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汪小菲被封了,該總結他們對社交媒體的利用套路了
“張?zhí)m汪小菲社交媒體風云,流量變現(xiàn)終章與啟示?!?在社交媒體對商業(yè)影響深遠的當下,張?zhí)m、汪小菲母子如何利用社交媒體積累資本?他們的哪些行為引發(fā)爭議并導致被封?這對其他創(chuàng)作者和社交媒體平臺又有何警示與影響?
張?zhí)m、汪小菲母子的賬號已經被抖音平臺被永久封禁;我相信,在其他平臺,就算他們不遭遇同樣的命運,恐怕也會遭遇限流,從而徹底失去“頂流網紅”的地位。這也給他們長達十多年操縱社交媒體、利用流量牟利的歷程,劃上了一個句號。這對飽受爭議的母子的網紅生涯,終于到了“蓋棺論定”的時候。
根據(jù)我的觀察,張?zhí)m、汪小菲母子,是最早產生“流量變現(xiàn)”意識,有組織、有計劃地利用社交媒體積累商業(yè)資本的傳統(tǒng)行業(yè)企業(yè)家之一。早在十多年前,汪小菲和大S結婚,就成為了新浪微博的“世紀事件”,其高調程度堪比當年查爾斯王子與戴安娜王妃的大婚。搜狐的張朝陽因為“擅自”發(fā)布婚禮現(xiàn)場的圖片,被指責侵犯了“獨家媒體報道權”,還引發(fā)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爭吵。在婚禮前后,張?zhí)m頻繁接受媒體訪談,保持了極高的曝光率,反而是身為藝人的大S不太習慣這種社交媒體驅動的曝光模式。
很多人以為,大S無非是又一位“嫁入豪門”的女明星??墒鞘聦嵑芸熳C明,張?zhí)m母子通過大S獲得的直接和間接利益,超過了后者從前者得到的利益。如果不是有“大S的老公和婆婆”身份加持,這對母子不可能在賣掉俏江南之后,仍然長期盤踞社交媒體頂流,并且在短視頻時代混得風生水起。汪小菲與大S離婚、打官司,非但沒有影響前者的人氣,反而提供了更多的話題。很多網友都總結過張?zhí)m母子在直播和短視頻當中“消費”大S、對其冷嘲熱諷的案例,在此毋庸贅述。
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準確統(tǒng)計張?zhí)m母子通過炒作與大S的關系,獲得了多少流量,這些流量又轉換成了多少商業(yè)價值。只需要舉出一個小小的案例:2月6日,張?zhí)m在抖音的最后一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shù)930萬、新增粉絲10萬、GMV超過100萬。如果沒有被平臺掐斷,這場直播的人氣可能還會增長一倍以上。實際上,在被抖音永久封禁之前,張?zhí)m的“俏生活”已經成為一個冉冉升起的電商MCN。至于“麻六記”的線下生意,當然也得到了互聯(lián)網流量的巨大加持,這就更加難以量化了。
雖然張?zhí)m母子對大S的“消費”態(tài)度令人不齒,但是不可否認,他們早早參透了在互聯(lián)網時代做生意的精髓:流量即價值、流量即資本,傳統(tǒng)資本必須與流量結合,發(fā)揮“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在2025年,幾乎所有人都接受了上述觀念;可是在2011年,這種觀念還是相當新鮮的。尤其是在俏江南上市失敗、出售控股權之后,假如沒有此前積累的社交媒體流量,張?zhí)m母子恐怕最多只能關起門來做富家翁,早已從茫茫商海銷聲匿跡了。
與上面那條精髓同樣重要的第二條精髓是:流量要盡量掌握在自己手里,企業(yè)家要放下身段吸引流量、直面用戶。這一點在十多年前就更超前了,當時但凡有點知名度的企業(yè)家都不會樂意做“戲子”;流行的思路是透過專業(yè)媒體等第三方與終端用戶接觸。對于張?zhí)m母子而言,當時有一個順理成章的思路,就是讓大S頂在前臺作為“流量擔當”,自己只負責搭臺子、出主意。
為什么沒有那么做呢?
首先,張?zhí)m母子從一開始就不太信任大S,站在事后諸葛亮的角度,這一點應該很清楚了。其次,有些微博網友總結的好:大S是電視時代的藝人,雖然站在舞臺上,但并不是直面觀眾,而是隔著電視臺、娛樂媒體面對觀眾;在本質上,大S與終端用戶溝通的方式,與傳統(tǒng)企業(yè)家更接近。而張?zhí)m母子天生就是社交媒體的寵兒,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逐漸掌握了操控用戶心智乃至引導平臺熱搜的技巧。因此,在社交媒體上,張?zhí)m母子從頭到尾維持著對大S的“話語權碾壓”,在離婚之后更是如此。在正常情況下,如果是大S本人出現(xiàn)在直播間,其效果幾乎肯定不會比張?zhí)m更好。
附帶說一句,企業(yè)家與明星或網紅的結合,在中國并不罕見(名字我就不點了)。在理論上,應該是企業(yè)家的資本與明星網紅的流量結合,產生協(xié)同效應;可是在實踐中,這樣的成功案例寥寥無幾。究其背后的原因,要么是企業(yè)家本人缺乏這樣的意識或意愿,要么是明星缺乏經營社交媒體的能力或精力。我還想補充一句:在社交媒體充分發(fā)展的2020年代,每個人都是演員,企業(yè)家自己就是最大的流量;只要他們愿意下場,完全沒有必要讓明星充當流量擔當。雷軍、周鴻祎等互聯(lián)網企業(yè)家的表現(xiàn),毫無疑問地證明了這一點。
然而,張?zhí)m母子雖然是企業(yè)家流量經營策略的先行者,卻存在一個重大軟肋:相比起頂尖企業(yè)家,他們的話題性明顯不足。在俏江南被出售、麻六記不溫不火的情況下,張?zhí)m母子的“自然流量”天然遜于那些真正的頭部企業(yè)家——至少沒有人會認為他們跟雷軍、周鴻祎或何小鵬處于同一檔次。因此,他們必須變本加厲地“消費”大S,借助娛樂圈的巨大流量撬動自己的杠桿。網友總結的張?zhí)m母子與大S的“纏斗”歷程,恐怕只有極少數(shù)是真正的家務事,大多數(shù)都是生意(我指的是前者的生意)。關于大S的任何話題都很容易登上微博和抖音熱搜,這種待遇是一般企業(yè)家很難想象的!
純粹站在技術角度看,張?zhí)m母子的話題操控水平很高,隨著時間推移呈現(xiàn)爐火純青的狀態(tài),從而進一步擴大了自身的流量盤子:
- 通過營造自己在婚姻中“無錯”“被綠了還履行業(yè)務”的人設,吸引男性用戶和家庭觀念較強的女性用戶的支持。
- 通過打“愛國牌”,指責小S“臺獨”,大S的臺灣藝人朋友“不愛國”,以及大S嫁給韓國人這一行為,吸引帶有樸素愛國情緒的用戶的支持。
- 通過各種擦邊球,以及“蕩婦羞辱”(本質上是造黃謠)等大尺度言論,吸引某些有窺私癖、喜歡擦邊球內容的用戶的支持。
這一連串的組合拳,究竟有沒有詳細的臺本,還是主要依靠張?zhí)m母子即興發(fā)揮?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把社交媒體尤其是短視頻平臺的流量生意玩明白了。
最近三年,傳統(tǒng)行業(yè)尤其是餐飲業(yè)哀鴻遍野,企業(yè)家紛紛想轉型做直播、做視頻,苦于不得其門而入。張?zhí)m母子則抱到了一棵價值極高的搖錢樹,如果不是大S猝逝于日本,這棵搖錢樹應該還能繼續(xù)搖上很多、很多年。
事實上,在大S逝世之初,張?zhí)m母子對其進行“最終消費”、榨干“剩余價值”的過程,算得上相當成功了!汪小菲到處發(fā)“老婆我對不起你”,第一時間趕赴臺灣并拍攝自己跪在雨中的視頻,在當時都算是加分項。社交媒體明顯呈現(xiàn)割裂態(tài)勢,沒有一邊倒地責備汪小菲,某些平臺甚至責備具俊曄多一些。假設張?zhí)m母子稍微低調一點,不要作妖,完全有可能把公眾的怨恨全部導向大S的家人以及具俊曄,自己作為“悲痛的遺屬”繼續(xù)享受流量紅利。
為什么他們搞砸了呢?
還是因為過于高調,太想吃這波突發(fā)流量,貪心不足蛇吞象。具體而言,有三件事情是非常錯誤的:
- 汪小菲自稱出錢包機送大S骨灰盒返臺,被揭穿之后仍不改口,形同造謠,構成了被平臺封禁的直接導火線之一。
- 張?zhí)m過早開直播“消費”大S去世一事,在直播間對逝者缺乏尊重,引發(fā)輿論塌臺,直播也被掐斷,構成了被平臺封禁的直接導火線之二。
- 張?zhí)m母子在抖音操控話題的動作過于明顯,被網友抓了無數(shù)現(xiàn)行,由此引發(fā)對此前行為的總清算,構成了被平臺封禁的直接盜火線之三。
此時此刻,被永久封禁的張?zhí)m母子恐怕在哀嘆:如果少貪心一點,哪怕稍微收斂一點,讓人看到哀悼的誠意,恐怕這波就能“上大分”而不是被封了。然而,從他們過去多年的表現(xiàn)看,“玩火者必自焚”,“瓦罐難離井上破”,出事是遲早的事。就算不是這次,今后某一天也難逃觸犯眾怒引發(fā)的總清算。
前面說過,當初汪小菲和大S的婚禮,在社交媒體的熱度堪比多年前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的婚禮。英國王室在戴安娜猝逝后,一開始的表現(xiàn)也難孚眾望,甚至引發(fā)了英國民眾“廢除君主制”的呼聲;此后,王室當機立斷,給予了戴安娜最高規(guī)格的哀悼,硬生生地把自己之前丟掉的分拿了回來。雖然這兩起事件的具體背景并不相同,但老牌王室畢竟是王室,餐飲起家的土豪畢竟是土豪。且不討論它們的道德品質,在應對事務的實際手段上,兩者何啻于天壤之別!
至于張?zhí)m母子被封一事,會不會引發(fā)大家對抖音、微博等平臺的不信任情緒,乃至為他們制造更大的監(jiān)管壓力,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對于具備“社會動員力”的頭部社交媒體平臺而言,每出現(xiàn)一次這樣的爭議事件,就意味著自己的隱性束縛又多了一層,而這種束縛又不可避免地會傳導到所有創(chuàng)作者(尤其是那些以操縱熱門話題博眼球為核心競爭力的創(chuàng)作者)頭上。這個影響將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我們只有靜觀其變。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互聯(lián)網怪盜團】,微信公眾號:【互聯(lián)網怪盜團】,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