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深度訪談
別再讓“用戶說好用”成為一句玄學口號,真正的需求往往藏在沒說出口的細節(jié)里。這篇文章把深度訪談拆成一條可復制的生產(chǎn)線:從符號互動論、常人方法論到結構主義,三套理論教你“讀心”。
深度訪談是一種直接的、一對一的訪問形式,其核心在于通過提問交流揭示用戶行為背后的動機、信念、態(tài)度和情感。例如,挖掘用戶選擇某產(chǎn)品時未明確表達的深層需求,或分析用戶行為與動機、目的之間的關聯(lián)。深度訪談可服務于多種研究目的,如了解用戶真實需求、驗證產(chǎn)品方案優(yōu)缺點等。
一、深度訪談的理論基礎與研究邏輯
1.理論基礎
深度訪談的理論基礎主要源自社會學研究中的共識:一切現(xiàn)象都涉及人所賦予的意義。在此前提下,符號互動論、常人方法論和結構主義模式三種理論流派為深度訪談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視角和方法。
- 符號互動論:聚焦人的主觀意義,強調認知和理解來源于人與社會的互動。在訪談中,需重構研究對象用以解釋世界的主觀理論,把握被研究者所賦予行動、事件和經(jīng)歷的主觀意義。
- 常人方法論:聚焦緘默知識,即人們無意識的日常做事方式。訪談中需找出用戶的這種緘默知識,理解其無意識的日常行為模式。
- 結構主義模式:聚焦文化的影響,認為人的行為受到文化、制度環(huán)境的制約。訪談中需透過表層意識,發(fā)掘深層無意識文化模式的影響,研究用戶態(tài)度的地域差異。
2. 研究邏輯
深度訪談的本質是通過提問交流揭示用戶體驗的潛在邏輯,包括挖掘用戶行為背后的動機、信念、態(tài)度和情感。其研究邏輯包括:
- 挖掘深層需求:揭示用戶選擇產(chǎn)品時未明確表達的深層需求。
- 分析行為與動機關系:探究用戶特定行為與動機、目的、態(tài)度、感受之間的相互關系。
- 服務于研究目的:如分析用戶使用產(chǎn)品的真實場景以深入了解需求、驗證產(chǎn)品初步方案等。
二、深度訪談的實施流程
1.訪前準備
- 訪談計劃制定:明確訪談目的、對象、時間、地點等。
- 用戶招募:根據(jù)研究目的招募合適的訪談對象。
- 訪談提綱設計:根據(jù)研究目的設計訪談提綱,平衡廣度與深度。
2.預訪談
- 提綱修改優(yōu)化:根據(jù)預訪談反饋修改訪談提綱。
- 訪談時長預估:確定訪談所需時間。
- 主持人熟悉內(nèi)容:讓主持人熟悉訪談內(nèi)容,確保訪談順利進行。
3.訪談執(zhí)行
- 介紹暖場:自然親切地感謝用戶參與,進行自我介紹,并簡要說明訪談目的和流程。
- 一般問題:詢問用戶的基本情況、與訪談主題相關的行為習慣等。
- 深入問題:通過追問等技巧挖掘用戶深層需求和潛在邏輯。
- 用戶回答回顧與總結:對用戶回答進行回顧和總結,確保信息準確完整。
4.訪談資料整理
- 資料整理:對訪談錄音、錄像進行整理,提取關鍵信息。
- 分析:運用分類與編碼等方法對訪談資料進行分析。
- 研究報告撰寫:根據(jù)分析結果撰寫研究報告,提出改進建議。
三、深度訪談的抽樣方式
深度訪談中的抽樣方式為理論抽樣,即動態(tài)構建樣本結構,根據(jù)研究進程中的理論建構情況選擇樣本,直至信息飽和。樣本結構在研究過程中逐漸界定,通過不斷訪談和修正理論,直至新增樣本不再提供新洞見。
四、訪談提綱設計
1. 平衡廣度與深度
- 廣度:盡量覆蓋與研究問題相關的所有方面的話題,通過梳理大綱結構來統(tǒng)領問題覆蓋面。
- 深度:聚焦個人情境,通過追問等技巧讓用戶對隱含意義或所表達的情感進行再表述。
2. 追問技巧
- 細節(jié)追問:圍繞個人情景要素進行細節(jié)追問,如時間、地點、參與人員等。
- 詳述追問:針對有價值的內(nèi)容進行詳述追問,獲取更多細節(jié)。
- 澄清追問:對于有疑問或矛盾的地方進行澄清追問,確保信息準確。
3.提問注意點
- 減少二分法提問:采用預設式提問,鼓勵用戶詳細表達。
- 驗證設計方案:讓用戶在幾個答案之間做出選擇,獲取明確反饋。
- 分階段總結和確認:總結用戶觀點,確保理解準確。
五、深度訪談技巧與原則
1.訪談原則
- 避免引導性:提問不應帶有引導性和傾向性。
- 保持價值中立:訪談員應秉持中立態(tài)度,不評價用戶觀點。
- 避免照本宣科:靈活應對各種情況,因地制宜進行追問。
- 一次只問一個問題:給用戶充分時間思考和表達。
- 控制時間節(jié)奏:確保訪談內(nèi)容全面、邏輯連貫。
- 確保主導性:訪談員在提問過程中應保持主導性。
2.訪談技巧
- 熱場技巧:通過短暫的熱場幫助用戶放松下來。
- 確保回答流暢:通過過渡銜接語言預告即將提出的問題。
- 自然的反饋:通過肢體語言和語言表達給用戶反饋,讓用戶感覺被聆聽和理解。
- 應對跑題:通過肢體或語言反饋暗示用戶,或進行總結性打斷回到主題。
- 應對受挫情緒:安撫用戶,鼓勵出聲思考以了解問題。
- 應對詢問或質疑:將問題拋回給用戶,關注其背后的原因和障礙。
- 開放性結束:在訪談結尾詢問用戶是否有其他意見、建議或補充,收集更全面的反饋信息。
六、結語
深度訪談作為一種定性研究方法,在揭示用戶體驗潛在邏輯、挖掘深層需求及驗證產(chǎn)品方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遵循科學的研究邏輯、實施流程、抽樣方式、訪談提綱設計以及訪談技巧與原則,可以確保深度訪談的質量和效果。希望本文能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面、實用的深度訪談指南,助力其在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圖文編輯:伊颯爾界面設計公司用研團隊倩華、筱沄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合作媒體 @用戶體驗大學堂 授權發(fā)布,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