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這個你真的知道怎么玩?

10 評論 18614 瀏覽 473 收藏 18 分鐘

朋友圈看似只是發(fā)發(fā)狀態(tài)而已,實際可做的事情非常之多,也有的可講。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受眾矚目,滿屏是贊,甚至漸漸地,把朋友圈的回復功能當成了聊天陣地。這說明什么?冥冥之中,你在營造一個朋友圈的偽社群。

加好友篇

不論我們談的是New Media、We Media,還是Social Media,朋友圈的基礎繞不過朋友二字,好友的基數(shù)和質(zhì)量尤為重要,這里往往能反映出一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但如何在好友做到精選這個問題,只是個人習慣的漏洞而已,簡單易行好操作。

<男性>

男性有個通病,就是喜歡集中擴大好友圈,刷個附近的人,沒事?lián)u一搖,見人就加,加的時候還不寫文字。對此,我只能說,別人不屌你的驗證,也是情有可原的。至少,你要說明自己從哪來、到哪去吧?

<女性>

女性與男性不同,大部分女性喜歡被添加,享受被關注,這也有問題。P一張自以為漂亮的頭像,把個人介紹弄成英文、韓文、法文、俄文、火星文,這樣就很吸引男性了嗎?或許,在強關系的微信里,我們更需要價值體現(xiàn),給別人一個加你的實質(zhì)理由,沒有價值就沒有長期的好友鏈。

分享篇

不論人或事,都會被添加標的,而這個標的是可控的。例如:你轉(zhuǎn)發(fā)了一個公益的文章,別人就會在你的形象上增加愛心的標簽;你發(fā)了張自黑的照片,別人就會在你的性格上增加有趣的標簽。如果你學會了如何保持自己的調(diào)性,就會給別人一種你想展現(xiàn)的個性。當然,有人善于做多面手,而有人善于保持單一性。郭老濕對此只能說,寧做兩個極端的人,也不要站在中間做個平凡人。

<H5分享>

Facebook扎克伯格曾經(jīng)說過:“我們最大的錯誤是在 HTML5 上面賭太大”。越來越多的H5第三方軟件,讓H5的逼格弱到不能再弱,像PPT一樣制作一個H5是很多第三方的推廣理念,可就是因為這樣,才誕生了騰訊那個微信朋友圈推廣的業(yè)務。對于我們自身而言,不要輕易分享那些無聊的游戲,沒有幾個能像“圍住神經(jīng)貓”那樣的爆品;不要輕易分享沒特效的H5,像奔馳寶馬一樣的H5早就被大眾所接受;盡可能在分享中說明H5有趣的點,而不是批斗,Low H5已經(jīng)見得太多了,朋友圈里不缺你隨手就分享的那一個。

<長文章分享>

文章有長有短,咱們先從長文章說起。

長文章最先看的是質(zhì)量,有沒有可讀性。比如一個做臍帶血的企業(yè)級訂閱號,在巴黎悲痛中大侃活著有多好,人人都得去本司留點臍帶血什么的。這種賬號基本上就是早死早超生,而轉(zhuǎn)發(fā)者呢?你的倫理觀和道德觀也會被你精選過的用戶重新審視。另外,請根據(jù)用戶年齡段來分享文章,年齡越大,看字能力越強;年齡越小,看圖能力越好。所以,創(chuàng)意的東西請留給年輕人,資深分析請留給高管層。如果你能在好友中做個有效的分類推送,那就更好了。

<短文章分享>

短文章玩的是創(chuàng)意,通常是文案要做的工作。例如長按朋友圈右上角的小相機,寫一篇“點開全文”的文字,或者像最近“全國模特名單.xls”等。這個沒什么可說的,只要有趣,就可以分享,但需要注重時間點,這種短文的存在時期非常短,一旦過時,轉(zhuǎn)發(fā)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

<圖片分享>

圖片跟文章有個相似的道理,要分年齡段。老年人更喜歡看雞湯的文章,而年輕人更喜歡粗糙的圖片。不過,有逼格、有創(chuàng)造力的圖片還是很吸引人的,原創(chuàng)是朋友圈圖片被贊的一個最大優(yōu)勢,因為朋友圈具備高效、集中傳播的特性,這自然而然的也就解釋了營銷中美工、插畫師的重要性。

推薦幾個原創(chuàng)圖的鏈接

https://www.tumblr.com/explore/trending

http://huaban.com/

http://kotaiguchi-gif.tumblr.com/

自黑篇

每個人的微信里都會有幾個自黑狂魔,通過丑化自身來博取眼球。其實,自黑是一種完美的武器,能有效改善關注者的黑暗情緒。這類人敢于自嘲、自我調(diào)侃,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在別人剛剛發(fā)覺自己錯失的時候率先接招,將錯失化為笑料。在此,郭老濕想起一句話:“有一種營銷境界叫自黑,黑到深處自然紅”,希望你們能夠自黑成功。

<低端黑>

所謂低端黑,玩的是嗨皮,黑的素材也就只有自己而已。鬼臉天天做、低俗天天有,慢慢的,別人就看累了,為什么?因為沒有互動!自黑其實是別人高端的吹捧,如果沒了別人,還叫什么自黑,只剩下自嘲而已。

<高端黑>

在此,我要隆重介紹高端黑,為什么“他們”黑出了滿屏贊、黑出了新紀元。自2012年10月上線以來,網(wǎng)絡自制劇《屌絲男士》三季累計點擊量超過20億。《萬萬沒想到》自2013年上線以來兩季總點擊量超16億次,一個自黑時代的來臨,顯示出了自黑需要創(chuàng)意的高深境界。你可以跟朋友撕逼被反殺,然后發(fā)朋友圈黑自己;可以去798這種藝術園區(qū)找個巨丑無比的雕塑跟自己比美,然后發(fā)朋友圈等人黑;可以發(fā)一些身邊的屌絲行為,給大家?guī)碡撃芰浚寗e人黑你的惡俗;也可以追著事件,搞借勢營銷黑,讓別人覺得你黑的時尚??傊?,自黑也需要互動、需要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在自黑中加入元素(情緒、感動、憤怒、吐槽)是靠自黑刷爆朋友圈的唯一出路。

第三方篇

開發(fā)分享朋友圈功能基本上是每個App和網(wǎng)站都要做的任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使用這些功能,把自己認為“有用”的東西粗暴的扔進朋友圈。郭老濕做了一些篩選,覺得有4類內(nèi)容可以拿出來講一下。

<拼步數(shù)>

拼步數(shù)重點不是數(shù)字,而是健康指數(shù)。糟心的世界總是需要點正能量,而運動就是完全正能量的體現(xiàn),所以大家都喜歡拼步數(shù),此類人被稱為“曬步黨”。隨著微信運動和第三方軟件的各種分享,走路(跑步)便從一個積極向上的事情變成了炫耀,有白領為了“上榜”,把自己逼到崩潰邊緣,貌似走路(跑步)變成了社交需要。跳出這個圈子思考一下,曬美食、曬自拍、曬娃、曬產(chǎn)品、曬恩愛,這么多種曬,為什么要盯著步數(shù)作斗爭?目的不純的分享,恰恰使那些樂于參加跑步活動的人更顯高尚,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對此事建立一個清晰的度,千萬不能玩到為爭第一而刪好友的境界。

<分享歌曲>

這是一個比較中性化的事情,沒有人評論此事是好是壞,如果你想刷一下存在感,此方法完全可用。但高頻的分享歌曲會給人帶來反感,朋友圈不是點歌臺,你也沒必要發(fā)回KTV的效果。

<抽個命運>

一個被朋友圈封殺無數(shù)次,卻依舊頑固存在的方式。盡管有點病毒營銷的意思,但確實好用,分享率極高。如果你是從事營銷、從事推廣、從事對外業(yè)務的人,建議遠離、慎用!

<搶紅包>

最直接的案例,餓了么、嘀嘀打車、百度外賣。這里面玩法很多,郭老濕給大家排列說明。

  • 紅包接龍:分享得紅包,別人通過你的鏈接分享,你再得紅包、
  • 集贊紅包:這也是微信封殺了的一個玩法,但依舊有人將這種模式轉(zhuǎn)移到第三方平臺,把朋友圈當做傳播入口而已。
  • 紅包廣告:發(fā)一篇看似是紅包的文章,純標題黨,內(nèi)容里不停陳述品牌,而抽獎規(guī)則完全是神仙才能中,只為曝光。
  • 引流紅包:關注送紅包的文章,一旦關注就進入H5界面,大輪盤抽獎,次次不中,永遠沒獎。

個人用戶傳播邏輯

普通人的傳播邏輯是這樣的!

1.pic

既然邏輯如此簡單,那為什么還有無聊的內(nèi)容存在,共鳴不迭代竟然也能傳播?

假如我們增加一些臟亂差的內(nèi)容,就會變成這樣!

3.pic

以上就是個人用戶的朋友圈在“傳播”這件事上的基礎邏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么幾個問題:

  1. 由于朋友圈屬于強關系鏈的緣故,垃圾信息被轉(zhuǎn)移了,但沒消失,這就是為什么老掉牙的爛分享還存在著。
  2. 就算我們舉報、刪好友、拉黑、不看對方朋友圈,也擋不住第三方和陌生人的外部分享,朋友圈是媒介,不是唯一信息源。
  3. 當整個邏輯走完一個輪回以后,我們自身也許并不是所謂的“好友”、“陌生人”、“第三方”,也許我們在整個社交媒體的矩陣里,屬于三合一的形態(tài),在自己微信里,我們是好友;在社群里,我們是陌生人;在論壇里,我們又是第三方制造者。

也許,只有全民都把控住自己的素質(zhì),才能徹底制造綠色環(huán)境。

運營賬號傳播邏輯

正常的優(yōu)質(zhì)文章是這樣傳播的!

4.pic

假設我們添點擦邊球的標題或者爛視頻,就會變成這樣!

5.pic

從公眾號的邏輯里,我們能看的就更多了:

  1. 與個人用戶的朋友圈不同,公眾號的傳播更廣泛,病毒、偽原創(chuàng)、擦邊球的內(nèi)容也更好傳播。
  2. 作為運營者,分享一個有質(zhì)量的文章,不一定能提高多少逼格,但是分享一篇質(zhì)量差的文章,邏輯是走不通的。
  3. 傳統(tǒng)媒體對新媒體傳播的拷貝更嚴謹。
  4. 只要是傳播,就有價值,低質(zhì)量文章在服務號上要比訂閱號更適用。當然,郭老濕鼓勵大家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的才是帶感的。

如何做到優(yōu)質(zhì)傳播

外行看來,推廣總在挑戰(zhàn)公司的財務能力,但在內(nèi)行看來,拿到錢才是最大的困難。在拿錢這個過程中,會牽扯到了一個有關“感染力”的問題,策劃者或運營者沒有發(fā)揮出感染力,怎么感染不算太了解你的人(新朋友、新同事、你的上司)和根本不了解你的人(粉絲、客戶、陌生人)?

推廣其實并沒有那么難,郭老濕來教你如何有效的分析推廣。

你要先做到

  1. 增加自己(或公眾號)在朋友圈里的個性化屬性,比如:神經(jīng)病、炫富、流氓氣息、君子、愛美等等,這些都可以,別在乎是什么,先展現(xiàn)再說。
  2. 有調(diào)性的推送,不要隨意堆積內(nèi)容,比如昨天罵了個SB,今天信個基督,明天又調(diào)侃了二胎政策。
  3. 學會制造回復點,別人腦子里有什么,你就引導什么。比如:設問結尾、爭議性配圖、實時消息、最新消息等。

當你明白大概框架以后,就要著重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明白別人為什么在先分享 >

雖然wifi需求已經(jīng)進入了馬斯洛需求層次,但這并不代表信息轟炸的時代,你的東西就比別人的好。

早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社交媒體出現(xiàn)前,人們就已經(jīng)學會了表演這項技能,面對面的信息交流給了人們歸屬感、興趣點、尊重以及自我實現(xiàn),只不過那時候有的只是信件和傳統(tǒng)媒介。如今,我們動動手指就能看到大量咨詢,同一條信息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模式展現(xiàn)出來,瞬間傳遍全球,而這個分享的本源,就建立在動機上,也就是大多數(shù)互聯(lián)網(wǎng)人所講的觸感。你所發(fā)送的任何一條信息都存在著價值,就算閱讀數(shù)為零,在朋友圈中也起到了刷新存在感的作用,如果其中恰好給別人預設了一些動機,那就很容易爆炸了(例如下雪的時候,你發(fā)朋友圈最美合集,別人保存或分享的動機就在于你已經(jīng)做過了篩選,是當天朋友圈里優(yōu)質(zhì)的圖片輸出源)。

<在線分享的種類>

  • 分享者:熱心幫助別人,愛心爆棚,對所有善事興趣極大,利他則利己。
  • 權威者:認為自己屬于行業(yè)權威,有概念的地方就有這類人。
  • 嬉皮士:趕時髦、做潮人、發(fā)最新的咨詢,拍最丑的臉,你糗我點贊。
  • 中介商:回力標式反饋,吃大鍋飯,瘋狂轉(zhuǎn)發(fā),24小時刷屏。
  • 寡言者:每天都在看朋友圈卻很少發(fā)內(nèi)容,但這類人只希望認識“分享者”和“權威者”。
  • 感嘆者:這類人分享的行為如同收藏,朋友圈只是媒介,每次分享都會長篇大論,事后還會回味無窮。

<如何分享>

信任度:不論是用戶粘性、互動,還是好友之間的閑聊,信任度都在溝通中產(chǎn)生,只有在值得依賴的信任度基礎上,才會有內(nèi)容價值觀的贊同和信服。

頻率:保持自己的曝光度,提高自己分享內(nèi)容的頻率。

激發(fā):標準的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思維,用戶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

簡單:每個人的認知程度都很有限,閱讀能力也參差不齊。高速閱讀早已變成趨勢,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分享有用的東西,在如今變得十分可貴。

線索:給用戶留下思考方向的引導:感恩、憤怒、懷舊、歡笑等。

時間:分享時段最高的時間集中于10:00-12:00,20:00-22:00;而反饋率最高的時段在12:00-14:00??梢姽ぷ髦械娜烁矚g刷朋友圈,反而到了自由活動的時間,微信就變成了純粹的溝通工具。

監(jiān)控:如果你是某賬號的負責人或者運營者,記得做每日監(jiān)控分析,無用功是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最可怕的事情,時間不再代表金錢,而是體現(xiàn)出策略的正確與否。

 

本文由 @郭老濕?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滿滿的干貨啊 學習了

    來自重慶 回復
  2. ?? 干貨,學習了!感謝分享。很想實踐一下~~ ??

    來自廣東 回復
    1. 加油,你也可以加我的賬號,進群找別人一起交流

      來自北京 回復
  3. ?? 干貨!贊!

    來自北京 回復
    1. 感謝支持!

      來自北京 回復
  4. 握草,這么吊的文章可以轉(zhuǎn)載嗎 ?? ?? ??

    來自江蘇 回復
  5. tumblr不是在國內(nèi)已經(jīng)登陸不了了嗎?

    來自廣東 回復
    1. 不要在意那么多細節(jié),這畢竟不是原創(chuàng)圖的文章。感謝支持。 ??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