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Splitit:一個“酒香巷子深”的海外分期付款(BNPL)支付方式

0 評論 1797 瀏覽 1 收藏 9 分鐘

你聽說過Splitit嗎?這家“沒什么熱度”的BNPL公司其實正在海外悄悄搶占高端支付市場。不放貸、不審核、不引流,它靠一招“信用卡授權凍結”打通了用戶與商戶的雙贏通道。一起來看看這個不靠燒錢的分期支付玩家,是怎么用產品思維贏得市場的!

先買后付 (BNPL)不是新鮮事,而是高客單獨立站、甚至許多虛擬類交易的必備支付選項。

歐美有Klarna、Affirm,澳洲有Afterpay, 中東有TabbyTamara, 東南亞有Atome。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

今天想聊一下“酒香巷子深”的一種分期支付方式:

Splitit

Splitit 成立于 2012 年,總部位于美國亞特蘭大。在海外 “大眾點評”Trustpilot 上的評分高達 4.2 分。

Splitit第一次和中國公司發(fā)新聞,是幾年前 Splitit 和阿里巴巴速賣通以及支付服務商 Checkout.com 的一則合作新聞,文中提到:Splitit 的技術通過 Checkout.com 的底層收單能力,幫助速賣通實現(xiàn)了在德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荷蘭、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地的分期支付方式。

Splitit 在出海品牌和跨境電商中甚少被知道,甚少被使用。除了速賣通以外,唯一一次我聽說國內商戶在使用 Splitit, 是在今年年初在柏林 IFA 展商遇到一家智能硬件品牌(此處為保護品牌隱私,隱去公司姓名),聲稱在比較了其他 BNPL 和 Splitit 之后,選擇了后者?!?Splitit 的轉化好太多了?!?/strong>這家品牌當時說到。他們的平均客單價在800 美金左右。

Splitit在國內和大部分PSP沒有跑動渠道,也不常對外廣告。

所以當這家智能硬件公司在被問到當初是怎么聽說 Splitit 時,他說是自己在谷歌上做了大量 desktop 調研,自己查到的。

當時不禁佩服中國出海操盤手的破局能力

Splitit 的閃光點

Splitit特別之處,是目前行業(yè)上少有的能:

  • 允許用戶使用自己信用卡的額度(credit)
  • 將支付款項靈活分期3-12個月,且無需支付利息
  • 無需額外申請或費用,
  • 即時就可以被批準購買

條件僅僅是消費者剩余的信用額度,足以購買產品。

根據(jù) Finder.com 調研顯示,有 80% 的消費授信額度沒有被使用。

而這些授信額度其實被白白每月浪費了。

下面舉一個例子:

用戶付款時,只有首付 500 會被信用卡收取,剩余總計 2500 美元的五筆分期,會之后每個月逐筆收取。Splitit 不會收取消費者利息,或額外手續(xù)費。

感覺很像蘋果免息分期的產品一樣。一定程度刺激了消費

商戶或許會擔心:如果萬一之后消費者違約停止支付分期的話,損失由誰承擔?

  • 對于Splitit的fundedplan:其實在消費者點擊支付那一刻,這2500美金就已給到商戶
  • 對于Splitit的unfundedplan:Spliti會根據(jù)installment的期數(shù),分期給到商戶。

無論是以上哪種情況,違約風險都會由 Splitit 承擔。

而這里,Splitit 并沒有任何合規(guī)上的風險,完全滿足信用卡合規(guī)框架。

Splitit 會深入全球 FICO 信用分的數(shù)據(jù),對用戶進行一點程度篩選,從而規(guī)避了商戶側的風險。很多人以為 FICO 信用只適用于美國,其實 FICO 信用已經在全球五大洲 40 多個國家已經使用超過了三十多年。

Splitit只會授權給 FICO 信用分高分的高質量消費者。

到底 AOV 達到多少美金以上,適合用 Splitit?這里不好妄下判斷,但大概率上是客單 >800 美金以上的產品。如果能在 1000 美金甚至 5000 美金以上,那解鎖的營收會甚至更大。電子消費類產品、家具類、奢侈品、珠寶、體育戶外用品、教育、虛擬用品大額充值、旅游、甚至 B2B 都是潛在能從這種支付模式中獲益的商家。

新興分期付款方式 Splitit vs 傳統(tǒng) BNPL

這里可以看到 Splitit 和傳統(tǒng) BNPL 公司的不同。

  1. 從消費者畫像來說,和Klarna主要目標GenZ等年輕人不同。很多BNPL(甚至包括國內的一些先買后付信用購支付)的一大目標客群是一些無法被信用卡公司授信太高額度的年輕人。Splitit這種支付方式主要target30歲以上歐美地區(qū)的消費者,Splitit主要的目標消費者,是信用卡刷得響、買奢侈品不眨眼、FICO評分6、700分以上的海外狠人。
  2. 和某些其他BNPL不一樣,Splitit自己不做消費信貸。用上面的例子來說,當用戶付錢時,信用卡的額度會減少2500整筆費用,只是不需要在一次性下一個月還而已。
  3. 很多BNPL用戶喜歡購買客單在250美金以內的快時尚服飾、鞋品和化妝品等等,而Splitit這種信用卡分期支付方式的用戶,客單往往高達1000美金以上
  4. Splitit的支付留存轉化比非常高,作為一種一鍵支付的分期支付方式,避免了其他BNPL的跳轉等用戶路徑???、狠、準地讓用戶盡快付費。
  5. 根據(jù)Splitit歷史交易統(tǒng)計,高達13%的消費者會在商戶賣家這里進行復購,對于高客單的產品,這是一個很高的比例。

之前遇到一個美國賣電動山地自行車的獨立站商家和我聊到,目標客戶其實是美國那些喜歡戶外和釣魚的中青年男性,這些人未必是 Klarna 那種時尚潮男用戶,盡管 BNPL 提供了分期的選項,但消費者如果要重新下載 BNPL 的 App,肯定對購物轉化造成損害

Splitit 這種嵌入支付界面、無需跳轉任何 App、直接調用信用卡額度的分期支付方式,就成了香餑餑。

歐美很多消費者使用分期付款,并非是因為缺錢、缺現(xiàn)金流,而是因為他們習慣了信用支付方式,尤其喜歡低息甚至無息的信用支付,并精明地懂得避免用借記卡買東西。這些人通常會有2 張以上信用卡,FICO 信用分在六到七百以上,平均授信額度在三萬五美金左右。

舉谷歌手機獨立站的案例:

999 美金 = 36 個月 x 每個月 27.75 美金分期。采用的就是 Splitit。

本文由 @小C同學聊支付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