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google世界模型Genie:真的能打開AGI的大門嗎?
世界模型是 AGI 的關鍵拼圖,Genie 是 Google 給出的最新答案。這篇文章不僅講清 Genie 的技術原理,更拆解它在產品形態(tài)、交互方式與落地路徑上的潛力與挑戰(zhàn),為你提供一份通向未來智能產品的參考坐標。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么是“世界模型”
想象你的大腦如何理解一個房間。你不是簡單地”存儲”房間里每個物體的位置,而是心理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房間地圖,包括:物體之間的空間關系放在在那里?不同的物體該怎么使用?如果你移動某個物體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怎么從空間中這里走到那里?
世界模型就是AI系統的這種”心理地圖”,通過數學和計算的方式來表示的。
世界模型是人工智能系統對現實世界或虛擬環(huán)境的內部表示和理解框架。它不僅僅是對靜態(tài)信息的存儲,更是一個動態(tài)的、可預測的系統,能夠模擬環(huán)境的變化、物理規(guī)律的作用,以及不同行為產生的后果。世界模型讓AI從“空無猜想”變成“活靈活現”,能夠像人一樣在腦中“預演”各種可能性。世界模型幾個關鍵特征:
Genie 的起源發(fā)家史
首先了解一下Genie的整個產品的發(fā)展路線和變換,才能對這個產品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起點:Genie 1 — 生成2D互動環(huán)境
Genie 1 是 DeepMind 在 2024 年2月推出的基礎“世界模型”,具備通過文本、圖像、照片或草圖生成可操作虛擬場景的能力,支持逐幀交互。該模型規(guī)模達 110 億參數,通過時空視頻編碼器、自回歸動力學模型和潛在動作模型構建,被視為早期的“Foundation World Model,這為生成和進入虛擬世界的各種新路徑開啟了大門。
用戶只需提供一張紙上的草圖、一幅完美的數字藝術作品,甚至是AI生成對2D世界的描述,Genie就會完成剩下的工作,幫用戶生成2D游戲。
躍升:Genie 2 — 生成可玩 3D 世界
探索于 2024 年12月,Genie 2 可從單張圖像生成多樣化、可交互的 3D 世界。其環(huán)境結構是一致的,用戶或 AI 在穿梭后返回場景中仍然保持不變,并支持人類或 AI 進行動作操作(如跳躍、水中行走、攀爬等)因此這些環(huán)境可被用來訓練所謂的 embodied agents(具身智能體),讓 AI 在虛擬世界中自主探索、決策、執(zhí)行目標。Genie 2 甚至特別指出可用于訓練這類 agent。
飛躍:Genie 3 — 實時交互與世界記憶的突破
2025 年 8 月推出的 Genie 3,是第一個真正支持實時交互的“世界模型”。它可把文本或圖像提示轉化為 720p、24 FPS 的互動 3D 場景,用戶可以實時探索并交互,環(huán)境保持一致且反應自然 ??捎糜谟螒蛟烷_發(fā)、AI agent 訓練、機器人仿真、教育模擬、歷史還原、虛擬旅游等
總結
Genie3的發(fā)展歷程體現了世界模型技術的演進:
第一代Genie主要專注于2D游戲環(huán)境的生成??
第二代Genie2擴展到更復雜的視頻生成和簡單的3D場景??
Genie3則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3D世界模擬,具備了前所未有的真實感和交互性~
Genie 3 技術特點
1. 實時交互的技術奇跡
Genie 3可以以24fps的速度進行流媒體傳輸,能夠記住物體長達一分鐘,實現了真正的實時交互。這不僅是靜態(tài)視頻或一次性模擬,而是實時、可控的世界,用戶可以在其中移動、響應、改變,分辨率達到720p,24 FPS,一致性可以保持幾分鐘。
這種實時性的實現依賴于全新的計算架構設計。模型在處理每一幀時,不僅要考慮當前的用戶輸入,還要綜合分析之前幾分鐘內積累的所有交互歷史。這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游戲設計師,能夠在玩家每次操作后立即構想出下一個場景,同時確保整個體驗的連貫性和邏輯性。
可以實現在火山地形上行走,乘坐摩托艇根據你的操作進行拐彎駕駛穿過節(jié)日水域,或在深海峽谷中航行
2.長期一致性維護
先進的神經架構通過參考先前的軌跡信息來維持長期一致性 。Genie 3環(huán)境在幾分鐘內保持基本一致,視覺記憶可以追溯到一分鐘前。這種一致性是模型的新興能力,與依賴顯式3D表示的NeRFs和Gaussian Splatting等方法不同。
想象一下,模型需要在生成每一幀的同時,在腦海中維持一張不斷更新的”世界地圖”,這個跟我們之前游戲需要構建一個完整的空間已經搭建好的場景完全不一樣,需要有實時生成+強大記憶(一致性)。當用戶重新訪問之前去過的地方時,模型需要準確地從記憶中提取相關信息,并且需要確保環(huán)境的一致性。
如果你在一面墻啊上畫一幅畫轉身離開,回頭看看,世界仍然和你離開的一樣。Google DeepMind Genie 3可以記住對象、紋理和文本長達一分鐘。
3.可提示的世界事件
允許用戶和AI代理觸發(fā)”可提示”事件:比如即時天氣變化或新角色但是并而不破壞當前沉浸感 。這種能力使用戶能夠通過文本指令動態(tài)改變生成的世界,如改變天氣條件或引入新的物體和角色。每一個指令都會實時反映在畫面中,可以立即看到不同創(chuàng)意選擇的視覺效果,大大加速了創(chuàng)意探索的過程。
你可以立即改變世界。從晴朗的天空切換到颶風,添加新角色,或創(chuàng)建夢幻般的門戶——所有這些都不會打破沉浸感。可以給現有的場景中加各種事件。比如“一只龍從天而降”“一個穿著公雞玩偶的人跑過”“開始下雨””出現一個穿紅衣的神秘女性”、”街燈開始閃爍”、”遠處傳來警笛聲”
4.多樣化環(huán)境生成
能夠模擬從現實景觀到奇幻世界的多樣化環(huán)境 ,與許多依賴預編程物理引擎的系統不同,Genie 3通過觀察大量真實世界的視頻數據,自主學習了物理規(guī)律。水會向下流淌,物體會因重力而下落,光線會投射陰影,所有這些都基于模型對真實物理世界的理解,讓AI通過理解其中的規(guī)律進行重現。
換句話說,他們并沒有為這些行為做專門的訓練或設計,而是模型自己「學」出來的。它通過足夠豐富的訓練數據,掌握了這個「世界」的通用常識。大多數時候,它表現非常不錯。
自然現象建模(水和光照效果)和自然世界模擬(生態(tài)系統、動物行為、植物生命)
5.創(chuàng)意產業(yè):想象力的具現化
在創(chuàng)意產業(yè)中,Genie 3正在模糊現實與想象之間的界限。谷歌Genie 3引擎在富有想象力的動畫世界中也很出色。建造發(fā)光的蘑菇森林、異想天開的樹屋村莊或充滿活力的彩虹橋,有奇妙的生物。無論是游戲、電影還是講故事,Genie 3世界模型都以完整、可探索的3D將小說帶入生活。
6.探索位置和歷史設置
Genie 3正在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梢宰屇阏嬲?#8221;走進”公元80年的羅馬,站在斗獸場的觀眾席上,觀看角斗士的比賽,感受古代觀眾的歡呼聲。Genie 3模型以豐富的紋理、逼真的燈光和互動深度再現了地方和時代,使探索感覺真實而身臨其境。
可以沉浸感受不同時期的不同場景,比如可以輸入指令“威尼斯的運河”“古羅馬斗獸場,公元80年”“賽博朋克城市,2080年”
實現的技術手段
在過去幾年里,AI 的生成能力經歷了驚人的飛躍:從最初的文本生圖(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到文生視頻(Sora、Pika),再到如今的世界生成。
Genie 3代表著 AI 第一次真正讓“虛擬世界”變得可玩、可探索、可修改,能夠根據文本或交互指令,實時生成高保真、物理一致的3D虛擬場景。其核心機制可拆分為以下幾個模塊,每一模塊都對應關鍵的技術挑戰(zhàn)。
那么這個世界模型到底是怎么實現的呢?
如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3D世界模擬,具備了前所未有的真實感和交互性?
1. 世界建模(World Modeling)
1.1 內部表示與因果推理
傳統的自回歸生成面臨著一個核心挑戰(zhàn):隨著序列長度的增加,累積誤差會導致生成質量的快速下降。對于世界模擬而言,這個問題更加嚴重,因為任何小的不一致都會破壞整個虛擬世界的可信度。
Genie 3 并非逐個像素地拼湊畫面,而是維護一個高維抽象的“世界狀態(tài)”向量,包含場景中所有物體的位置、姿態(tài)、物理屬性(如質量、摩擦系數)及對象間的因果關系。這一表示需要同時滿足:
- 多模態(tài)一致性:視覺、物理、語義信息一一對應。
- 可微分渲染兼容:模型輸出可用于梯度反向傳播,便于端到端訓練。
這種技術的優(yōu)勢:
- 用抽象而壓縮的結構化表示,代替龐大的逐像素建模,提升泛化性與計算效率。
- 支持可逆可調的物理模擬與畫面生成:例如調整光源角度,模型能推斷出陰影和亮度變化。
1.2 隱狀態(tài)更新與記憶
系統利用變分自編碼器(VAE)或擴散模型編碼當前幀的視覺輸入,并結合長短期記憶(LSTM)或自注意力網絡(Transformer)維護場景演化的時序隱狀態(tài)。
技術難點:如何保證記憶網絡在長序列(上千幀)下不出現梯度消失/爆炸,并且能夠保留遠距離因果關系(如前面墻體破損如何影響后續(xù)光影)。
2.自回歸渲染(Autoregressive Rendering)
2.1 幀間預測
Genie 3 將每一幀的渲染視為條件自回歸過程:
1. 輸入:上?幀圖像編碼 + 當前世界狀態(tài) + 用戶操作(如“向前移動”“拾取物體”)。
2. 預測:下?幀圖像編碼。
3. 渲染:解碼器將預測編碼轉換為像素級畫面。
技術難點:實時性要求每幀處理時長 < 40 ms。為此需優(yōu)化模型結構(輕量化 Transformer)、高效硬件加速(TPU/VPU)及流水線并行(幀間預取、雙緩沖)。
2.2 物理一致性
為了防止物體“穿?!被颉伴W爍”,系統在自回歸渲染的同時融入了基于物理引擎的約束計算,最重要的創(chuàng)新是emergent physics understanding(涌現物理理解),Genie 3無需硬編碼物理引擎,需要用碰撞檢測與力學求解器實時計算下一狀態(tài)的物理邊界。通過觀察學習物理:
- 重力和碰撞檢測:物體掌落、彈跳和真實交互
- 流體動力學:水流運動、飛濺和反射效果
- 光照效果:動態(tài)陰影、反射和照明變化
- 材質物理:不同表面類型的適當響應
技術難點:深度網絡與傳統物理引擎的耦合瓶頸。如何在保持渲染速度的同時保證求解精度,是架構設計的重點。復雜多對象交互偶有物理不一致, TechCrunch軟體物理(布料、繩索)仍有挑戰(zhàn),流體模擬在復雜幾何交互中存在瑕疵。
2.3 時間連貫性維護
Genie 3實現了unprecedented temporal coherence(前所未有的時間連貫性),視覺記憶窗口能夠滿足長達1分鐘, 長程記憶解決了自回歸生成中的累積誤差問題。
連貫性機制:
- 空間關系維護:環(huán)境邏輯在不同視點間保持一致
- 對象持久性:樹木、建筑等在重訪回看時保持一致
- 動作一致性:角色動畫和運動的真實表現
- 環(huán)境交互:如氣球破裂、開門等復雜交互的長期維護
3.文本與交互指令理解
3.1 語義解析與指令映射
Genie 3的文本理解基于修改版T5架構,結合領域特定微調,實現復雜文本提示到3D環(huán)境的精確映射。 Cursor IDE系統支持:
- 詳細環(huán)境描述:天氣、光照、地理和交互元素的精確解析
- 復雜敘事提示:場景、角色和動態(tài)事件的綜合描述處理
- 空間關系理解:展現解釋和維護生成環(huán)境中空間一致性的能力
指令處理流程:
- 文本到世界生成管道:轉換自然語言為交互式3D環(huán)境
- 語義空間關系理解:維護生成環(huán)境的空間一致性
- 上下文感知場景生成:理解并實現提示中描述的復雜環(huán)境交互
- 動態(tài)指令執(zhí)行:處理”可提示世界事件”的實時文本指令
3.2 即時反饋與一致性校正響應生成架構采用自回歸幀生成,每幀考慮隨時間增長的先前生成軌跡。 記憶引用系統可在用戶重訪位置時引用1分鐘前的相關信息,實現近即時輸入響應和立即環(huán)境反饋。
指令解析后,系統立即在內部世界狀態(tài)上應用變換,并觸發(fā)自回歸渲染。為了避免用戶“塞入”不合理指令(如把剛投擲的球瞬移到半空),需要:
- 合法性檢查:規(guī)則或學習出的約束對指令進行過濾與修正。
- 回滾與重試:若渲染結果與物理規(guī)則沖突,自動回滾到最近合法狀態(tài)并嘗試次優(yōu)解。
4.系統架構與硬件優(yōu)化
4.1 模型并行于流水線幀級并行:使用雙緩沖技術,一邊渲染當前幀,一邊預測下一幀的隱狀態(tài)。
模型切分:將編碼器、物理求解器、解碼器拆分到不同加速單元(如編碼器在 TPU,渲染在 VPU)。
4.2 低延遲傳輸與異步計算RPC 與共享內存:各模塊間通過高速總線異步交換世界狀態(tài),減少等待時間。
動態(tài)精度調整:根據場景復雜度自動切換計算精度(如遠景用半精度浮點,近景用全精度)。
主要技術突破和難點匯總
核心技術突破點
當前技術限制分析
Genie3真的能打開AGI的大門嗎?
先說結論
Genie 3 是通往 AGI 的“關鍵模塊節(jié)點”,它像是未來 AGI 大腦中的“3D 世界視覺 + 物理理解系統”,具備了構建抽象世界模型的雛形。但若說它已經實現了真正的“通用智能體”,仍然為時尚早,中間還有多個關鍵跨越點需要攻克。
從“看圖生成”到“理解世界”的轉變
Genie 3 之所以引發(fā)如此大關注,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范式轉變:從傳統的逐幀圖像生成,走向對世界狀態(tài)的構建與演化建模。它不再是“根據輸入圖片生成下一幀”,而是在內部構建了一個高維的抽象狀態(tài)向量,用于表達場景中每一個物體的位置、運動狀態(tài)、物理屬性,甚至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這種能力讓人類第一次在消費級 AI 模型中,看到了“世界建模(World Modeling)”的真實形態(tài)。
這種模型可以模擬“如果燈光關閉,房間會變暗”、“如果球撞到墻,會反彈”等常識性物理推理,并通過自然語言對這些世界狀態(tài)進行實時操控。這比僅僅會“畫畫”的擴散模型,更能讓我們想象出來未來AGI完全可以為我們構造一個全新世界的愿景。
Genie 的迭代速度遠超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從 Genie 第一代模型提出,到如今 Genie 3 發(fā)布,僅僅經歷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在這短暫的周期內,模型的核心能力從2D視頻生成躍遷為3D的可交互、可推理、可操控的實時世界建模系統,其背后的技術進化速度遠超我們的想象。
這不僅僅是模型架構的進步,更是底層理念的突變。Genie 3 不再將世界當作一幀幀像素去處理,而是轉向模擬“現實演化”的高維潛在空間表達,這種做法本質上更加接近于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方式。
從某種意義上說,Genie 的這條路線,正在嘗試為 AGI 構建“感知+理解+交互”的一整套底層接口。
AGI 的一塊“世界模擬器芯片”
盡管 Genie 3 的能力令人興奮,它依然不具備實現 AGI 所需的通用性和自主性。目前,它的核心優(yōu)勢集中在物理世界的模擬與可控交互,它在跨模態(tài)認知能力、自主目標生成能力、長期記憶與規(guī)劃能力、自我模型認知能力這些方面,目前的 Genie 仍需進一步提升。它更像是未來 AGI 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子模塊”——一個高度智能、能模擬現實的3D 世界感知和物理交互單元,可能作為通用智能體的“感知中樞”或“虛擬世界引擎”存在。
換句話說,Genie 不是通用智能體,但它讓我們看見了通用智能體可以生長的土壤。
結語:世界模型是通向 AGI 的關鍵鑰匙
Genie 3 的出現只是為AGI確指向了一個未來的方向——機器智能不應止步于理解語言或生成圖像,更應該具備對世界的感知、建模與推理能力。
它所構建的高維“世界狀態(tài)”向量、實時可交互的物理模擬能力,以及對因果結構的涌現理解,構成了未來通用智能體“感知-認知-行動”鏈條中的重要一環(huán)。正是通過這種模擬與建模的能力,AI 才可能逐步接近人類的理解方式,擁有“身臨其境”的認知體驗。
正如 DeepMind 創(chuàng)始人Demis Hassabis所言:
世界模型是智能的核心。如果 AI 無法模擬世界,它就無法真正理解這個世界。
本文由 @LULAOSHI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