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之所以火,是因為我們被“人工智障”折磨太久
ChatGPT之所以大火,是因為它真的做到了智能化,不僅能幫助你進行總結、撰寫文章,還能編寫代碼。今天這篇文章作者就跟大家簡單聊聊人工智能領域發(fā)展方面的問題,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01
最近ChatGPT可謂是“火遍全球”了。行業(yè)人士以及普羅大眾之所以反應強烈,是因為ChatGPT讓人第一次真切地感覺到人工智能的“智能”了,或者說是感覺到人工智能像個“人”了。其實,目前我們對人工智能的要求還不高,你不用太智能,只要像個“普通人”就行。
02
在與ChatGPT的對話當中,首先,你幾乎感覺不到它是個傻傻的機器——即可以通過所謂的“圖靈測試”。其次,它能理解你的復雜指令,查個信息、做個摘要自然不在話下,他竟然還能幫你寫代碼、與你玩游戲。更加神奇的是,它還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道歉。有時候還有情緒,“哭臉、笑臉、流汗”的表情運用自如。
03
表面上看,類似ChatGPT這樣的聊天機器人、智能客服之類產(chǎn)品早就有了,但實際上差別很大。那些產(chǎn)品要么本質上就是個“信息檢索”,或者最多跟你“插科打諢”、“撒嬌賣萌”,在關鍵時刻、解決真正問題的時候就頻頻掉鏈子。
04
在此之前,人工智能領域也有比較成熟的應用。諸如OCR識別、語音識別、圖像分類、人臉識別等等。盡管在技術上已經(jīng)是很大的突破,并且大規(guī)模商用落地了,但這并沒有讓人感覺那么“驚艷”,也沒感覺到多么“智能”。究其原因,因為它只是一個單項技能的完善,而不像一個“有理解力、有足夠智商”的人。這就像“天文望遠鏡看得很遠、飛機飛得很高很快”一樣,這些的確很厲害了,但你并沒有感覺到“智能”。
05
過去,人們被不智能甚至智障的東西折磨太久了,所以看到機器有一丟丟智能的表現(xiàn),就激動得不得了。
06
有人可能會說,現(xiàn)在手機不都是智能手機了么,這還不智能嗎?的確,大家手里的手機,從術語上叫“智能手機(smart phone)”,已經(jīng)問世很多年了,但實際上它們并不智能,很多時候簡直就是“智障”。
07
舉個例子。當你深夜打開手機時,經(jīng)常會被視頻、音樂的聲音嚇到,趕緊手忙腳亂地調小音量——難道這個智能手機不能根據(jù)當前環(huán)境“智能”地調低播放音量嗎?
08
有時候預訂火車票、飛機票,一不小心會訂反方向(比如當前人在深圳,結果先定了一個明天北京到深圳的機票)——難道訂票軟件不能根據(jù)當前的位置“智能”地提醒“是否訂錯票”?
09
如果說上面兩個例子有點“難為”機器了,那至少能否幫我解決重復性的事情?
10
比如,帶著手機或者運動手表跑步的時候,每次都要手動解鎖屏幕、點開運動App并啟動“跑步”——為啥不在檢測到我開始跑步的時候,自動詢問是否啟動運動App里面的“跑步”計數(shù)呢?
11
疫情期間,每次開車進小區(qū)地庫前都要查驗健康碼,于是我要無數(shù)次重復一遍“解鎖屏幕、點開健康碼、等待幾秒、亮碼”——為啥智能手機不能智能地展示出健康碼?
12
所以說,這個智能手機并不智能,比起之前的功能機(feature phone)來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可以方便地安裝各種軟件”——再加上屏幕/CPU/存儲/相機/網(wǎng)絡等硬件/基礎設施的提升,體驗更加豐富而已。
13
智能手機不智能,“智能座艙”也是名不副實。
14
對于我這輛特斯拉Model Y來說,當要播放兒童類的音頻節(jié)目時,我要在設置里把“音源”調整到后排的區(qū)域,這樣坐在后排安全座椅上的兒子能聽得清楚,前排大人則可以較為順暢地交談;當聽其他節(jié)目或者歌曲時,我又得把“音源”調整到前排區(qū)域——為啥特斯拉不能智能地學習并切換音源呢?
15
人工智能里面各種“深度學習、強化學習、遷移學習……”的概念滿天飛,你不是擅長“學習”嗎?怎么現(xiàn)在不“學習”了呢?模型啊,你得“好好學習、天天迭代”啊。你如果能學習到用戶的操作習慣,把各種重復性的工作做了,就智能一大步了。
16
吐槽歸吐槽,作為理工男、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從業(yè)者,我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和前景當然是堅定的、是樂觀的。
17
從去年到今年,AI作畫以及ChatGPT的閃亮登場,讓人們感受到了科技創(chuàng)新、人工智能的魅力和威力。隨著AI三要素——“數(shù)據(jù)的極大豐富、算力的巨大提升、算法的不斷迭代”,智能的生活、世界和未來,很快就會到來。
18
我國已經(jīng)把人工智能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了,各大公司和科研機構都投入了重兵,但ChatGPT的出現(xiàn),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與美國的差距。期望國內的行業(yè)人士,能少些吹噓和跟風,多些實干、攻堅和自主創(chuàng)新,期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迎頭趕上并獨領風騷。
19
最后,提一下起名的事情。概念和術語的命名很重要,好的命名不但能夠“顧名思義”,方便理解、記憶和傳播,甚至對于產(chǎn)品的售賣和流行都有很大的幫助。智能手機就是一個好的命名,盡管有點“言過其實”。ChatGPT這樣的技術和產(chǎn)品,目前還沒有一個好的品類命名,無論是英文還是中文,均是如此。你有好的想法嗎?
專欄作家
朱百寧,微信公眾號:八點三十五,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前百度品牌總監(jiān)、螞蟻產(chǎn)品總監(jiān),著有《自傳播》一書,現(xiàn)在專注于人工智能以及產(chǎn)品設計等領域。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沒得救(趕超),等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