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業(yè)務型產品經理(商業(yè)領域)校招面經

先上結論:
- 平臺型產品經理(技術領域)對接開發(fā)與測試團隊,負責產品架構、產品設計、功能實現(xiàn);
- 業(yè)務型產品經理(商業(yè)領域)對接市場與運營團隊,負責需求發(fā)掘、產品管理、后續(xù)運營。
- 這樣的劃分,是對產品經理這一崗位的細分,對職責的進一步明確,以便充分發(fā)揮各人所長。
接下來談談個人對業(yè)務型產品經理(商業(yè)領域)這一職位的理解、自己當初筆試及面試的過程,以及相應的一些準備建議(對產品經理崗位的這一劃分已延續(xù)到今年7月開始的阿里巴巴和螞蟻金融校招中,希望能對準備這一職位的各位朋友有所幫助)。
首先來看一下官網(wǎng)上對于業(yè)務型產品經理(商業(yè)領域)的描述:
崗位描述:
- 你將是一個聆聽者,聆聽業(yè)務方的規(guī)劃、策略和需求;
- 你將是一個發(fā)言者,闡述你的產品設計理念及細節(jié),推動項目進展及產品運營;
- 你將是一個管理者,帶領團隊完成需求分析、產品設計和項目實施,保證產品的順利發(fā)布;
你將是一個決策者,分析大阿里生態(tài)系統(tǒng)業(yè)務需求,設計與需求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流程,提供解決方案。
崗位要求:我們希望你有開拓的思維
- 逛過壇子,織過微博,耍過手機、偷過菜、打過怪或喜歡互聯(lián)網(wǎng);
- 你遇到問題,愿意和大家交流,也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答案;
- 有想法、不甘平庸,愿意大膽嘗試,為人樂觀激情;
我們希望你有全面的素質
- 強悍的邏輯思維能力,能發(fā)現(xiàn)事情的本質、發(fā)現(xiàn)掩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需求,可以很好的完成需求收集、分析,讓產品真正的滿足用戶需求;
- 傾聽、理解、表達、溝通的能力,可以站在不同角色幫助溝通對象提出滿意的解決方案,并且取得預期的結果;
- 做事情耐心嚴謹,可以做好產品文檔撰寫、產品管理等基本工作;
加粗的是較為關鍵的內容(貌似加粗加得有點多 -_-||)。翻譯一下,就是“結合公司戰(zhàn)略目標,與客戶溝通以深入挖掘其真正需求,并提供嚴謹而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顯然,這個職位非常重視候選人溝通理解、邏輯思維、項目管理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甚至可以說,這個職位的描述,差不多就是非技術驅動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對CEO的要求。
因此,建議大家這么描述自己的過往經歷(注意括號中文字表述與前述粗體字的契合度):
- 社區(qū)運營(與用戶深入溝通,從用戶角度去思考問題);
- 市場推廣(施行發(fā)展戰(zhàn)略,協(xié)調利用各種資源,鍛煉抗壓和快速學習能力);
- 社交媒體運營(品牌形象維護及產品運營);
- 組建學生社團或舉辦新活動(發(fā)現(xiàn)市場需求并借此定位);
- 與合作方談判(與合作伙伴進行交流);
- 組織大型活動(領導多人團隊,把控項目進程)。
從經歷的角度說,很多人都比你更為豐富多彩,再加上阿里14年9月IPO的風光,更是吸引了無數(shù)大牛。因此,強烈建議大家只留下最為出采、最為匹配、最有針對性的內容,并且對表述再三斟酌。這種看起來既清爽又明晰的簡歷,才是HR的最愛。
即使是過了簡歷關之后,我仍然對這些經歷的描述文字一再修改,甚至于面試當天早上(我的預約時間是在下午),我又改了一版,這才心滿意足地打印出來帶至面試場地,當然這都是后話。
簡歷關之后是限時1個小時的在線筆試,一共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選擇題。我能回憶起來的問題羅列如下:
- 阿里巴巴入股(收購)了哪些產品/公司?
- 阿里巴巴集團各事業(yè)部的主營業(yè)務?
- 軟件開發(fā)的基本流程(當時問的是敏捷開發(fā))包括哪些?
- DAU等縮寫的含義?
- 國內外主流電商們的商業(yè)模式?
- 產品分析過程中的環(huán)節(jié)?
- 提升某產品用戶黏性的方式?
- 提升“你可能會喜歡的商品”推薦準確度的方法?
- 給出數(shù)據(jù),計算某理財產品的收益;
- 一堆初高中難度的推理和邏輯分析題。
這一部分的題目特點是考察的面很廣,涉及了開發(fā)一個產品時可能需要考量的幾乎所有因素(公司戰(zhàn)略、市場前景、客戶需求、解決方案、開發(fā)流程、交互邏輯等等等等),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多選,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有朋友直接用搜索引擎來幫忙答題,發(fā)現(xiàn)一半左右都能搜到現(xiàn)成的答案)
第二部分是簡答題,一共是六道(還是四道?記不清了),要求選擇兩道作答。
我選的第一題是“深入分析你所熟悉的APP的優(yōu)劣勢并提出未來發(fā)展/改進方向”,寫了一位朋友開發(fā)的APP(因為我和他之前對于該產品有過較為深入的討論,所以這道題自認還是把握比較大的,雖然時刻告訴自己“簡明扼要、言簡意賅”,但還是洋洋灑灑羅列了九點)。
我選的第二題和“你認為淘寶和京東何者是更好的電商模式,并說明理由”。大家都知道,去年京東、阿里的赴美IPO可以說是全球矚目,我也在對人們的相應觀點加以留意。我在答案中表示自己看好淘寶,當時的理由是京東的模式實際上更趨向于B2C因而在品類上擴張受限、賴以成家并且至今仍遙遙領先其他平臺的的3C產品銷售容易遇到瓶頸、自建物流體系的模式過重(有VC曾表示,就算再來一次,仍然不會投資京東,因為這種燒錢的重資本模式的成功率并不高)以及沒有很好地與戰(zhàn)略伙伴(如騰訊等)達成非常良好的整合。
對了,從在線筆試的內容,大家應該也能對該職位有進一步的了解吧。
收到面試通知時還一并收到了一封郵件,得知需要在給定的兩道題中二選一作答,以PPT的形式打印成冊帶至面試現(xiàn)場。
第一道題是關于注冊流程優(yōu)化的,要求就目前主流的APP注冊方式進行利弊分析,并提出優(yōu)化建議;第二道題則要求設計一款適用對象為在校學生的APP。考慮到后者更接近我的生活體驗,利于開展需求調研,我選擇了第二道。(具體方案就不細說了,大致就是一個以校園社團活動發(fā)布平臺作為切入點的產品,比我做得好的肯定有很多)
面試當天,建議準備三份【簡歷 + PPT打印稿 + 求職信】,裝入透明的那種塑料文件袋中。(為什么是三份呢?一面的時候只有一位面試官,這樣就是他拿著一份而你拿著兩份,方便隨時對照著講,而且他在面試結束后會將你的文件袋還給你;二面的時候有兩位面試官,他們拿著兩份,你手上則可以拿著一面時給面試官然后又拿回來的那一份。)
一面和二面都是單面。先說一面吧。問了問身邊的人,大家面試的內容大體上都差不多,只是在各內容上的時間分配不一樣而已。
進去后是一張桌子,我和面試官面對面地隔著桌子坐著。面試問題大致回憶如下:
請簡短地做一下自我介紹
建議大家都事先準備一個一分鐘的自我介紹,每個用詞都要再三推敲,注重突出簡歷上沒有的信息,爭取讓面試官能夠對你形成一個較為深刻的標簽化的印象
面試官對我的某段實習經歷特別感興趣,揪著問了很久,“你是怎么得到那個實習機會的”、“你在實習過程中做了哪些事情”、“你在實習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在實習過程中得到了哪些收獲”、“這段實習經歷對你投產品崗又有什么作用”,大致如此,大家可以參考著自己擬寫幾份備用答案
你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是怎么理解的?
產品經理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門檻在里面”的崗位,看上去誰都能做,其實個體間能力的相差能夠非常之大。個人覺得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此次面試的結果,建議大家看一看《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和《騰訊方法》這兩本書以加深理解。個人建議可以從這么幾個方向入手:產品經理是做啥的、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產品經理對于整個團隊的重要性、產品經理的自我完善與成長路徑、自身條件與產品經理職位需求的契合度。
挑一款自己熟悉的應用,對其進行分析評價
個人建議不要選微信、支付寶這種大眾應用,因為人們對它們過于熟悉,作答的難度大大降低。
我選的是“正點鬧鐘”這樣一款工具應用,然后從其的歷史版本迭代分析,闡明其“從實用生活工具為起點,逐漸融入社交和電商元素”的發(fā)展途徑,并指出其目前的短板和今后可能的發(fā)展方向。
對自己投遞的部門業(yè)務是否足夠了解,該部門目前在阿里的整個戰(zhàn)略布局中扮演的角色如何,其未來想象空間怎樣,你為何想要加入這一部門
這個問題對于大家的入職部門會有一定影響,但影響有多大就說不好了。
對自己未來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如何?
這個大家肯定都能說得一套一套地,唯一的問題就是在于如何說得更誠懇、更有情懷一些。
你有沒有什么問題想要問我?
對于此題,送上一個知乎鏈接:當面試官問「你有什么要問我的嗎」時,應該問什么? – 招聘
一面結束后大概十分鐘左右,收到了進入二面的通知。一個多小時后,二面開始。
二面中,二面的面試官明顯更會下套,更為在細節(jié)上做文章,不斷地牽著你的鼻子走。除此之外,還涉及到的問題如下:
說說時下互聯(lián)網(wǎng)業(yè)界的最新動態(tài),并加以自己的點評
我著重提到了O2O概念的被過分熱炒,認為目前的大部分創(chuàng)業(yè)公司其實并沒有建立起真正的競爭壁壘,其商業(yè)模式在本質上既沒有提高生產力,也沒有優(yōu)化資源配置
講述自己過往最難忘的經歷,并說說其給自己的收獲
我回憶了自己曾經一次慘烈的失敗,以及自己是如何慢慢積攢勇氣最終克服它的。
對于團隊協(xié)作的理解,以及舉例說明個人性格
這個問題看似好答,但明天的你很有可能就會覺得今天自己給的答案不好;總之,還是多準備準備,然后時常拿出來修改
一些閑聊。
最后是我的幾點建議:
1)上面每個括號中的補充說明其實就是我很認真地寫的建議啊……
2)好好準備一下寶潔八大問(可以參考下 如何回答「寶潔八大問」? – 求職),因為很多時候在你回答的過程中,面試官就會冷不丁地順勢拋給你一個;
3)潑頭冷水:當下很多投產品崗的人其實都不是真正地喜歡做產品,而是羨慕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薪資水準,但既不會技術,又嫌運營low,正巧看到“產品經理”這一職位,覺得好帥氣好拉風好高大上,于是一腔熱血涌上來立馬填報。如果你不幸中槍,那我建議你還是別來浪費面試官的時間了。
本文由 @Gavin_Li 原創(chuàng)投稿,并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編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面試通過了嗎?最終結果如何?
進入阿里后,你怎么發(fā)展的?
我
面試同樣崗位大部分問題完全不一樣。。。還是看面試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