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Material Design 的“極繁設計”風格?會更流行么?

0 評論 447 瀏覽 1 收藏 8 分鐘

文章探討了 Material Design 的“極繁設計”風格,從內(nèi)容全面性、信息清晰性、場景普適性三方面分析其特點,指出其本質是將復雜度從用戶側轉移到設計師側,以提升用戶體驗,并非簡單取代極簡主義設計,而是提供更豐富的設計選擇。

最近收到一個同學的問題,我覺得挺有特點,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元大,看了你公眾號發(fā)布的文章 干貨|Material Design 大更新!,想問問你,你如何看待 Material Design3 的“極繁設計”風格?是一種新的趨勢么?會代替極簡主義設計么?

其實雖然說的“極繁”設計,但我認為這是 Google 為了宣傳此次 Material Design 的一個噱頭性描述。我會從以下 3 個方面聊聊我對于“極繁”設計的看法:

PART 1 內(nèi)容的全面性

“極繁”最表面的呈現(xiàn)方式是 Material Design 從物料庫的角度來看種類更加全面、形式更加多樣、變化更加豐富:

顏色:增加了動態(tài)配色方案:

會根據(jù)不同的顏色輸入來改變 UI 界面的顏色,配色方案的多樣性大大增加;

字體:增加了 30 種字體樣式:

包括 15 種基線字體和 15 種強調(diào)字體,加大加粗了新字體的基準字重和字號;

組件:增加了 15 個 Expressive components:

使之具備更多的配置功能、形狀選項、強調(diào)文本和其他富有表現(xiàn)力的樣式;

動效:增加了運動彈簧感的新擬物效果:

彈簧效果有三種速度:默認、快速和慢速,模擬彈簧物體實際運動的物理原理,使動畫清晰可預測。

圖形:增加了 35 種新形狀和形狀變體:

使用形狀的變化可以更好地傳達交互動作、元素狀態(tài)及環(huán)境變化等信息。

這些新元素的加持使得 M3 的物料庫前所未有的龐大:

PART 2 信息的清晰性

根據(jù)交互設計中的“泰斯勒定律”(也被稱作是“復雜度守恒定律”)的說法:無論在產(chǎn)品開發(fā)環(huán)節(jié)還是在用戶與產(chǎn)品的交互環(huán)節(jié),其內(nèi)在的復雜度都有一個臨界值,到達臨界值后就不能再簡化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將固有的復雜性從一處轉移到另外一處。舉個例子:

曾經(jīng)我們使用過的電視機,在屏幕上的功能顯示極其簡單,僅僅是單個屏道的連續(xù)切換,但電視遙控器的按鈕卻多得讓你數(shù)不過來;相比之下,現(xiàn)在普遍使用的智能電視所配備遙控器按鈕只有幾個,但智能電視打開之后界面又相當復雜。用戶在使用遙控器和電視機做交互時,交互過程中總的復雜度是不變的,只能通過其他手段進行轉移,改善用戶使用時的體驗:

對應到 M3 的設計哲學,所謂的“極繁設計”,其實是 Google 將設計中的復雜度從用戶側轉移到了設計師側。用戶對于信息和操作的理解依賴于設計師對于信息的排版、布局等視覺效果的呈現(xiàn),設計師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做得越多,用戶的理解和操作成本就會越低。

比如在寫郵件的場景中,極繁設計中的“發(fā)送”按鈕更大,位于鍵盤正上方,并使用了輔助色來吸引注意力(如右圖所示);相比之下,以前的設計則是將小小的“發(fā)送”按鈕放在屏幕頂部工具欄,與附加文件等其他功能并排(如左圖所示)。

Google 通過大量的用戶實驗證明,在表達性設計中,用戶眼睛看到右圖中的發(fā)送按鈕的速度要快四倍:

因此你也可以理解為:所謂的“極繁設計”,依舊遵循著“極簡設計”的底層方法論,即:

以用戶為根本

在增加任何元素樣式的變化之前都要考慮到設計對于用戶操作的影響,讓設計更好地引導和幫助用戶完成操作。

形式追隨功能

復雜的形狀變化也需要有道理、有依據(jù),對于功能的呈現(xiàn)起到突出強調(diào)的作用,而非喧賓奪主。

PART 3 場景的普適性

同時 M3 的很多設計樣式也在 Google 的無障礙設計(Accessibility)和自適應設計(Adaptive design)的兩大專題中,以此來適應更多不同類型、不同使用習慣的用戶在不同設備端和場景中使用產(chǎn)品,將細節(jié)做到極致。

在實際的應用層面上,Google 也做了妥協(xié):即并沒有嚴格限制所有的產(chǎn)品都必須使用 M3 Expressive 的設計風格 —— Google 這次的升級實際上也是準備了兩套方案:

  • 一套是M3 Baseline,增加了基礎組件、更新了色板等內(nèi)容,但交互形式上保持 M2 的風格,屬于相對基礎、克制的版本;
  • 一套是M3 Expressive,即從設計風格、色彩應用、字體排版、交互動效、圖形變體等多個方面增加了設計語言的情感化表達,屬于相對高級、活躍的版本。

因此對于安卓平臺的產(chǎn)品來說,可以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功能的設計表現(xiàn)形式。另外,作為設計師,設計系統(tǒng)和組件設計是值得每一位設計師都深入研究的課題。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作者【元堯】,微信公眾號:【長弓小子】,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