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獲2億美元融資、月下載超千萬,AI搜索工具也要建立用戶內容生態(tài)?

0 評論 1340 瀏覽 0 收藏 12 分鐘

AI 搜索引擎公司憑借連續(xù)融資與高下載量引發(fā)關注,其推出的對話式 AI 搜索工具以整合式 “標準答案” 優(yōu)化信息獲取效率,還嘗試通過用戶自定義知識庫、UGC 資訊生態(tài)構建內容社區(qū),同時借訂閱制商業(yè)模式與 AI 瀏覽器新品向生態(tài)化布局邁進,折射出 AI 工具從單一功能向多元服務延伸的趨勢。

9月11日,據財聯(lián)社消息,AI搜索引擎公司Perplexity AI已獲得2億美元的新融資承諾,最新估值達到200億美元。就在兩個月前,該公司才以18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1億美元融資。短期內的連續(xù)融資,讓這家成立僅三年的“AI新貴”再次站在了聚光燈下。

生成式AI興起以來,市場的焦點一度集中在聊天助手類應用上,而Perplexity AI選擇切入搜索工具賽道,用AI重構信息獲取方式。自2022年公司成立,2023年,Perplexity AI推出對話式AI搜索App;2025年7月,其推出AI原生瀏覽器Comet;背后不僅有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貝索斯、英偉達和風險投資公司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等投資方的加持,也在融資速度上展現(xiàn)出不容忽視的勢態(tài)。根據PitchBook數(shù)據,三年間其累計融資金額已達到15億美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Perplexity AI在應用端的表現(xiàn)同樣不容忽視。8月份,其旗下對話式AI搜索App Perplexity谷歌商店全球下載量環(huán)比增長79.06%,達到1881萬次。資本推力與市場反饋的疊加,使Perplexity在AI工具賽道的影響力愈發(fā)加深。

Perplexity上線至今谷歌商店下載變化趨勢,來源:點點數(shù)據

融資與估值固然是資本的有力押注,更值得探討的,是其產品為何能接受市場認可,以及如何在遍地的AI應用中確認自己的獨特競爭力。

用標準答案回應搜索 還玩起了AI版“今日頭條”

在信息密集的時代背景下,用戶面對不斷涌現(xiàn)的內容,常常產生“信息過載”的感受。此時,一個簡潔高效的入口就成為緩解信息壓力的渠道。

Perplexity的搜索首頁延續(xù)了極簡設計,僅保留一個搜索框,并支持語音與圖片輸入,降低了用戶發(fā)起搜索的門檻。與傳統(tǒng)搜索引擎不同,Perplexity給出的結果并非一串鏈接,而是一段經過整合的“標準答案”,并附帶相關來源、視頻及延伸問題入口,幫助用戶快速建立起對問題的整體理解。更進一步,系統(tǒng)會在答案下方提供“追問”選項,引導用戶順暢地展開后續(xù)搜索。

這種機制不僅讓搜索從“單點查詢”轉變?yōu)椤斑B續(xù)對話”,也讓用戶在一次搜索中能夠逐步拓展深度。當用戶持續(xù)提出問題時,所有對話會串聯(lián)成一個頁面,用戶只需上滑即可回溯整個搜索過程。這一邏輯與用戶認知習慣高度契合,既保留了思維鏈路,也降低了信息分散帶來的不便。

在內容管理層面,Perplexity允許用戶將搜索記錄自定義標題、圖標、描述和提示,從而收藏進個人的的“知識庫”。用戶既可以選擇僅供個人使用,也能通過鏈接共享內容,甚至邀請至多5人共建協(xié)作空間,生成新的信息集錦。這一機制兼顧了知識的私密性與協(xié)同性,為團隊合作、學術討論等場景提供了便利。

然而,Perplexity的“標準答案”也帶來一定局限性。標準化的答案雖然縮短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時間成本,提高了效率,但由于內容是AI整合后的單一表達,往往缺乏多元視角和小眾見解。這也是生成式AI在回答問題時的慣例。另一方面,Perplexity不支持單純的關鍵詞模糊搜索,其定位始終更接近“AI研究工具”,而非完全替代傳統(tǒng)搜索引擎。

在資訊板塊,Perplexity延續(xù)了發(fā)現(xiàn)頁的輕量化風格,以卡片形式呈現(xiàn)內容。用戶可通過點擊書簽圖標快速收藏感興趣的資訊,并通過滑動實現(xiàn)多條新聞的連續(xù)瀏覽,這種信息流處理方式契合了當下碎片化閱讀的習慣。與此同時,每條資訊均附帶多個信息源鏈接,不僅提升了信息的可驗證性,也為用戶提供了進一步延展閱讀的可能。在卡片底部,開放式搜索入口依舊保留,方便用戶基于當前閱讀即時發(fā)起追問,形成“閱讀—延伸—追問”的循環(huán)。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資訊大多由普通用戶署名發(fā)布,與今日頭條十分相似。當“效率工具”與“內容平臺”的功能相互疊加,Perplexity在AI搜索之外嘗試構建自身的內容生態(tài):一方面將搜索信息轉化為UGC,豐富平臺的內容供給;另一方面也讓個人用戶在貢獻內容的同時獲得“存在感”,從而提升用戶對內容社區(qū)的參與度。

商業(yè)化加碼,產品層推新 向AI生態(tài)化布局邁進

把時間軸拉長來看,上線兩年來,Perplexity在谷歌端的應用收入始終保持著穩(wěn)步上升的趨勢。與主要依賴廣告變現(xiàn)的谷歌不同,Perplexity更注重通過訂閱服務和企業(yè)級解決方案來建立穩(wěn)定的收入結構。

Perplexity上線至今谷歌商店收入變化趨勢,來源:點點數(shù)據

目前,訂閱制仍是其核心商業(yè)模式。App提供free、pro、max三個版本:在免費版中,用戶在文件與圖片上傳等功能上存在一定限制;pro版則解鎖更多功能權限、更高的使用次數(shù),并可優(yōu)先體驗最新AI模型(如GPT-5和Claude Sonnet 4);max版則面向企業(yè)級用戶,提供無限訪問次數(shù)及完整功能權限。

定價方面,pro版本為每月20美元,max版本為每月200美元。通過這樣的分層定價,Perplexity既能覆蓋普通用戶,也能夠覆蓋到更高價值的專業(yè)用戶與企業(yè)場景。

除此之外,Perplexity也在不斷豐富付費用戶的功能體驗。比如在8月7日的更新中,產品新增了視頻生成功能,目前該功能僅向pro用戶開放。Perplexity正通過持續(xù)的功能迭代來增強訂閱價值,從而提升用戶的付費意愿,并逐步強化訂閱在整體商業(yè)模式中的分量。

Perplexity產品更新內容,來源:點點數(shù)據

Perplexity蘋果端新功能活動宣傳

從趨勢與布局來看,Perplexity在商業(yè)化路徑上不斷加碼訂閱價值的同時,也沒有停下產品層面的探索。隨著旗下首款AI瀏覽器Comet的開放測試,公司開始嘗試切入更垂直的流量入口。這一動向表明,Perplexity正從單一的AI工具向“生態(tài)化布局”邁進,意在AI生產力的構建中占據更核心的位置。

目前,在谷歌商店中,Comet的狀態(tài)仍顯示為“即將推出”。據悉,該產品主打“用自然語言操作瀏覽器”,在集成Perplexity本身的AI搜索、發(fā)現(xiàn)與空間等功能的基礎上,用戶只需直接說出需求(比如資料收集、填寫表單),瀏覽器即可自動完成一系列操作。

Comet谷歌商店頁面截圖

總的來看,Perplexity本身更像一位學術型的“研究大師”,能夠為用戶的問題提供“標準答案”,并構建出一個用戶可參與的“AI內容社區(qū)”;Comet則進一步強調自動化,試圖讓AI承擔從信息獲取到任務執(zhí)行的完整鏈路。

不過,從現(xiàn)階段來看,無論是AI瀏覽器還是AI搜索工具,其核心能力仍未突破AI本身的特征邊界。用戶在對比其他AI工具時依然能感受到,功能并未發(fā)生本質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當?shù)讓舆壿嬰y以改變時,如何在“入口”和“操作”層面實現(xiàn)更有意義的創(chuàng)新,就成為AI工具下一步需要直面的關鍵問題。

結語

在生成式AI重塑信息獲取和數(shù)字生產力的當下,用戶對高效、可驗證、可追溯的信息內容需求日益增長,也讓工具型應用不斷通過AI的技術力實現(xiàn)功能升級。未來,隨著AI搜索工具、AI瀏覽器與AI助手等產品邊界逐漸融合,在這一趨勢下,產品的信息價值與使用效率仍是核心要素,決定著誰能在全球AI生產力賽道中更具競爭優(yōu)勢。

作者丨以南 編輯丨火狐貍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揚帆出海】,微信公眾號:【揚帆出?!?,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