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會員前,消費者在想什么?
“入會”按鈕背后,消費者心里只有一道算術題:留下來,比薅完就跑更劃算。最新 CBI500 大數據撕掉了一個反常識的真相——618 大促的增量,竟有 7 成來自會員貢獻;真正把他們按在品牌池子里的,不是折扣,而是質量和好評。換句話說:優(yōu)惠只是敲門磚,品質才是長期飯票。
過去幾年,服飾行業(yè)的熱鬧程度堪比春晚后臺:快時尚講究“今天上新、明天斷貨”,國貨新銳強調“設計感+性價比”,高端品牌則賣起了“生活方式”。
消費者挑衣服也越來越“挑剔”——不僅要穿得舒服,還要具備一定功能性,還得款式獨特,在朋友圈收獲幾個贊。
服飾行業(yè)卷生卷死的結果就是:一家店鋪新設計出來的款式很可能被劣質無貨源店鋪抄襲,且行業(yè)的退貨率也一直保持較高水位。
所以,高強度的競爭之下,能夠通過會員牢牢吸引自己的核心用戶,就顯得更加重要,會員體系幾乎成了服飾行業(yè)的標配。如今不管你是逛線下門店,還是刷電商旗艦店,都會看到一句話:加入會員,享專屬優(yōu)惠。
可問題是,消費者點下“入會”按鈕時,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是單純?yōu)榱恕稗堆蛎?,領取一張優(yōu)惠券后轉身離開?還是因為認同品牌的價值與風格,愿意長期留在這個圈層里?
這背后的答案,直接決定了服飾品牌的會員體系究竟是一個短期的促銷工具,還是一個長期的增長引擎。
近日,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等權威機構發(fā)布了2025年二季度“全球品牌中國線上500強榜單”(CBI500),該榜單基于2025年4月至6月淘寶天貓平臺的真實消費大數據,按季度更新并動態(tài)反應品牌創(chuàng)新發(fā)展狀況。
而其中評分維度中的“會員成交金額”剛好可以幫助我們解答上面的懸念。(除了500強排名之外,該榜單還公布了12項指標評分,這些分項評分均根據品牌在淘寶天貓平臺的真實表現計算)
PART1「反常識數據」大促節(jié)點下的品牌會員貢獻
1.1 從“賣貨節(jié)點”演變?yōu)椤捌放乒?jié)點”
首先,我們從全樣本視角出發(fā),將500個品牌的成交金額與會員成交金額進行相關性分析,可以明顯看到:2025年4-6月,即618購物節(jié)所屬季度,會員成交金額與成交金額呈現強相關。
這意味著,大促期間的交易增長并不僅僅來自一次性促銷刺激,而是與品牌的會員體系緊密掛鉤。誰的會員體系更完善,誰就能在大促的流量洪峰中捕捉并沉淀更多長期價值。
換句話說,618已經從“賣貨節(jié)點”演變?yōu)椤捌放乒?jié)點”。它不只是GMV的短期沖高,更是會員資產沉淀的最佳窗口,體現出電商大促對品牌化經營的獨特推動力。
在本次“全球品牌中國線上500強榜單”中,上榜品牌最多的行業(yè)是“運動與服飾”,數量高達141個。
因此我們聚焦“運動戶外與服飾”行業(yè),對上述兩個指標再次進行相關性分析,不出所料,服飾行業(yè)中會員成交金額與成交金額同樣呈現強相關。
這意味著,該行業(yè)大促期間的銷量提升,并不是單純依靠折扣和廣告投放堆出來的,而是與會員體系的成熟度高度相關。
服飾類消費本身就具備高頻次、快迭代的特點——消費者不僅追求實用性,還看重時尚感、個性表達和新品體驗。對于品牌來說,如果缺乏會員體系,消費者可能因為一次優(yōu)惠或某件爆款而購買,卻很難在后續(xù)留下來。
相反,那些擁有完善會員運營的服飾品牌,則能通過會員提前購、新品試穿邀請、積分換限定周邊等權益,把一次性下單轉化為持續(xù)關系。
既然我們已經清楚了會員體系對于品牌銷售,尤其是在大促節(jié)點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基于本次CBI榜單,探討“消費者加入會員的關鍵影響因素”。
1.2 “品質”才是核心基石
先上結論:對于消費者而言,“品質”是其加入品牌會員并持續(xù)購買商品的核心因素。在本次CBI500榜單的評分維度中,“質量評分”和“好評率”恰好可以量化這一點,原因在于它們是消費者對品牌及其產品滿意度與信任度的直接反饋。
接下來,我們用數據來論證這個結論。
首先,我們將141個運動戶外與服飾品牌的“質量評分”與“會員成交金額”進行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到:二者呈現強相關,并高于全樣本的相關系數(0.741)。
從消費者角度看,愿意加入會員并持續(xù)消費的人群,往往是對產品品質最敏感、也最看重體驗的一群人。
當他們獲得高質量的商品與服務反饋時,這種滿意感會進一步強化他們的黏性,轉化為更高的會員貢獻。例如,戶外運動愛好者在一次長途徒步后,若發(fā)現某品牌沖鋒衣性能出色,他們不僅會留下正面評價,更愿意在下一次活動前繼續(xù)復購甚至升級裝備。
簡而言之:當產品質量和體驗獲得持續(xù)認可,會員身份就不再是單純的優(yōu)惠通道,而是消費者表達認同、維系關系的方式。
接下來我們來看“好評率”與“會員成交金額”的相關性,同時,二者呈現強相關,且同樣高于全樣本相關系數(0.747)。
在服飾行業(yè)里,好評往往是“二次種草”的入口,高口碑能直接吸引新客轉化為會員。這說明當消費者對某服飾品牌產品好評度越高時,他們越有可能加入會員并在會員體系內持續(xù)消費。另一方面,品牌會員不僅享受專屬的權益和服務,也更容易在體驗上獲得正反饋,這種正向體驗又進一步轉化為更高的好評率。
在大促期間,這種作用被進一步放大:越高的好評率,越能幫助品牌將流量轉化為沉淀的會員資產,從而形成‘口碑—會員—品牌化’的正向循環(huán)。
作為對比,我們也將“客單價”與“會員成交金額”進行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到二者相關系數僅為0.39,相關性遠不如“質量評分”和“好評率”那樣顯著。
這說明了:消費者并不因為低價而長期停留在某個品牌的會員體系里,他們真正看重的是品牌所能提供的品質與體驗。
綜上分析,我們可以驗證我們最開始的結論:消費者之所以愿意加入會員并持續(xù)貢獻成交金額,根本原因在于對品牌“品質”的認可。
在服飾行業(yè),會員體系的底層邏輯從來不是優(yōu)惠驅動,而是品質驅動。優(yōu)惠可以帶來短期轉化,但唯有品質才能沉淀長期會員。換句話說,品質是會員體系的“發(fā)動機”,而會員體系則是品牌將品質優(yōu)勢轉化為長期資產的“變速箱”。
因此,618 等大促節(jié)點不僅是銷售的爆發(fā)期,更是品質與會員相互驗證的關鍵時刻:品質越高,會員貢獻越大;會員越多,口碑傳播越廣;最終形成正向循環(huán),推動品牌長期增長。
接下來,我們繼續(xù)聚焦運動戶外與服飾行業(yè),來探討上榜品牌是如何構建自己的會員體系的。
PART2 TOP品牌會員體系亮點
2.1 重視用戶真實體驗
“蕉下”是本次榜單中不得不提的一個品牌,其由上次榜單的第99名躍升至本次的第20名,同時位列“運動戶外與服飾”中的TOP6。而它的高速成長并不單純依賴于防曬衣等品類的爆款效應,更是有賴于一整套精細化的會員體系運營。
首先,蕉下的會員體系建立在分層成長機制之上,設置了從見習新手到戶外體驗官五個等級,消費越多、等級越高,權益越豐富。這種結構直觀而有效:它既能滿足新用戶“入會即享福利”的即時吸引,又能通過“消費—成長值—升級”的閉環(huán),激勵用戶不斷復購。
另外,蕉下的會員體系實行多觸點覆蓋(公私域結合)。在私域社群中,蕉下會日更“種草內容”、發(fā)布“秒殺預告”或組織買家秀征集,不僅強化了會員互動的頻率,也讓用戶在社群中形成了圈層歸屬感。相比單純依賴廣告投放的品牌,蕉下更注重用會員關系去承接流量,這讓其在大促節(jié)點的轉化率遠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蕉下并沒有把會員體系局限在積分和折扣層面,而是通過豐富的戶外活動與真實體驗將其深度綁定。比如,社群會定期組織城市徒步、劃船、登山等戶外活動,讓會員在真實場景中感受品牌倡導的輕量化戶外生活方式。這些戶外活動讓會員身份不再是單純的購物標簽,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共創(chuàng)體驗,從而提升了品牌黏性。
可以說,蕉下的高速成長,一大重要原因在于其構成了一條完整的會員運營鏈路,使品牌能夠在快速迭代的市場環(huán)境中持續(xù)留存用戶。正是這種將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會員資產的能力,讓蕉下從一個新銳防曬品牌,成長為戶外服飾賽道的頭部玩家。
2.2 圍繞“運動”打造“專屬感”
有一個品牌,它的綜合評分位列全榜單TOP10,會員成交金額評分位列全榜單TOP5,同時會員成交金額評分是“運動戶外與服飾”類目下的TOP1,它就是Nike。
在耐克的會員體系中,最核心的并不是折扣,而是圍繞“運動”打造的全方位體驗。會員可以通過Nike Training Club免費獲得數百種訓練課程,也能在Nike Run Club中加入跑步計劃和社群打卡;更有籃球、健身、瑜伽等線下體驗活動,幫助會員把運動真正融入日常。這讓會員身份不再是冰冷的賬戶,而是與個人成長綁定的“運動伙伴”。
除此之外,Nike非常注重在細節(jié)處增強會員的“專屬感”:首先,生日月會送出定制禮物,每年定期舉辦的“會員節(jié)”也會為用戶帶來限量周邊、專屬折扣和限時福利;第二,會員能夠搶先預覽Nike和Jordan的最新潮流鞋款,獲得抽簽資格和專屬購買權;第三,從熱門新品到限量聯名,會員都能第一時間關注發(fā)售日歷,確保自己不會錯過當季爆款。
通過這些儀式感滿滿的設計,會員更容易感受到“被品牌惦記”的特別體驗,從而增強情感黏性。
這種將“運動參與+專屬權益”結合的會員體系,成功讓Nike把消費者從一次性交易,轉化為長期關系。在這個體系里,消費者不只是買家,更是運動社群的參與者、潮流文化的見證者和品牌價值的共創(chuàng)者。
寫在最后
消費者或許會因為優(yōu)惠而點擊“入會”,但真正讓他們留下來的,卻是品牌的品質、體驗與認同感。
換句話說,消費者加入會員,未必只是為了“薅羊毛”;當他們真正認同一個品牌時,會員身份就會變成一種長期的關系契約。這正是為什么,會員體系正在成為品牌不可或缺的增長引擎,也是未來市場競爭的核心戰(zhàn)場。
而在618、雙11等大促節(jié)點,會員的價值尤為凸顯。成交金額的提升不僅依賴于大規(guī)模投放,更依賴于品牌能否把流量轉化為會員,把一次性消費轉化為長期關系。
大促的熱鬧終會消散,但從電商平臺沉淀下來的會員資產,才是驅動品牌持續(xù)增長的底座。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增長黑盒】,微信公眾號:【增長黑盒Growthbox】,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