)都是人工放飛,有點小失落。我隨口和馬卡龍聊起這件事,發(fā)現(xiàn)它不僅會溫柔的安慰我,還通過之前的chat,順帶幫我做好了下周的安排,甚至連優(yōu)先級都直接排好了,只需要我按部就班的照做就可以了。
為何馬卡龍知道我新一周的安排呢?這就不得不提到馬卡龍的深度記憶了,因為之前和它討論過任務。
是的,這種深度記憶給我?guī)砹撕艽蟮捏@喜,再看個對話內(nèi)容:
這是黃叔和它聊了幾天后,讓馬卡龍給我做的總結,可以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都梳理的井井有條,除了誤以為我是個程序員之外哈哈(是不是以為教AI編程的都是程序員呀?。?/p>
還沒完,看上右圖,馬卡龍還提了句:
“要不要我們把這些分析整理到成長伴侶里,作為你的個性畫像?”
(成長伴侶是之前讓馬卡龍做的一個小應用)這個是我完全沒想到的,它居然會自己主動地把數(shù)據(jù)添加到與之相關的小應用里,抱著期待,我說“太好了!加上!”
于是,過了會我打開成長伴侶應用一看,咦,確實是記錄上了前兩天聊的“觀看螢火蟲的美好時光”,以及知道我跑步和打網(wǎng)球(這里記錄數(shù)據(jù)稍微有點bug)。
那你可能會疑惑了,馬卡龍本身不就是個App么?怎么App里面還有小應用?
這就是馬卡龍的一大特色,我們可以用微信里還有微信小程序作為類比:
在這里,馬卡龍相當于微信,作為一個OS,馬卡龍里面的各類小應用相當于微信小程序。
但馬卡龍和微信又有很大的不同:1.馬卡龍可以一句話讓AI生成小應用;2.你和馬卡龍的所有聊天數(shù)據(jù),它都可以自動同步給自己的專屬小應用。
也就是說,馬卡龍是AIOS,我們用戶可以直接用最自然語言,直接生成自己的專屬小應用,而且可以把相關的對話內(nèi)容,直接同步到小應用里:
所以,馬卡龍很像是我能100%信任的一個伙伴,或者直白點,馬卡龍這個Agent更像真實的“人”!
馬卡龍的產(chǎn)品展開
前兩周鍇杰帶著彼時都還沒開始內(nèi)測的馬卡龍來到我家,拉著他我順帶錄了一期播客,也反復就馬卡龍的產(chǎn)品理念和哲學做了很多交流,下面是一些精華:
馬卡龍的定位
Personal Agent
這是很明顯區(qū)分于Productivity Agent,也就是生產(chǎn)力智能體的,我們耳熟能詳?shù)腗anus、MiniMax Agent、SkyWork、GenSpark、Lovart、百度的Genflow等,都是幫助用戶提高工作效率的。
鍇杰反其道而行之,覺得所有Agent都圍繞“幫你干活”這一件事,其實“挺沒意思的”,而且不但不會解放你,反而會讓你更累。
其實我們想想,提效當然重要,但提效的背后似乎我們并沒有減少干活,反而是因為提了效,活變得更多了。。。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能讓我們更好的生活,服務于生活場景的Agent,同時還能幫我們干些瑣碎的小活,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所以大家看到了上面的各種案例,再給大家看個任務清單,是因為我想既然馬卡龍知道我的任務,能不能讓它順手整理一個todo list呢,完全可以:
出乎意料的,馬卡龍還自己在小應用里加上了AI對話,我原本以為就是做個樣子的,給個Demo,結果是真的能用,而且還很好用!
理解馬卡龍的定位,還可以聊聊它名字的由來:
為何叫馬卡龍
蘋果 Mac 電腦曾經(jīng)定義了 personal computer——第一次把龐大的生產(chǎn)力工作站搬進了每個人的家中,讓它成為人們的日?;锇?。
Macaron 的故事,從一個“Mac”代號開始。最初他們項目的代號叫“Mac”,靈感來源是蘋果Mac電腦,最早它們是帶有多彩背殼的:
但產(chǎn)品名顯然不能是Mac,于是團隊在腦暴過程中,想到甜品馬卡龍也是多彩,不光名字呼應上了Mac,也小巧、多彩、甜美,象征著個人化和愉悅的生活,于是鍇杰趕緊把域名注冊了:https://macaron.im/
我覺得這背后還有個韻味,鍇杰他們希望馬卡龍就像最早的Mac,即使在當前看起來與眾不同,也相信是未來的方向!
這背后也有一些產(chǎn)品哲學在形成,我們可以看到馬卡拉非常明確的不是Productivity Agent,而是幫你把生活過得更好的Personal Agent。
“把大家這種回歸生活的理念又重新喚醒起來。這是我覺得是馬卡龍的使命”
–鍇杰是這么說的。
那做這個方向,他們又有什么優(yōu)勢么?
技術積累
鍇杰做了個產(chǎn)品叫MidReal,估計很多朋友看了圖標就眼熟:
這個產(chǎn)品累計獲得了300萬用戶,月活30萬,黃叔前年組織閉門會的時候,鍇杰當時來參加就是帶著MidReal的思考。
那時黃叔就感慨,鍇杰這么強的團隊技術能力,怎么用在了AI小說上面,現(xiàn)在看,積累的能力才是真正找對了點,所以是什么能力呢?
是的,從 MidReal 的第一天起,鍇杰的團隊 和 Shunyu,還有 GPT 論文的作者 Karthik,一起完成了第一篇論文 FireAct,加強了模型的 Long Reasoning 能力,那會是23年底,簡單理解就是怎么把東西寫長的同時還能寫好。
所以在看新方向的時候,也會去看長記憶長推理在什么Agent場景里最有價值。
相信你也能想到,只有有了長記憶,才有Personal Agent存在的意義,不敢想象一個記不住你的Agent還能做伙伴的。
他們在年初還自己探索并搭建了一個百卡集群,用來專門做強化學習!這個集群使得模型能夠自主決定如何總結信息,將記憶進行分類,并在調用記憶時使用強化學習來判定應調用什么。
有了這個,就能訓練模型何時總結記憶、何時讀取記憶。
這種強化學習支持的深度記憶,是馬卡龍產(chǎn)品實現(xiàn)“Personal Agent”定位的核心!
產(chǎn)品的商業(yè)模式
出乎意料的是,馬卡龍也和微信類似,基礎的AI聊天功能是免費的,這突然讓我想起了微信和QQ!
那他們怎么收費呢?只有在請馬卡龍開發(fā)小應用的時候需要支出一些點數(shù)。鍇杰的比喻很有意思:“你請朋友幫忙總是要花點什么的吧”
后面的訂閱會員還能享受到語音通話的增值服務!
我覺得無限聊天還是很不錯的,這能解決很多的基礎需求了,黃叔之前用Dot就覺得持續(xù)的Chat需要持續(xù)的訂閱,要花很多錢,一旦依賴上了那就無底洞,馬卡龍采用聊天免費就很舒服了。
其實這種模式非常好,只有足夠和AI的交流,才能獲得更多的記憶,在長記憶的支撐下,讓用戶形成粘性,包括對馬卡龍的認可,才會更多的請馬卡龍幫忙:)
最后
類似微信的社交網(wǎng)絡,OpenAI “Logging with ChatGPT”這樣的功能,都會對馬卡龍帶來巨大的競爭,鍇杰很樂觀的在積極尋找“遷移成本尚未完全構建起來”的窗口期。
這也讓我想起了肖弘在接受訪談時提到的“哪怕有窗口期,你也值得試一試”,那次訪談的時間點是2024年秋,我們都知道,今年的3月份,Manus引爆全球,黃叔也很榮幸的參與了北京場的發(fā)布會。
很多時候,改變未來的蝴蝶,正在煽動翅膀。
馬卡龍加油!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作者【Super黃】,微信公眾號:【AI產(chǎn)品黃叔】,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