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大女主,無懼演媽

0 評論 623 瀏覽 1 收藏 17 分鐘

短劇市場風起云涌,趙佳憑借短劇《引她入室》一戰(zhàn)成名,成為短劇大女主的代表人物。本文深入剖析短劇造星的獨特優(yōu)勢,以及趙佳如何在短劇領域大放異彩,展現短劇演員明星化的趨勢和短劇行業(yè)的發(fā)展?jié)摿Α?/p>

“太好了!是大女主趙佳,我們有救了”

“紅裙一穿,復仇女神降臨”

……

5月底,《引她入室》女主趙佳的新劇《破曉》一經預熱,就得到粉絲與路人的熱烈響應,再次印證了短劇演員明星化的趨勢。

幾乎同時,在綜藝《無限超越班》中,短劇演員李沐宸、柯淳都表現出對長劇邀約興趣不高,被不少人斥為目光短淺。這些人卻并未深想,我們能知道李沐宸、柯淳的名字,能看到他們的新聞推送,本身就是短劇造星的一種證明。

事實上,短劇造星的兩個優(yōu)勢,正越來越凸顯出來。

首先,短劇演員賽道分明,更易形成“扛劇”效應。以趙佳為例,她在短國不算高產,大女主形象卻深入人心。從《引她入室》的反殺主婦,到《破曉》中的高智媽媽,短國觀眾口中的“趙佳媽媽”“復仇賽道的神”,是一部部口碑爆款累積出來的。頭部短劇演員本身就是一種內容標簽,讓觀眾可以放心“看人選劇”。

其次,短劇造星也早不是“靠天吃飯”,許多頭部演員和頭部廠牌間都存在綁定。趙佳自2022年起便簽約了如今的“國內精品短劇第一廠牌”聽花島??梢哉f,她的大女主戲路正是與聽花島的諸多女頻爆款互相成就的。短劇周期短、注重人物塑造、以用戶為導向的種種特性,讓其在塑造演員上更加精準。

有時真覺得短劇挺領先的,像是跳出了舊框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決方案。內娛糾結了多年的女演員人到中年“演媽”問題,到短劇這里直接青春少艾從“媽”演起。而“演媽”還只是表象,內里則是聽花島這樣新一代短劇廠牌對“大女主”更自信也更自洽的表達。

高智青衣臉,短劇里開花

趙佳,北電科班出身。2021年參演電視劇《法醫(yī)秦明之無聲的證詞》出道,2023年起轉戰(zhàn)短劇,2024年憑借“短劇美學天花板”《引她入室》一躍擁有姓名。

在《引她入室》中,趙佳飾演遭遇背叛而覺醒的主婦鄭萋。在領悟到“我的敵人從來不是另外一個女人,而是我的枕邊人”后,她聯(lián)合保姆設局反殺,一套操作盡顯女性的決絕與縝密。

自此,趙佳便成為了短劇大女主的一張代表性面孔。這一點在她接到的品牌短劇與橫屏短劇合作中貫穿,也由聽花島的新作不斷加固:

《莊璃傳》中,她是為母則剛、在逆境中奮起的莊璃;《去有你的地方》系列里,她是勇敢從婚姻中出走、大搞事業(yè)的阮嫆/楚嫆;今年的開春爆款《此生更如意》中,她是被迫重開換嫁、卻仍能憑智慧與勇氣經營好這一世的柳如意,展現出古偶女主少有的主體性。

相比短劇霸總,短劇捧紅的女演員不多,趙佳絕對要算一個。短劇為她帶來了知名度、商業(yè)價值,甚至諸多演員獎項。主觀的個人資質毋庸置疑,但硬糖君更想談談客觀因素——這也正是短劇發(fā)展、造星的一個縮影。

一方面,趙佳踩中了短劇市場大浪淘沙的2024年。這一年,免費模式席卷,令短劇用戶規(guī)模直逼6億。特別是,一批能夠在網絡上制造聲量的傳統(tǒng)劇集觀眾涌入,精品短劇如《引她入室》,因此能獲得商業(yè)收益之外的更多口碑加成。

另一方面,短劇主角人設更加新鮮豐富,形成了與長劇的差異化,滿足了多元的、變化的觀眾審美需求。

當下內娛流量花多是具有親和力的“甜妹”、“普女”。同時,在IP普遍魔改、播劇必遭審判的情況下,長劇女主人設也受到諸多限制,總是多一份道德包袱、少許多獨立自主。

而短劇這邊從不恥于展現女主的野心欲望、心機手腕,而是肯定其中的生命力,帶給觀眾更極致的大女主想象。別說什么“雙潔”了,短劇女主里大把離婚或者重生的人妻、媽媽。因而在甜妹之外,清冷鹽系、港風嫵媚的女演員也能獲得更多機會,而不是只能演惡毒女配或清醒閨蜜。

藝恩《2025短劇用戶內容消費洞察》

既能揮刀向渣男,也能與差十歲的王道鐵上演熟男熟女拉扯的趙佳,無疑就屬于甜妹之外的女演員譜系??上攵@樣一名新人如果進入主流內娛,多半只能在配角位置上慢慢熬資歷。

但趙佳趕上了短劇的好時候。聽花島光影考究、美學上參考韓劇的《引她入室》一下就把趙佳這張大氣青衣臉的質感挖掘出來,放大了其成熟高智的特性,也為觀眾帶來另一種大女主體驗。

短劇大女主,從妻子到媽媽

《破曉》同樣由聽花島出品,5月31日在抖音、愛奇藝、B站等平臺首發(fā)上線,講述了一個集懸疑、反轉、親情、救贖于一體的故事。

與《引她入室》時隔不到一年,《破曉》有許多call back——同樣的導演楊科南,同樣的雙女主趙佳&郭亭亭,同樣的女性懸疑概念,同時也有顯而易見的創(chuàng)新升級。

首先,在女性x懸疑的配比方面,《引她入室》更偏女性,而《破曉》更偏懸疑。

《引她入室》更像《夫妻的世界》這類家庭懸疑劇,令人心驚的并非真正的兇殺,而是平靜水面下的人性幽暗?!镀茣浴穭t類似《誤殺》,是真有兇案發(fā)生,其后的一系列智斗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斷給觀眾燒腦與反轉的體驗。

這種區(qū)別充分體現在劇集的視覺包裝上?!兑胧摇返墓适略O置在都市豪門,突出一個打臉爽感,《破曉》則將背景挪到了亞熱帶地區(qū),強調潮濕壓抑的懸疑氛圍,也便于引入食人魚塘、詭異佛龕等奇觀元素。

更重要的是,《破曉》在敘事上嘗試了更多懸疑類型片的手法。比如懸念設置。明面上一直有脫罪一事貫穿,令觀眾始終為主角的命運揪心。暗里又拋出許多細節(jié),為臨近結局的最大反轉進行鋪墊。

又如敘述詭計。女主甘雅既是家庭主婦又是偵探圖書編輯,為了脫罪撰寫了一個有真有假的復仇雙殺故事,在劇中一度誤導警方調查,在劇外也起到了迷惑觀眾的作用。

進一步看,在探討女性處境方面,《引她入室》更強調主角作為“妻”的愛恨糾葛,《破曉》則更強調主角作為“母”的堅定守護。

《引她入室》的核心人物關系是丈夫與妻子、正妻與情人,探討話題多為女性在婚戀中遭遇的不公。而《破曉》更加專注親情話題:母女天然同盟不離不棄,兩個母親因共情而結為好友……尤其,這次女主智斗的敵手也并非渣男老公,而是因溺愛兒子而做出種種惡行的公婆。

如此,兩部劇的情感基調也有所不同?!兑胧摇返某霭l(fā)點是因愛生恨的復仇、奪回被偷走的人生,給觀眾帶來更多的是“嘴替”與宣泄。

《破曉》的出發(fā)點則是愛與守護——母女互相都秉承著“愛是常覺虧欠”,愿意為彼此犧牲。女主甘雅關懷身為單親媽媽、同時也是辦案女警的蘇芮,善因最終得到善果。這一切給觀眾帶來的是更加值得回味的感動。

大女主短劇這種情感表達的變化值得矚目。懸疑短劇不好拍,《破曉》從情感入手,為后續(xù)解題提供了可行思路。

母女關系也是近年的創(chuàng)作重點,長劇《苦盡柑來遇見你》《雁回時》中的母女關系都引發(fā)熱議。而《破曉》抓住這一點,再次體現出聽花島的敏銳嗅覺與化用功力。

2024年12月5日,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jié)目管理司司長馮勝勇發(fā)表講話,提出微短劇創(chuàng)作要加快實現從“表達情緒→表達情感→表達情懷”的迭代升級。從《家里家外》到《破曉》,聽花島顯然已經走在這條路上。

廠牌突圍戰(zhàn),貴精不貴多

《破曉》不僅令趙佳又多了一部口碑之作,對于短劇行業(yè),這也是一次關鍵的類型探索:懸疑劇既考驗創(chuàng)作功力,又能探討社會人性;既能引發(fā)討論,又能留下口碑;這都與短劇目前的一些刻板標簽相左,正是短劇精品化的可行方向之一。

而無論是《破曉》還是趙佳的背后,都站著“短國大廠”聽花島。從去年的《夜色將明》《引她入室》,到今年的《正義之刃》《破曉》,精品懸疑是聽花島的核心產品賽道,大眾已有充分認知。趙佳代表的則是聽花島的經紀業(yè)務,很多人尚未窺全貌。

聽花島爆款多,自然在捧人方面也成果顯著:聽花島捧紅的簽約演員除了趙佳,還有王道鐵、曾輝、鄧靈樞等。外部演員劉念、何聰睿也因出演聽花島的《請君入我懷》成為人氣CP,接到了大IP《成何體統(tǒng)》的短劇版。兩人的三搭也火速提上日程,與《請君入我懷》原班人馬合作的現代戲《念念有詞》未播先火。

劉念、何聰睿去聽花島掃樓

就像內娛人人想拍正午陽光的戲,對于短劇演員來說,聽花島也形成了這樣的廠牌向心力。

畢竟,在紅果短劇上,“追劇人數”超過300w的短劇約42部,其中聽花島就占到了10部。產量不高但爆款命中率極高,誰不想成為那個一擊即中的幸運兒呢。

那么,聽花島是如何實現這種“貴精不貴多”的?首先是自有班底,指哪打哪。

聽花島是一家“全鏈條短劇工廠”,從編劇、導演、制片、后期、營銷以及部分演員,都是獨家簽約模式。這便能解釋為何聽花島短劇質感如此穩(wěn)定——熟人班底能夠減少磨合成本,超出行業(yè)的品質追求也更能在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落地。

事實上,這也正是許多長劇廠牌穩(wěn)定出品的奧秘,包括但不限于正午陽光、五元文化,于正的歡娛、郭靖宇的長信。比照長劇廠牌模式,聽花島的追求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攝制環(huán)節(jié)如此,聽花島的造型指導也是自有的,會基于對項目的了解做造型,既能輔助故事人物,也能為演員揚長避短,這在卷速度的短劇行業(yè)何其珍貴。

有這樣的基礎搭建,聽花島卻并未停留在成熟戲班量產作品,而是精益求精、敢于探索。聽花島每年都會有20%~30%的項目是以推動行業(yè)發(fā)展、提升短劇格局為目的,商業(yè)考量反而是其次。

這包括類型上的探索。懸疑類型之內,聽花島今年推出了男性主角的動作懸疑劇《正義之刃》和懸疑配比更重的《破曉》;懸疑類型之外,聽花島在主旋律、年代劇方面也多有嘗試。

也有制作上精益求精。簽約導演楊科南的成長就是明證。從去年《引她入室》探索豎屏美學,到今年《家里家外》嘗試生活流敘事,懷著對短劇的熱愛與信心,楊科南一直致力于自己卷自己。

如今的《破曉》也不例外,該劇在西雙版納取景拍攝,采用了電影級別的光影與鏡頭設計:多用特寫抓敘事張力,多用近景抓人物狀態(tài),變豎屏為優(yōu)勢,拉近觀眾與人物的心理距離。更重要的是,在該劇中,構圖與運鏡不再重點為美服務,而是為了呈現風格與輔助敘事。

2025年,短劇隨著進一步爆發(fā),也進一步迎來變局:頭部爆款產生虹吸效應,短劇靠“量”但更要開始拼“質”;短劇演員明星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與其制衡不如順應共舞;免費模式席卷,平臺話語權不斷提升,投流方、制作方都面臨著立身或是轉型的挑戰(zhàn)。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娛樂硬糖】,微信公眾號:【娛樂硬糖】,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