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產品定義與流程

離開廣州時花晨收到了老襯發(fā)來的信息:有一個城市叫無淚之城,開始因為快樂,所以沒有眼淚,后來因為流光了眼淚,所以依然沒有眼淚。廣州,就是我們這個團隊的無淚之城,即便離開,這座城市依然會無休止的活在我們所有人的記憶中。
一、產品心
撈松和老襯是團隊中唯二的全棧,產品、項目、運營、市場、技術、管理全部都懂,不同的是老襯擅長運營,撈松擅長產品。
不完美、生長、迭代、演化、智慧……
- 是產品嗎?是的;
- 是行業(yè)嗎?也是,如手機行業(yè);
- 是產業(yè)嗎?還是,如AI產業(yè);
- 是生物嗎?是人嗎?是人的一生嗎?是的,從這個維度看,撈松認為人的一生就是一個產品的不斷迭代。
車禍前一天,撈松依然在和老襯進行思維競賽,比拼認知的迭代速度。這就是撈松融入到人生哲學的“產品心”,為上帝繼續(xù)造物,為世界留下痕跡。
在撈松看來,一個商品、一種服務、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個APP、一個網站、一次活動、一次營銷……上諸都是產品,但產品不是上諸。
在老襯看來,撈松和他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極端,原本相反不相交,但因為都極端所以又走到了一起。
老襯認為撈松的產品心是一種極致的自私,就像撈松的偶像喬布斯,像素眼看世界,眼里沒有寬容,容不得產品出現(xiàn)一絲感覺上的差錯。而撈松認為老襯的運營心是一種極致的自控,凡事講究組合模型推理演化,更相信推理而非感覺,也同樣不容許差錯。
撈松做產品,喜歡嘗試一切新鮮事物,也因此染上了很多壞習慣,比如抽煙、喝酒、晚睡;老襯剛好相反,做運營,任何事物都喜歡管控,也因此戒煙、戒酒,戒掉了自己很多曾經的壞習慣。
老襯欣賞撈松的產品心,是因為撈松的創(chuàng)造力不斷為用戶帶來驚喜;撈松也欣賞老襯的運營心,是因為老襯的執(zhí)行力不斷讓產品綻放色彩。
二、產品定義
花晨經??梢钥匆娫诋a品討論會議上老襯和撈松激烈的辯論,會議通常是以撈松完勝結束,直到有一天,老襯和撈松,共同對產品進行了意見一致的定義。
1.需求
需求:
需求之所以稱作需求,很多時候并非理智層面的缺失,更多的是馬斯諾原理,生理、安全、情感、自尊和自我實現(xiàn)方面的缺失與填補。本質上作為一種心理感覺,需求是一種不滿足,是一種缺失感。
產品:
產品是需求這個不滿足和缺失感的解決方案,填補缺失感越大的產品,用戶的使用動機越強,產品價值也越大,衡量缺失感覺強烈程度的衡量指標是使用頻次。
2.頻次
低頻
頻次低的耐消品通常都是輔助性產品,低頻產品一方面定價和利潤會相對較高,另一方面普遍性較強,否則便無法獨立成為企業(yè)商業(yè)模式。
比如裝修、汽車、奢侈品,這些產品頻率都很低,單價和利潤相對較高,也具備大眾普遍性,所以可以獨立作為企業(yè)商業(yè)模式;而一些低頻又沒有普遍性的產品,比如今天的電視修理,很難再成為獨立的商業(yè)模式。
另外,低頻產品對距離和便捷性要求不高,所以,4S店位置通常都偏郊外,奢侈品店面數(shù)量很少,互聯(lián)網很少圍繞低頻需求發(fā)布的獨立產品。
高頻
頻次高的快消品通常都相對剛需,產品與用戶的距離越短,功能越便捷,產品價值越高,由于互聯(lián)網的先天便捷特性,所以,互聯(lián)網產品基本都以高頻產品為主,對于互聯(lián)網產品來說,本質就是連接。
3. 連接
互聯(lián)網技術所產生的結果歸根結底都是數(shù)據,所以互聯(lián)網產品本質上就是數(shù)據處理,不同數(shù)據之間的連接構成不同的產品功能和商業(yè)模式。
- 信息,搜索、視頻、媒體等信息需求和人之間的連接,互聯(lián)網具備海量的可查詢信息,目前大數(shù)據、AI也都是建構在信息數(shù)據處理上的技術。
- 服務,團購、外賣、出行、共享、酒旅等都是服務需求和人之間的連接,互聯(lián)網和移動互聯(lián)網打破了位置和時間的限制,隨時隨地的在線狀態(tài),讓服務的連接更加便捷。
- 商品,自營電商、平臺電商、導購電商等都是商品需求和人之間的連接,互聯(lián)網打破了物理空間限制,可以做無限的長尾商品陳列,互聯(lián)網民也沒有位置限制,一件商品可以呈現(xiàn)給全國消費者。
- 人,社交通訊、協(xié)同工具、直播平臺、招聘網站、游戲等都是人和人之間的連接,連接人主要考量主要考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鏈、身份設定、場景設定,這是老襯關于連接人的組合模型,花晨運用最得手,之后會單獨開篇。
- 工作,財務軟件、ERP、人力軟件、Office工具都是工作需求和人之間的連接,工作更多是一種專業(yè)技能,所以也可以稱作是與專業(yè)技能之間的連接,所以這對產品的早期要求會相對較高,對于工作產品,用戶的容忍度會很低。
4. 用戶
1對1
產品內只有1種用戶畫像,在用戶使用產品時單獨和產品交互,工具類產品。比如百度,搜索信息只給單次結論,根據不同需求給出不同結果。美圖秀秀,只提供當次美化后的照片。
1對N
產品官方為供應者,產品內有多種用戶畫像,用戶之間有連接關系,B2C類產品。比如一個商品很多人購買,商品評論會連接人和人。
N對N
產品內有2種或者2種以上用戶角色,有不同供給端用戶畫像,也有需求端用戶畫像,兩端用戶之間有連接關系,平臺類產品。比如電商平臺的商家和消費者,內容平臺的作者和讀者。
To C
針對個人的產品,正常來說To C產品的獲客成本較低,GMV、用戶規(guī)模都比較大的產品。
To B
針對企業(yè)的產品,To B產品的獲客成本通常較高,很多時候需要用到地推、掃樓等方式,產品功能也一開始就比較完善,定價也相對較高的產品。
5. 價值
時間價值
占有用戶的時間長度和眼球關注度,具備使用價值的產品,用戶使用會比不使用有價值,也比使用其他競品更有效率。
交換價值
用戶具備財務價值,直接為產品付費,代表產品具備盈利可能,可以成為一個商業(yè)運作的產品。
6. 鏈條
長鏈條
功能非供給,產品功能不可以直接提供給用戶使用,產品內存在2種及以上的用戶角色,比如電商產品存在供應、倉儲、物流等角色,鏈條比較長。
短鏈條
功能即供給,產品功能可以直接提供給用戶使用,比如游戲、社交、工具,用戶直接使用產品功能即可。
前端行業(yè)
SKU較少的產品,前端獲客最重要,SKU較少伴隨著產品運營模式清晰,鏈條較短,后端運營較輕也對前端體驗影響較小,輕資產的行業(yè),主要比拼前端的獲客能力。
后端行業(yè)
SKU較多的產品,供應后端更重要,SKU較多伴隨著產品運營鏈條變長,后端建設對前端的體驗影響較大,重資產的行業(yè),主要比拼后端的運營建設能力。
7. 驅動
技術驅動
僅限行業(yè)早期,技術不成熟,技術能力直接主導行業(yè)變革。新興技術早期的能力一般都存在不足,很難商業(yè)化,所以首先需要尋找適合新興技術的應用場景,其次新興技術需要搭配成熟技術共同構建商業(yè)模式,最后通過技術迭代來做到最終的行業(yè)變革。
產品驅動
短鏈產品主要競爭前端獲客能力,通常產品同質化嚴重,對于產品前端功能體驗的要求較高,所以,短鏈產品通常是產品驅動,通過產品功能的不斷更新迭代來獲取用戶體驗,從而建構自身的商業(yè)模式。
運營驅動
長鏈產品主要競爭后端運營能力,比如電商供應端的地推獲客,外賣、物流服務端的建設管理,酒旅、團購供應源的獨占供給等等,后端的建設運營直接會影響到前端用戶體驗,所以,長鏈條產品是運營驅動,前端的IT產品功能相對沒那么重要。
二、定義流程
老襯常常挖苦撈松,如今的商業(yè)環(huán)境,產品信息高度對稱,競爭趨于白熱化,你挖空心思設計產品有什么用,前腳設計出來后腳競品就跟進了,你這是在為整個行業(yè)打工,撈松,不如更多的把精力用在資金和渠道上吧。
撈松回應老襯,可感知的前端設計當然容易被抄襲,但還有不可感知的后端設計呢,這也是能抄到的嗎?前后端的綜合體驗滿足用戶的需求痛點,才是商業(yè)之道,我的目標就是親手創(chuàng)造一個行業(yè)最大快感的產品。
老襯和撈松的常常拌嘴,是由于團隊還不能奢侈到讓他們倆共同做一個項目,所以,很多時候,只能通過語言上的切磋來互相成長。他們除了共同定義了產品以外,還共同擬定了項目和產品運營流程。
1. 項目流程
立項:
明確產品做什么,目標清晰可衡量。從立項第一天開始,所有參與者就都處于同一種語言世界當中,統(tǒng)一項目方向和愿景,在討論問題時可以最大化節(jié)省效率,規(guī)避各種無關話題。
定義:
定義產品方向和坐標,通過需求定義、競品分析、市場分析、客群分析、差異化場景等維度,明確業(yè)務未來和當下產品的差距,以及根據業(yè)務需求明確項目團隊需要的人員基本能力。
組織:
根據業(yè)務能力需求篩選合適的人才,團隊合伙人之間要互補、信任、包容,根據業(yè)務模式的協(xié)同目標構建組織框架,確定團隊分工和責權。
商業(yè):
明確商業(yè)模式和盈利指標,設定失敗的業(yè)務和財務止損線。
文化:
營造共同愿景以及組織環(huán)境和組織制度,互聯(lián)網公司通常是敏捷小團隊,不同小團隊之間較小的耦合關系,對團隊高度授權的組織環(huán)境和文化。
2. 運營流程
需求定義:
分別站在用戶角度、客戶角度、同事角度對產品的不同功能需求,根據產品的不同階段,確定功能開發(fā)的優(yōu)先級排序。產品早期,用戶角度的需求優(yōu)先級更高;團隊協(xié)同階段,同事角度的需求優(yōu)先級更高;盈利沖刺階段,客戶角度的需求優(yōu)先級更高。
MVP發(fā)布:
最快時間發(fā)布的最小化可行性產品,MVP有時候甚至不算一個產品,只算一個過程,比如還未到開發(fā)階段就邀請種子用戶現(xiàn)場體驗原型設計等,MVP目的是快速試錯迭代,最快速度測試市場,拿到真實用戶反饋。
市場驗證:
市場驗證目標是根據反饋來明確和更新真實需求場景,然后再根據不同的需求場景來迭代用戶畫像,根據不同用戶畫像來明確數(shù)據指標。
數(shù)據建設:
數(shù)據建設的目標是驗證運營結果,并且根據分析結果制定運營決策,所以,建立正確的業(yè)務數(shù)據模型才能明確產品運營是否符合業(yè)務目標。
數(shù)據分析:
數(shù)據分析的目標是制定正確的運營決策,決策質量直接代表團隊的競爭能力,拍腦袋的決策和分析數(shù)據后的決策,最終會體現(xiàn)在和競品對決時的勝負結果。
持續(xù)迭代:
迭代能力代表業(yè)務的進化能力,產品迭代速度越快,和競品的差距就越大。迭代很慢和不迭代的產品是沒有生命力的產品,早晚會被淘汰。
競品關系:
監(jiān)測競品的目標是錨定自身的行業(yè)位置,以及制定對應的競爭策略?;ヂ?lián)網產品的競爭規(guī)律一般有三個階段,多進少,少進2,最后合并,競品關系在多的時候不重要,剩2個時不需要。只有在少數(shù)幾個產品份額相差不大時,競品關系最重要,這時候很小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局面的瞬變。
三、尾聲
撈松的葬禮很簡潔,就如同他的產品。老襯有一陣子整個人很恍惚,經??粗掌Γ餐蝗豢粗桨缚?。產品已死,是老襯原來的口頭禪,自那之后,老襯再沒說過。幾年后聽示月說,在老襯身上看到了撈松的影子……
很多次花晨跑到撈松的墳前,從下午一直坐到天黑,直到撈松墓碑上的照片看不清楚了再離開。相片上的撈松看上去很年輕英俊,花晨覺得撈松就站在她面前微笑,依然用那種落日般深沉的眼神,格外蒼?!?/p>
#專欄作家#
老襯,微信公眾號:fengqitalk。多款百萬級用戶產品締造人,擅長互聯(lián)網產品運營,關注新興科技產業(yè)。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xié)議
提個錯別字‘馬斯洛’不是馬斯諾
謝謝
這哥們是車禍去世了嗎,默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