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推不動B端體驗設計想法落地有這6點原因

2 評論 3251 瀏覽 18 收藏 19 分鐘

你是否有過向上級提出改進產品用戶體驗的建議,上級也認同你的建議,但卻遲遲沒有給你資源推動落地的情況?或者你提出的建議,直接就被否定了。導致這些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分享了6個體驗設計想法不被落地的原因,一起來看一下吧。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向上級提出了一些改進產品用戶體驗的建議,上級認同你提出的建議,但卻遲遲沒有給你資源推動落地。

或者說,你提出的很多建議,都被上級否定了,認為你考慮還不夠周全。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我們要怎么做才可以讓上級支持我們在體驗設計上的想法?

今天我們從一名B端體驗設計師阿吉說起,聽聽他的一次B端體驗設計經歷。

01 阿吉的體驗設計建議

阿吉是X產品團隊新來的同事,作為產品團隊中唯一一名體驗設計師,大家可都將他當作國寶對待,對他寄予了厚望。他的崗位職責就是負責提升所服務產品的用戶體驗,進而提升產品客戶數(shù)。領導找了阿吉溝通,期望其在試用期就可以有所建議與輸出。

這對于阿吉來說,壓力不可謂不大,但他很喜歡這個挑戰(zhàn)。阿吉是團隊中每天最早上班最晚下班的,他勤勤懇懇,為的就是找到提升產品體驗的關鍵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有所收獲,在本子上記錄了一大堆體驗提升點,他很興奮,覺得終于可以大干一場了。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都記錄了哪些東西:

一,樹形控件區(qū)域沒有拖拽功能,萬一內容很長,就會看不全內容,加個拖拽功能吧。

??!原來推不動B端體驗設計想法落地有這6點原因

二,表格查詢條件區(qū)域沒有保存自定義篩選條件的功能,加上這個功能應該會對用戶體驗更友好。

啊!原來推不動B端體驗設計想法落地有這6點原因

三,X頁面內容比較多,頁面整體有點長,雖然有了分段標題,但對用戶還不夠友好,加個錨點組件可以幫助用戶快速定位信息。

?。≡瓉硗撇粍覤端體驗設計想法落地有這6點原因

四,產品菜單有點多,找起來困難,加個收藏功能,讓用戶自己將常用菜單收藏到常用模塊中。

?。≡瓉硗撇粍覤端體驗設計想法落地有這6點原因

五,被修改的字段擁有前后對比效果,目前這些字段很分散,給個功能將它們集中起來看不錯。比如有個開關,開啟時可以僅看修改過的信息,關閉時看所有信息。

??!原來推不動B端體驗設計想法落地有這6點原因

六,流程不清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不顯著,給個引導圖讓用戶清楚當前流程的每一步情況。

啊!原來推不動B端體驗設計想法落地有這6點原因

七,按鈕太多了,按照規(guī)范放三個在外面,其他收納到更多中,可讓界面更清晰。

?。≡瓉硗撇粍覤端體驗設計想法落地有這6點原因

八,頁簽開太多,但得一個個關閉,效率太低,加個鼠標右鍵有關閉所有頁面的功能。

?。≡瓉硗撇粍覤端體驗設計想法落地有這6點原因

九,目前在搜索框輸入內容后,點擊搜索圖標按鈕無效(現(xiàn)僅有Enter觸發(fā)有效),增加點擊搜索圖標按鈕會觸發(fā)搜索的能力。

啊!原來推不動B端體驗設計想法落地有這6點原因

……

02 主管的回復

除了以上九點,阿吉還整理了很多體驗提升項給到主管,期待主管表揚他,并給他資源允許他推動調整。

一周過后,主管主動找了阿吉。溝通結果是有些優(yōu)化點可以推動落地,認為阿吉提的不錯;而有些提議很好,但暫時還不適合落地。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一條一條看看吧。

第一條,樹形控件區(qū)域沒有拖拽功能,萬一內容很長,就會看不全內容,加個拖拽功能吧。

回復:暫不修改。

原因:該場景下暫不會出現(xiàn)超過現(xiàn)有8個漢字長度的內容,因此無需增加拖拽功能。但為了給予用戶更多空間獲取更多信息(有部分用戶提到過期望能看更多有效信息),可對樹形控件區(qū)域增加展開與收起的功能。

第二條,表格查詢條件區(qū)域沒有保存自定義篩選條件的功能,加上這個功能應該會對用戶體驗更友好。

回復:暫不修改。

原因:這個功能感覺不錯,但從目前來看,還無用戶提出該訴求,現(xiàn)有查詢功能可滿足當下使用場景,無需投入現(xiàn)有緊張的研發(fā)資源來做這塊事情。

第三條,X頁面內容比較多,頁面整體有點長,雖然有了分段標題,但對用戶還不夠友好,加個錨點組件可以幫助用戶快速定位信息。

回復:接受修改。

原因:這個功能曾經有用戶提起過,但不是因為簡單的頁面太長期望加錨點。具體使用場景是,該頁面為修改類頁面,用戶期望快速定位到修改要素,因此有錨點對他們定位來說會更加方便?,F(xiàn)在他們每次進入該頁面,需要用滾動條拖動頁面,找到自己的目標要素。

第四條,產品菜單有點多,找起來困難,加個收藏功能,讓用戶自己將常用菜單收藏到常用模塊中。

回復:接受修改。

原因:該點也確實有很多用戶提到過,我們可以先通過這種方式來暫時解決菜單多的需求,接下來你需要協(xié)助產品經理一起來看下,如何更好地規(guī)劃我們產品的信息架構。

第五條,被修改的字段擁有前后對比效果,目前這些字段很分散,給個功能將它們集中起來看不錯。比如有個開關,開啟時可以僅看修改過的信息,關閉時看所有信息。

回復:接受修改。

原因:目前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原來我們想過將修改過的信息靠前展示,但這會導致信息變動位置,不利于用戶通過記憶來查找信息。若通過開關功能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第六條,流程不清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不顯著,給個引導圖讓用戶清楚當前流程的每一步情況。

回復:暫不修改。

原因:該建議不錯,但范圍比較寬泛,導致無從下手。建議將需要梳理引導圖的這幾個流程框定下。

第七條,按鈕太多了,按照規(guī)范放三個在外面,其他收納到更多中,可讓界面更清晰。

回復:暫不修改。

原因:按鈕是否平鋪在界面上,還是收納到更多中,與每個業(yè)務的場景有關系,不可一概而論。若某些場景確實可以做到三個平鋪,三個以上收納,那是更好的。我們可以先對需要收納按鈕的界面范圍確認下。

第八條,頁簽開太多,但得一個個關閉,效率太低,加個鼠標右鍵有關閉所有頁面的功能。

回復:接受修改。

原因:關閉所有頁簽功能是一個通用功能,目前用戶反饋打開多的時候一個個關閉確實比較低效,這個可以加上。同時可以增加關閉當前頁、關閉其他頁等功能。

第九條,目前在搜索框輸入內容后,點擊搜索圖標按鈕無效(現(xiàn)僅有Enter觸發(fā)有效),增加點擊搜索圖標按鈕會觸發(fā)搜索的能力。

回復:接受修改。

原因:目前點擊圖標按鈕無效,是搜索閉環(huán)邏輯有誤,可優(yōu)化。

阿吉與主管溝通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思考了一番,總結為什么有些體驗提升點主管沒有接受。

阿吉總結了6點,期望自己在今后提出產品體驗提升的建議時,能大部分都被主管同意。

03 暫不接受的原因

主管暫不接受調整某些體驗設計點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建議不好,相反,某些建議還在很多其他B端產品中使用,那為什么主管暫不接受呢?總結有如下6點。

1. 用戶視角缺失

B端產品本質是為企業(yè)降本增效,企業(yè)員工在使用產品中,也是帶著這一目的在使用的。因此,用戶對B端體驗設計的訴求基本圍繞降本增效展開,而不會提出一些華而不實的體驗想法。

那么,我們體驗設計師在自發(fā)優(yōu)化產品體驗時,就需要站在用戶角度來思考。例如,我們要優(yōu)化的這個點,是否真正提升了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便利?清晰性?愉悅性?等等方面。還是我們僅僅想把設計策略推下去,為自己的KPI加分。如果我們僅是將一個個自我感覺良好的設計想法推到產品中,對用戶來說只會多了很多無效的功能,加大了他們在功能使用與選擇上的困難,也許還會進一步加大他們學習產品的難度。

上述第二條,阿吉提出:表格查詢條件區(qū)域沒有保存自定義篩選條件的功能,加上這個功能應該會對用戶體驗更友好。主管的建議是暫不修改,原因在于用戶至今無提出過該訴求,現(xiàn)有查詢功能可滿足當下使用場景。

只有真正站在用戶視角輸出的體驗設計建議,才有落地的可能性。

2. 業(yè)務了解不足

B端體驗設計與業(yè)務是緊密相連的,若不了解業(yè)務,體驗設計很多時候無從下手。

在第一條中,阿吉提出:某頁面樹形控件區(qū)域沒有拖拽功能,萬一內容很長,就會看不全內容,期望能加上拖拽功能。但該建議被主管暫時否定了,原因在于現(xiàn)有業(yè)務暫不會出現(xiàn)超過現(xiàn)有8個漢字長度的內容。可見,業(yè)務的情況,決定了體驗設計的方案。

實際業(yè)務場景遠比上述第一條復雜許多,如果體驗設計師不了解業(yè)務,那只能優(yōu)化一些表面的體驗,無法輸出更深入的方案。

3. 建議不夠明確

在我們給主管的建議不夠明確時,通常方案也是過不了的。好一些的會讓我們回去寫詳細再來匯報,差一些的可能就到此結束了。

在第六條中,阿吉提出:產品中一些流程不清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不顯著,期望設計一些引導圖讓用戶清楚當前流程的每一步情況。主管的回復是暫不修改,原因在于給出的方案范圍很模糊,若真的需要設計,還需要先框定一下流程范圍。

當我們的建議不夠明確時,就會讓上級不知如何支持我們的設計想法。只有我們將為什么要這么做,哪些范圍要做,如何做想清楚了,對上級來說才能夠快速為我們的提議做出決策。

4. 規(guī)范不匹配場景

隨著B端產品研發(fā)流程越來越規(guī)范化,以及企業(yè)對B端產品設計規(guī)范越來越重視,通常來說,一款B端產品都會有自己的產品設計規(guī)范。

體驗設計師在面臨有產品設計規(guī)范的情況下,通常會優(yōu)先套用規(guī)范去做,這本是一件可行的事情,其可提升用戶體驗的一致性及提升產研效率。但若遇到場景性很強的交互或視覺設計時,我們不可硬套規(guī)范。

在第七條中,阿吉提出:某頁面按鈕太多了,按照規(guī)范放三個在外面,其他收納到更多中,可讓界面更清晰。主管回復暫不修改,原因在于按鈕是否平鋪在界面上,還是收納到更多中,與每個業(yè)務的場景有關系,不可一概而論。若某些場景確實可以做到三個平鋪,三個以上收納,那是更好的。

可見,我們在提出體驗優(yōu)化點時,要考慮規(guī)范的適用范圍,切不可讓業(yè)務一味遵循規(guī)范,而應該是讓規(guī)范符合業(yè)務發(fā)展的需求。

5. 對研發(fā)資源不熟悉

體驗設計師對團隊現(xiàn)有研發(fā)資源不熟悉,也是其在提出體驗優(yōu)化點時被駁回的一大原因。有時候不是提出的體驗優(yōu)化點不好,而是研發(fā)資源需要投入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去。

此時,我們在提出體驗優(yōu)化方向時,可以先衡量下這些優(yōu)化內容如不優(yōu)化會帶來什么后果,被優(yōu)化又會帶來哪些價值,把這些思考明白后再看研發(fā)資源是否真的有必要挪出一部分來投入到這些體驗優(yōu)化項中。

我們切不可在不熟悉現(xiàn)階段研發(fā)資源投入在哪些方面的情況下,盲目提出體驗優(yōu)化建議。在第二條中,阿吉的主管就有提到過這點。

6. 與產品規(guī)劃不匹配

B端體驗設計提案是否與產品規(guī)劃匹配這一點至關重要,也是我這幾年在推進單個B端產品乃至企業(yè)級B端產品體驗設計方面獲得的一個感悟。

若我們給出的體驗設計建議不能強化產品規(guī)劃,那么被執(zhí)行下去的幾率是很小的;若順著規(guī)劃,或給規(guī)劃賦能,那么極有可能成功。

關于體驗設計如何與產品規(guī)劃匹配,有機會專門開一篇和你講講。

04 最后的話

我們發(fā)現(xiàn),即便我們擁有滿腦子可以提升產品體驗的設計方法,但距離最終要推動落地還差很遠。

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明明其他產品也做到了這個功能,為什么在自己的產品中卻推動不了落地。

這里我們可以順著阿吉的復盤去發(fā)散思考:

比如,是不是自己提出的方案與產品今年的整體規(guī)劃互斥,如果我們的方案不能增加或匹配產品規(guī)劃,那么大部分情況下會被拒絕。

再比如,我們在不了解業(yè)務與用戶使用習慣的情況下提的體驗設計方案,大部分情況下都會被拒絕。原因在于不了解兩者,體驗設計很可能效果不顯著,還浪費了研發(fā)資源。

所以,B端體驗設計更偏向理性,B端體驗設計要做的好,我們不僅要了解體驗設計是什么,體驗設計有哪些規(guī)則,還得了解目前所支持的產品的業(yè)務情況、用戶使用情況、產品規(guī)劃、研發(fā)資源等要素。

只有體驗設計實實在在讓上級看到了可以解決問題,賦予產品價值,那么才有可能逐步落地。

專欄作家
知果,公眾號:知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浙江工商大學品牌設計專業(yè)碩士,《B端思維-產品經理的自我修煉》作者。在產品設計流程、產品設計原則、產品設計方法、產品設計規(guī)范方面均有豐富經驗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真好啊

    來自浙江 回復
  2. 答案跟我想的差不多 哈哈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