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按鈕設計的常見的11個問題
按鈕是界面設計中的關鍵性元素,引導用戶進行下一步交互。對話框、輸入框、工具欄等很多組件都需要按鈕。在這里,我們將盤點一下按鈕設計中最常遇到的問題。
01 可以使用無邊框的按鈕嗎?
按鈕設計的基本準則很簡單——讓按鈕看起來像按鈕。邊框加強了傳統(tǒng)按鈕的感覺,并為用戶創(chuàng)建了引人注目的目標。
如果沒有邊框,元素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鏈接而不是按鈕,所以在可選擇的情況下,使用帶邊框的設計會更安全。
02 應該為按鈕選擇什么顏色?
顏色作為視覺語言,是與用戶進行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顏色時,需要記住以下幾點:
- 色彩鮮明的按鈕更容易被發(fā)現(xiàn)。在Gmail界面中“發(fā)送”按鈕會立即吸引用戶的注意。
- 顏色強調了動作的本質。可以通過顏色的常見含義來確定選擇。對于可能存在危險的操作(例如刪除用戶信息),則選擇紅色。
無論選擇哪種顏色,都要確保讓使用產品的用戶能夠理解這些顏色的含義。
03 使用圓形還是方形的按鈕?
圓形按鈕對用戶來說有兩個優(yōu)點:
- 圓形在視覺上更討人喜歡。人們會很自然地避開鋒利的物體,例如削尖的鉛筆,鋒利的針等物體。
- 圓形按鈕將用戶的注意力指向了按鈕中心,即文本標簽所在的位置,因此用戶更有可能閱讀標簽。
另外在設計時,要根據(jù)產品整體的視覺形式來選擇合適的按鈕形狀。如果頁面中使用了很多方形的設計,也應該使用方形按鈕。
04 如何設計按鈕的尺寸大?。?/h2>
按鈕的目的是讓用戶能最大程度地減少錯誤操作的風險,輕松地與界面交互。
按鈕的尺寸要求:
- 保證文本標簽的易讀性和可讀性。(請檢查所選的字體在較小的屏幕上是否清晰可見!)
- 讓按鈕易于點擊,小的觸摸目標會增加錯誤操作的風險。建議創(chuàng)建尺寸為9mm的控件,以便可以用手指準確地敲擊它們。
05 使用有填充還是無填充按鈕?
近年來,空心按鈕(Ghost buttons)變得很流行,常用于登錄頁面中。但在用戶體驗方面,空心按鈕的視覺重量較小,吸引用戶注意力的效率要低很多。通常填充按鈕由于具有更高的色彩對比度而用于強調。
有時可能需要這兩類按鈕同時顯示,在這種情況下,填充按鈕吸引最多的注意力,作為主要CTA(即行為召喚,設計師有意識地通過設計引導用戶執(zhí)行特定操作,諸如點擊按鈕、留下聯(lián)絡方式或點擊購買)??招陌粹o起到輔助作用。
06 如何寫出恰當?shù)奈谋緲撕灒?/h2>
文本標簽描述了當用戶點擊按鈕時將發(fā)生的操作。
建議使用動詞來清楚地描述操作,例如當用戶發(fā)送電子郵件時,應該使用的標簽為“Send(發(fā)送)”而不是“Submit(提交)”。
07 按鈕中使用多少文本作為標簽?
有時設計師會過分關注文本標簽中的字數(shù)。雖然更多文字可能意味著更清晰,但也可能造成視覺混亂。
這里注意兩點:
- 避免換行。為了保持文本的可讀性,文本標簽應該保持在一行上。
- 按鈕容器的寬度不能小于文本。
08 文本標簽可以全部大寫嗎?
所有字母都大寫會造成文本難以閱讀和理解,研究發(fā)現(xiàn),全部大寫的標題閱讀時間要延長13%到20%。同時字母全部大寫會讓用戶覺得被動。
09 可以用圖標替換文本嗎?
可以替換,但前提是該圖標有一個通用的含義(如主頁、打印或購物車)。
如果用戶不清楚含義,可使用圖標、文本相結合的方式來表達——圖標用來吸引注意力,文本用來解釋按鈕的含義。
但不要在同一個按鈕中使用兩個圖標,這樣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
10 需要在按鈕上使用陰影嗎?
雖然陰影能增加按鈕的突出度,凸顯重點,但最終是否使用取決于界面的樣式。如果界面中大多數(shù)UI元素是平面的,可能就不需要在按鈕上使用陰影。
11?如何傳達按鈕狀態(tài)?
用戶不僅需要明白按鈕的操作,還需要了解按鈕的狀態(tài)。
定義按鈕的狀態(tài):
- 正常(活動)。活動狀態(tài)是按鈕可點擊時的狀態(tài)。
- 懸停(僅限桌面)。這個額外的狀態(tài)可以讓用戶明白某個元素是可交互的。
- 按下。按鈕改變視覺形式來反饋點擊。
- 已禁用。當用戶沒有完成必要的操作時,可以禁用該按鈕。
另外顏色和不透明度也可用于傳達狀態(tài)。
原文:https://uxplanet.org/11-questions-about-button-design-1bf68019b21d
作者:Nick Babich
譯者:Clippp,微信公眾號:Clip設計夾。每周精選設計文章,專注分享關于產品、交互、視覺上的設計思考。
本文由 @Clippp 翻譯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對于按鈕內文案大小寫規(guī)則,其實可以多看看,為何有大廠會進行全字母大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