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網(wǎng)站設計系列(3)——商詳頁改版設計的復盤思考

29 評論 29335 瀏覽 211 收藏 20 分鐘

前段時間筆者主導了網(wǎng)站 wap 端的商詳頁改版設計,這次終于騰出時間來好好分析總結(jié)下。雖然從這個項目中能夠獲得的經(jīng)驗遠遠低于我的預期,但這個小項目多少也融入了筆者很多思考,當然其中有很多不足,在這里一并分享給大家,相互學習。

本文會從以下四個方面分別闡述:

  • Part1:項目背景
  • Part2:項目目標
  • Part3:目前現(xiàn)狀&解決方案
  • Part4:遇到的坑

Part1:項目背景

商詳頁改版設計項目是運營同學發(fā)起的,發(fā)起原因大致有以下三點,分述如下:

  • 商詳頁整體設計感差,樣式排版混亂
  • 商詳頁蹦失率太高,轉(zhuǎn)化低
  • 目前只有“加入購物車”流程,希望增加“立即購買”流程,給用戶更多選擇

Part2:項目目標

運營同學希望通過本次改版優(yōu)化,達到以下兩個目標:

  • 全面修改商詳頁設計風格,提升整體設計感,提升視覺層面的用戶體驗
  • 借此優(yōu)化商詳頁頁面加載性能,降低蹦失率,提高轉(zhuǎn)化

Part3:目前現(xiàn)狀&解決方案

經(jīng)過筆者分析,目前商詳頁存在的問題諸多,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并針對每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分述如下:

1、頂部banner和輪播指示器

商詳頁決定著用戶是否愿意將商品加入購物車,以及在多長時間內(nèi)做出加車購買決策。

由于受限于手機屏幕尺寸,一屏內(nèi)能呈現(xiàn)的內(nèi)容極其有限,頂部banner的展示占據(jù)了較大問題。banner的展示我相信運營有自己的考慮,更多是希望在商詳頁向其他頁面(如活動頁、專題頁)引流。

可是有沒有想過,商詳頁最重要的任務在于讓用戶盡快加車,提高“商詳頁的轉(zhuǎn)化”,把用戶引流到其他頁面去,我實在無法理解這是為什么。

另外,就是輪播指示器目前是放在圖片之上的,這個也是要占空間的。

如圖:

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我做了如下優(yōu)化。

解決方案:

  1. 建議直接去掉banner;或者對商品類型進行分類管理,針對不同類型的商品進行差異化運營——比如熱賣sku不加banner,銷量平平的sku可以加banner(不一定對,我只是隨便舉個栗子);
  2. 將輪播指示器放到圖片上去,節(jié)省空間。

優(yōu)化草圖:

2、銷售屬性(主要指尺寸和顏色兩種屬性)

目前尺寸和顏色兩種屬性的選擇都采用的是「下拉列表式」的設計方式,我能想到的弊端在于:

  1. 展示不直觀,用戶選擇屬性需要操作兩步:點擊下拉列表——選中屬性,當需要切換屬性時,又要重復操作兩個步驟,反復如此,操作成本實在太大;
  2. 不符合移動端的用戶操作習慣,用戶在移動端操作更喜歡「標簽式」or「點選式」的設計。

如圖:

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優(yōu)化。

解決方案:

針對這個問題,我采用了直觀清晰的平鋪的「點選式」設計方案,即將尺寸和顏色屬性設計成按鈕,全部一 一平鋪展示出來,清晰可見,點擊即選中,一方面更符合用戶操作習慣,改善了用戶體驗,同時也符合「所見即所得」的設計原則。

優(yōu)化草圖:

3、標簽位置

目前由于各種促銷活動、商品本身屬性和類型等各種原因,會將商品在商詳頁打上各種標簽,以示說明。對于庫存標、熱銷標和促銷時間標等更是起到一個反饋商品熱銷情況,引導用戶快快下單的效果。

但是由于未形成比較規(guī)范的標準,這些標很可能放置位置不是固定的,而且我們是跨境電商,有很多幣種,遇到某個幣種導致價格太長,就不得不折行顯示了。所以常常導致“今天放在這個位置,明天就放到那個位置了”的位置。整體是混亂的。

如圖:

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優(yōu)化。

解決方案:

  1. 對于促銷標,只能放到價格這一行(位于價格后面);
  2. 對于促銷時間標,放到價格下方,并與“免郵標”放到同一行。

優(yōu)化草圖:

4、商品增減控件

商品增減控件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樣式丑,控件樣式大,占空間;一個是當商品數(shù)量為1時,「-」控件沒有做類似置灰這樣的處理,導致用戶常常點擊卻沒反應。這是明顯違反「實時反饋交互效果」原則的。

如圖:

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優(yōu)化。

解決方案:

  1. 優(yōu)化控件大小和樣式,看起來更協(xié)調(diào)
  2. 因為商品數(shù)量最小極限值是1,不允許選擇0。所以當數(shù)量為1時,必須做相應處理,提示用戶不可以點擊「-」刪減商品。我采用的是置灰「-」控件的方案。據(jù)筆者觀察,大部分電商平臺都是這樣處理的,不過筆者也曾見過直接隱藏「-」的做法。

優(yōu)化草圖:

5、立即購買按鈕

目前只有“加入購物車”按鈕,沒有“立即購買”按鈕。尤其體驗爛的地方在于,商品加入購物車沒有任何提示與反饋,用戶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成功加入了商品。

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優(yōu)化。

解決方案:

  1. 增加“立即購買”按鈕,給用戶提供雙重選擇。對于購買意向特別強,買完即走的用戶,可能更傾向于直接點擊“立即購買”,快速跳轉(zhuǎn)購物車頁面完成下單行為;而對于購買意向不是很強烈,或買了還想買的用戶而言,他們其實并不希望加入一個商品就立即跳轉(zhuǎn)到購物車頁面,這樣如果他們還要瀏覽購買其他商品的話,必須得返回原頁面或其他頁面,增加操作成本,體驗并不好。
  2. 就“加入購物車”這一步驟,我增加了實時反饋的交互效果——即加入購物車的同時,頁面快速拉到頂部,mini購物車下拉展示剛才加入的商品流卡片信息,停留 5 秒后自動收起,同時該卡片上突出強調(diào)展示“查看購物車”按鈕,這一設計細節(jié)也是為了引導一部分用戶進入購物車,以最短時間完成下單,卻又不想“立即購買”流程一樣顯得強硬和突兀,更加如何用戶心理預期。

功能草圖:

6、立即購買按鈕、加車按鈕、收藏按鈕、活動按鈕的權(quán)重設計

首先咱們先說加車按鈕、收藏按鈕和活動按鈕,因為這是目前已經(jīng)有的三個按鈕。從我對業(yè)務的理解來看,加車按鈕的優(yōu)先級應該是最高的,其次是收藏按鈕,最后才是活動按鈕。

可是從目前的處理方式來看,表現(xiàn)為“活動按鈕>加車按鈕>收藏按鈕”的優(yōu)先級順序。原因如下:

  1. 活動按鈕雖然用的是邊框按鈕,面積卻最大,站了整個屏幕寬度;
  2. 加車按鈕與收藏按鈕放在同一行,但加車按鈕是放在左邊的。根據(jù)用戶操作習慣,加車按鈕應該放在右邊吧。當然,這個我沒有確切依據(jù),不知道老外是不是跟我們一樣的使用習慣。

除此之外,新增的“立即購買”按鈕優(yōu)先級應該最高。

如圖:

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我做了如下優(yōu)化。

解決方案:

  1. 立即購買按鈕權(quán)重最大,優(yōu)先級最高,所以放在第一位,用網(wǎng)站主色調(diào)玫紅色,重點突出
  2. 加入購物車優(yōu)先級略低于立即購買,但是也很高,所以放在緊靠著立即購買按鈕的下方,用邊框+玫紅色
  3. 收藏按鈕與活動按鈕優(yōu)先級差不多,并低于上兩個按鈕,所以用了小按鈕,并將按鈕和字體顏色均弱化

優(yōu)化草圖:

7、第三方社會化分享平臺icon

網(wǎng)站的按鈕和 icon 樣式基本都是圓角的,這些第三方平臺的 icon 卻用的是正方形,我是真覺得丑——沒有修改依據(jù),真的是單純的覺得丑,又顯得突兀。

如圖:

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優(yōu)化。

解決方案:

讓前端修改了樣式,改成了圓形icon——第三方平臺的 icon 樣式都可以改,但是沒法按照我們的想法隨意調(diào)整 icon 之間的間距。

優(yōu)化草圖:

8、商品描述、尺碼表和模特信息等內(nèi)容的展示方式

目前這三部分內(nèi)容采用的是類似 Tab 式的切換方式,跟 web 端的方式一模一樣。個人也是覺得不符合用戶習慣的。有兩個理由:

  1. 當用戶瀏覽商品描述時,看完這部分內(nèi)容如果還要看尺碼表或模特信息,他還需要往上拉動頁面;
  2. 可擴展性差。模特信息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說有的商品有模特信息,有的商品是沒有的。當沒有模特信息時,那么這一塊就是缺失的,大大降低了頁面視覺體驗;當需要增加內(nèi)容時,這塊是完全沒法擴展的,不可能做成左右滑動展示的標簽。所以你可以看到同屬于一個層級的“評論”只能設計成列表式的了。

如圖:

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我做了如下優(yōu)化。

解決方案:

全部用類似 App 端的列表式方式,與“評論”統(tǒng)一起來。預期目的是為了優(yōu)化展示方式,使之更符合用戶操作習慣;可擴展性強。

優(yōu)化草圖:

9、推薦商品模塊

這一塊沒啥好說的,主要有一個問題是,關(guān)聯(lián)推薦跟上面的內(nèi)容不是同一個層級的,它是一個單獨的模塊,但是卻在設計上沒有做任何區(qū)分。

如圖:

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優(yōu)化。

解決方案:

將關(guān)聯(lián)推薦單獨作為一個模塊展示,與上面的內(nèi)容進行明確區(qū)分。

優(yōu)化草圖:

Part4:遇到的坑

坑1

首先在這里要感謝一下運營同學,提供的一些切切實實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在這里表示感謝。這也是以上解決方案的一大重要思路源泉。

但是,由于我司的運營同學權(quán)力實在太大了,對產(chǎn)品設計細節(jié)干涉太多,而我勸說無果,最終慘敗。

比如顏色屬性這塊內(nèi)容。

本來我的設計方案是這樣的:

但是,運營同學非要照著其他網(wǎng)站來,將顏色屬性設計成縮略圖的形式。于是,我調(diào)整了一下,變成了運營想要的。

然后,運營同學又跟我說:偉哥啊,手機屏幕太小了,一屏展示的內(nèi)容不夠,要拉到第2屏才能看到加車按鈕這些,由于咱們有的 sku 屬性比較多,要不你一行再多放一個顏色吧。

我問:為什么?

 

她說:能多放一個是一個嘛。

我說:要是屬性太多,可以優(yōu)先默認展示幾個屬性,多余的折疊起來,點擊更多再展開就好了。

 

她說:不行,要全部展示出來。

嗯,好。你說了算。你開心就好。

于是,最后變成了這個鬼樣子。

坑2

因為公司基本上不做數(shù)據(jù)埋點,也沒幾個人有埋點的意識。我曾經(jīng)很多次推動要做數(shù)據(jù)埋點,然而人微言輕,相關(guān)合作方根本不把我的話放在眼里,覺得這個一點都不重要。

當然,或許只是因為能力有限,真的不會做吧。

很顯然,這個改版項目必然也是沒做埋點的。因此,改版效果到底好不好,我也不知道(攤手無奈.TPG)

說在最后

說了這么多,其實這些優(yōu)化的方案沒有一點是有足夠的數(shù)據(jù),或者用戶反饋,或者根據(jù)用戶調(diào)研的結(jié)論來支撐我的觀點的。

大部分都是憑著自己對電商的一點了解,對用戶的一點淺顯理解yy出來的需求和方案,認為這可能就是用戶所需要的,認為我這樣做就能提升用戶體驗。

我想要去做更多有理有據(jù)的事情,可是目前的情況無法支撐我做這些。所以我只能隨意yy。

一方面老板最大,必須要聽老板的,不然沒飯吃。

另一方面,運營同學權(quán)力太大,也要聽她們的,不然自己不開心。

那既然這樣,都聽你們的咯。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也有自己專業(yè)度不夠,對業(yè)務理解不夠深的原因?!墒?,相關(guān)需求方就真的比我更了解業(yè)務嗎,恐怕也未必??赡芪疫@樣想就又寬心了一點。

我想,這也是很多產(chǎn)品經(jīng)理朋友在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的坑,甚至可能是常態(tài)。

但是,但是,不管怎么說,讓自己強大牛逼起來,用經(jīng)驗和專業(yè)說服需求方接受自己的方案,這個任何時候都是非常重要的。

項目完成一個月了,這次把項目經(jīng)歷分享出來,談不上經(jīng)驗,就當是交流學習吧。當然,最后這段話當是和大家吐槽與共勉。

最后的最后,分享一下筆者做的這個項目的需求文檔。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

相關(guān)閱讀

電商網(wǎng)站設計系列(1):購物車營銷功能的設計思考

電商網(wǎng)站設計系列(2)——購物車是否前置登錄流程思考

 

作者:卿宗偉,一名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專注于探索電商和移動社交領(lǐng)域的產(chǎn)品設計與用戶體驗。筆名:#十三#,主業(yè)扯犢子,副業(yè)聊騷。微信公眾號:#卿宗偉#

本文由 @卿宗偉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你們用的是shoppfy還是magento呀

    來自俄羅斯 回復
  2. 看了博主的文章,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國內(nèi)電商做法和國外的差異好大,如果按照國內(nèi)電商主流做法,有以下幾點可以優(yōu)化:

    1、如果是促銷商品,促銷價格和促銷時間可以突出下,讓用戶感知更明顯,促進下單轉(zhuǎn)化;非促銷商品可以按照博主設計的放在商品信息下面;
    2、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收藏、分享均可以做成底部固定欄,這里的優(yōu)先級是:立即購買>加入購物車>收藏>分享;分享和收藏可以弱化,用小圖標即可,立即購買和加入購物車應該強調(diào),用大色塊來處理;
    3、分享的圖標不用在頁面上展示出來,當用戶想要分享時,以彈出框的形式展示分享渠道即可,這樣可以不浪費頁面空間,將更多空間資源留給商品;
    4、選擇商品尺寸、顏色、數(shù)量應該是在加入購物車或立即購買時才展示,直接展示在頁面上實在浪費空間,在用戶還沒有決定購買時,應該更多的展示商品信息或其它已購買客戶的評價信息來輔助決策;
    5、對于商品細節(jié)的展示和已購買客戶的評價不夠重視。

    想問下博主,為何國外電商網(wǎng)站和國內(nèi)電商做法差異如此明顯了???十分不解

    來自上海 回復
    1. 問題1.那個是低保真原型,我基本用的是黑白灰色調(diào)。實際效果圖該用深色用深色,該加粗的時候會加粗;

      問題2.據(jù)我了解,國外電商很少這樣做,而且這是wap端;

      問題3.你這個我想過。運營不讓。

      問題4.不能直接這樣改,國外用戶使用習慣跟國內(nèi)用戶有差異。

      問題5.對,這是個問題。不過商品細節(jié)除了這樣展示,還有別的更好方案嗎,我看了下天貓?zhí)詫毜?,是單獨的tab。但是用戶評價很少,不夠重視反而顯得有好處。

      以上。

      來自廣東 回復
    2. 看了京東微信上的交互,那個也是wap端的,我最大的疑惑是人性應該是一致的,為啥產(chǎn)品功能上差別這么大。

      來自上海 回復
  3. 坑1可參照淘寶加入購物車之后的底部彈窗,既滿足了運營的縮略圖需求,也能展示你的顏色屬性

    來自廣東 回復
    1. 哈哈你說的淘寶天貓那個我有想過的。我甚至都跟運營提過建議,但是也僅僅是建議。

      一方面運營不會采納,另一方面即使采納我也不會盲目這么改,因為這不符合老外的使用習慣,我看過很多國外的電商網(wǎng)站,幾乎沒有把屬性隱藏起來,加車或立即購買時彈層面板提示選擇屬性的做法的。

      來自廣東 回復
    2. 噢~不好意思~我沒考慮到用戶群不一樣

      來自廣東 回復
    3. 嘻嘻沒事兒的,多探討

      來自廣東 回復
  4. 關(guān)于分享圖標的,,感覺用方圓角的好

    來自上海 回復
    1. 這個是第三方的,無法自定義。我不知道它提供的是否有圓角的icon

      來自廣東 回復
  5. 不錯,看公司目前階段吧,埋點早晚要設置。數(shù)據(jù)支撐才有說服力。前期可以先用競品分析嘗試給他們解釋。

    回復
    1. 恩恩是的

      來自廣東 回復
  6. ??

    來自廣東 回復
    1. ??

      來自廣東 回復
  7. 這是哪個購物網(wǎng)站?設計的不錯!??

    回復
    1. 哈哈可是我覺得很丑啊

      來自廣東 回復
    2. 丑也需要設計的呀!哈哈

      來自上海 回復
    3.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來自廣東 回復
  8. 你那個銷售屬性有沒有想過如果規(guī)格很多呢。雖然你把所有銷售屬性全部展示出來,對于購買來說的確操作便捷了,但是對于瀏覽來說這個就占據(jù)了太多空間啦,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導致不想瀏覽,從而不想購買了。有沒有想過淘寶為什么不把這些直接展示出來呢?

    來自浙江 回復
    1. 好好你說的淘寶天貓那個我有想過的。我甚至都跟運營提過建議,但是也僅僅是建議。一方面運營不會采納,另一方面即使采納我也不會盲目這么改,因為這不符合老外的使用習慣,我看過很多國外的電商網(wǎng)站,幾乎沒有把屬性隱藏起來,加車或立即購買時彈層面板提示選擇屬性的做法的。

      另外你說的那個展示所有屬性,這個不是我的初衷。我是有想過先展示幾個(比如8個),剩余的隱藏起來,用戶需要時可以點擊【…】查看。但是也被運營否決了哈哈哈

      以上。

      來自廣東 回復
  9. 界面改版是挺麻煩,主要在于原有需求和新需求的沖突。
    要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設計,要做到以理服人,“理”來自競品,數(shù)據(jù),思考。

    來自浙江 回復
    1. 有道理的。

      來自廣東 回復
  10. 需求文檔是直接在原型文件里面說明的嗎?

    回復
    1. 是的。我習慣用「原型+標注」的方式。始終認為word文檔像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閱讀體驗太差了。

      不過我還在探尋即使用 axure 寫,怎么寫更有利于團隊協(xié)作和理解。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用axure做了一個帶二級導航的插件 感覺用著還比較方便

      來自北京 回復
    3. 你說的這個我似乎也有。。

      來自廣東 回復
    4. 苦命的人啊,我換了幾家公司,明著跟我較勁的都被我收買了,暗地里較勁的都被我拍死了

      來自北京 回復
    5. 現(xiàn)在【原型+標注】的方式比較不錯,一目了然,像我一些流程判斷也可以放里面,以前的需求文檔閱讀方式不太好,寫那個又比較費時間

      來自重慶 回復
    6. 可以用sketch寫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