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漏斗:B2B銷售經(jīng)理全面指南

3 評論 23015 瀏覽 217 收藏 21 分鐘

盡管銷售的門檻并不高,可是要想成為銷售的Top 10%,卻不容易。他們的成功不是靠運氣,靠感覺去成單的,他們一定是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獨特的方法,或者具備某方面的優(yōu)勢。本文主要從銷售漏斗的角度分析,給你一份B2B銷售經(jīng)理全面指南。

你知道現(xiàn)在最難招聘的職位是什么嗎?程序員?產(chǎn)品經(jīng)理?

錯。你發(fā)一個UI需求,一周能收80個簡歷。現(xiàn)在最難招聘的其實是銷售崗,不管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還是有過銷售經(jīng)驗的,都很難招到。

究其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是大家對銷售有著普遍的誤解和偏見。未入門者往往認為銷售就是靠嘴皮子,喝喝酒、吃吃飯就能拿下來訂單。

而那些有過銷售經(jīng)驗的,如果呆在一個野蠻銷售文化的組織里,認為只需要喊喊口號,多給客戶打幾個電話就能拿下訂單,也很難認為自己的工作有技術含量,他們會覺得銷售就是靠運氣。

也因此,在下一份工作中將銷售職位拒之門外。

坦白說,銷售的門檻確實不高,只要表達邏輯和智商正常,誰都能做。但是那些銷售中的Top 10%,絕對不是靠運氣,靠感覺去成單的,他們一定是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獨特的方法,或者具備某方面的優(yōu)勢。

但是令銷售管理者頭疼的是:你無法復制這10%的頂尖銷售,你能做的就是把剩下的90%管理起來,發(fā)揮180%的成單潛力。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學一下什么是銷售漏斗。

除此之外,我也希望這個手冊能讓新人了解科學銷售是怎樣煉成的,銷售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簡單,歡迎加入銷售這個專業(yè)崗位。

談到銷售漏斗(Salse Pipeline),讓我們先來回答一個問題:銷售是藝術還是科學?

  • A、藝術
  • B、科學
  • C、藝術+科學

答案:“C”

銷售當然是個藝術活,因為銷售工作主要是跟人打交道,而人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有時候客戶并不會因為單純地憑借理性買單。但是,厲害的銷售會利用數(shù)據(jù)來優(yōu)化自己的銷售過程,他們不會靠感覺去銷售,也不相信成單全靠運氣。

他們的做法是將銷售工作分解成一個個簡單的、可以控制的動作,然后不斷重復執(zhí)行和優(yōu)化,最終帶來更可控的銷售成果。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掌握銷售漏斗的概念,這是你走向數(shù)據(jù)化、科學化和標準化銷售作業(yè)的第一步。

什么是銷售漏斗(Salse Pipeline)?為什么這個管理方法可以給你帶來更多訂單?

在這個指導中,你會學到銷售漏斗的所有必要知識,包括:

  • 銷售漏斗的定義;
  • 怎樣創(chuàng)建你的第一個銷售漏斗;
  • 銷售漏斗的常犯錯誤;
  • 清理你的銷售漏斗;
  • 銷售漏斗的關鍵指標。

什么是銷售漏斗?

銷售漏斗包含了拿下一個訂單的整個過程,熟悉銷售的管理者都知道,一個銷售機會從感興趣—詢價—提方案—成交,是靠銷售人員一個個銷售行為推動的。由于每個公司的銷售過程不一樣,因此公司之間的銷售漏斗也都不一樣。(同一家公司,如果每個產(chǎn)品的銷售方法不同,漏斗也會不一樣)

每個銷售機會向前流動的速度也不同,這取決于客戶的狀態(tài),例如:采購緊迫性、興趣度,之前調(diào)研了多少信息等。甚至有的銷售機會出現(xiàn)跳躍式移動,例如:直接從“興趣階段”直接到“價格提案”階段。

這可能是他私下做了一次調(diào)研,或者聽取了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的建議。

怎樣創(chuàng)建你的第一個銷售漏斗?

以下是建立銷售漏斗的基本步驟:

定義你的銷售分為幾個階段

  1. 識別出每進入下一個階段需要多少條銷售機會;
  2. 為了達成銷售業(yè)績,計算出需要多少條銷售機會;
  3. 識別出每個銷售機會轉(zhuǎn)化到下個階段,通常銷售(比如打了第一通電話)和客戶有哪些行為(比如接受了拜訪);
  4. 圍繞這些行為建立一個漏斗模型。

Tips:多久才能建立起銷售漏斗。

答案取決于你的產(chǎn)品、潛在客戶和營銷能力。如果你有一個低成本獲客的方案,例如:百度搜索廣告,那么可以立刻建立起來,如果你提供的是一個小眾但昂貴的產(chǎn)品(例如:私人飛機),這個漏斗可能要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才能建立。

基本方法如上,下面讓我們詳細介紹具體的步驟。

1. 銷售漏斗階段

建立銷售漏斗最快的方法就是網(wǎng)上找個模版,然后開始實施。但我建議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專有階段,這絕對值得花時間。

畢竟,銷售漏斗階段必須和你的客戶購買周期結合,而每家的客戶購買周期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來看一個典型的客戶購買周期:

  • 意識:客戶意識到有一個痛點,或希望改善現(xiàn)狀;
  • 考慮:客戶明確自己的痛點和需求,研究了幾個潛在的解決方案;
  • 決策:客戶確定要采取行動了,正在對比幾家供應商。

了解了客戶購買周期,你設計的銷售漏斗可能是這樣:

  • 建立關系:客戶和公司建立了關系,包括:注冊了產(chǎn)品、打開了郵件、參加了線下活動等任何行為。
  • 預約拜訪:客戶同意你的拜訪,想了解你如何幫助他解決問題。
  • 拜訪完成:你和客戶成功見面,并明確了下一步行動計劃。
  • 解決方案認同:客戶認同并有意向使用你的產(chǎn)品解決問題。
  • 采購提案發(fā)送:客戶看了你的采購提案與合同。
  • 成單:客戶購買了你的產(chǎn)品。

更復雜的產(chǎn)品,會有更長的銷售周期,和更多的銷售階段。

你需要明確客戶在每個階段的停留時間。例如:一個客戶從“拜訪完成”到下個階段平均需要2周,但是某個客戶停留超過了3周,那中間肯定是遇到了阻礙,這時你大可以關閉這個銷售機會。

同樣需要明確的是階段轉(zhuǎn)化率。如果你知道客戶在“預約拜訪”到“成單”階段的轉(zhuǎn)化率是10%,通過計算機會數(shù)量和平均訂單額,你完全有能力預測這個月/季度的成交額是多少。

2. 怎樣計算自己的銷售漏斗

由于具備清晰的銷售階段和階段轉(zhuǎn)化率,你就知道怎樣定制目標和安排資源了。假設你每年要帶來240個新訂單,每個階段的轉(zhuǎn)化率都是50%,那么你需要每個月做到:

  • 20個訂單;
  • 發(fā)送40個采購提案;
  • 80個認同解決方案的客戶;
  • 成功拜訪160個客戶;
  • 成功預約320個客戶;
  • 和640個建立關系。

再假如你的銷售團隊是10個人,這相當于:

  • 每月20個訂單÷ 10人=2個訂單/人/月;
  • 每月40個提案÷ 10人=4個提案/人/月;
  • 每月80個方案÷ 10人=8個方案/人/月;
  • 拜訪160個客戶÷ 10人=16個拜訪/人/月;
  • 預約320個客戶÷ 10人=32個預約/人/月;
  • 640個客戶關系÷ 10人=64個電話/人/月。

也就意味著,銷售每天要打2個電話,完成1個拜訪預約。這只是一個示例,實際每個階段的轉(zhuǎn)化率都不一樣,但計算原理就是如此。

銷售人員可以根據(jù)這個數(shù)據(jù)模型來明確銷售目標的進展,銷售管理者或銷售每天要思考的問題只有兩個:

  1. 如何提升每個階段的數(shù)量;
  2. 如何提升每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的轉(zhuǎn)化率。

如果有個銷售預約轉(zhuǎn)化率特別高,你就應該研究一下為什么,并嘗試能否復制到其他人身上。

3. 銷售漏斗的常犯錯誤

避免下面的錯誤,能讓你的銷售漏斗更健康。

(1)干癟的銷售漏斗

很多銷售不喜歡開拓“冷客戶”,做那些愿意和你交流、快成單的客戶多么輕松啊。但是,別忘了,快要成單的客戶也都是從冷到熱過來的。

如果你只是關注快成交的那個階段的客戶,你下個月的漏斗一定是干癟的,沒有足夠多的“熱”客戶供你去成交。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建議你一定要確保銷售漏斗的上層數(shù)量一定是增長或者至少不下降的,因為每個階段往下轉(zhuǎn)化都會有數(shù)量損失。

舉個例子:如果你發(fā)現(xiàn)快成交的階段的客戶數(shù)量已經(jīng)很多了,但是可拜訪數(shù)量卻只有幾個,這個時候你應該調(diào)整工作,去增加客戶拜訪量。這樣才能保證未來一段時間,會產(chǎn)生足夠的可成單客戶。

(2)漏掉銷售機會

缺乏規(guī)范的銷售跟進流程,會讓很多客戶悄悄地流失掉。想想看,一個客戶都來主動了解你的產(chǎn)品了,銷售卻因為事情太多而忘記跟進,客戶急不可耐地選擇了另外一家,這簡直是送錢給競爭對手。

作為銷售管理者,你需要給團隊設計一個跟進規(guī)則,包括:跟進時機、頻率和跟進方式。

例如。你可以這樣設計:

  • 每個注冊客戶必須在5個小時內(nèi)聯(lián)系;
  • 每個客戶必須聯(lián)系超過6次才能被關閉;
  • 每次和客戶聯(lián)系都必須提供一個好處,比如:信息或者資源;
  • 如果客戶電話打不通,則添加對方的微信+發(fā)一封郵件。

一個好的跟進規(guī)則可以讓銷售的行動更統(tǒng)一,這就像一個本能反應一樣,當….,則…..,簡單重復可以讓銷售團隊形成斯巴達軍團一樣的摧毀力。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要求每一個跟進中的客戶必須建立一個任務。比如:打電話、預約拜訪。每個銷售都應該有一個自己的任務清單,這會強迫銷售思考和整理下一步的跟進計劃是什么,而不是盯著客戶列表隨意發(fā)揮。

(3)不忍心移除過期客戶

如果你想要一個預測精準的銷售漏斗,就得定期清理過期客戶。這意味著,你要知道每個階段的客戶停留平均時間,并且把超過了這個時間的客戶清理出去。

但是很多往往不舍得,他們總覺得再試試能成。我們不能說沒有幾率成交延期客戶,但這會更耽誤你在其他階段的努力。

4. 清理你的銷售漏斗

我們口中的“清理”,實際上是讓你慎重選擇留在漏斗里的客戶,以及何時應該打掃一下屋子。

(1)越大并不總代表越好

這世界的東西總會有變得臃腫的危險。拿你的銷售管道來說,你必須警惕別讓它被過量的潛在客戶塞得臃腫。

想象一樣,如果你的目標是讓你的管道隨時保持20個機會的水準,而現(xiàn)在你有50個,看起來這像是一件好事,對吧?

畢竟,你的管道已經(jīng)擁有了如此之多的機會,你已經(jīng)在游戲里遙遙領先了。

真實情況往往并不是這么回事:太多的機會會稀釋你的資源,當你以這種方式高負荷工作時,你無法做到給漏斗里的每個機會分配足夠的注意力,這樣會導致一些機會流產(chǎn)。

(2)我們懂的,因為我們經(jīng)歷過同樣的事

我們曾經(jīng)有個銷售同事,在加入我們之前,他聲名遠揚。奇怪的是,沒過多久我們就發(fā)現(xiàn)他遇到了麻煩。月初時他有10條高質(zhì)量的銷售機會,而到了月底,大部分機會都沒有任何進展。

我們花了數(shù)月才意識到,當客戶說“我們還在考慮中,幾周之內(nèi)肯定能有定論”時,我們的應對方法其實并不夠好。我們聽過客戶太多次這樣的說法,之后便一無所獲。

于是他進一步審視了他的這十個潛在客戶,發(fā)現(xiàn)最后只有一個會真正買單。一切都不言而喻了,他在銷售漏斗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他很快吸取了教訓,最終成為了最好的銷售之一。

進度緩慢的潛在客戶讓人頭疼,他們其實是在消費你的時間和金錢。

(3)如何分辨何時該清理銷售管道

如何去分辨一個潛在客戶不合格?

下面有三個參考,但是你可能需要好幾個月才能找到屬于你自己的標準。

  1. 捫心自問,這個客戶如果知道你把他當成潛在客戶,他會在心底里笑你么?如果是,說明他并不把你放在心上,你也大可不必把他當一回事。
  2. 直接問你的潛在客戶他們是否會在這個月內(nèi)購買你的產(chǎn)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暫時把他們放一放吧。
  3. 當某些客戶告訴你他們很喜歡你的產(chǎn)品或服務,但近期(這個月或這個季度)不會購買。看上去似乎我們還有機會,但實際上沒有。你必須把這種客戶也放進清理的列表,因為你在你的銷售周期內(nèi)(甚至在不遠的未來)無法簽下這個訂單。

(4)怎樣讓你的銷售管道保持精準干凈

怎樣過濾他們?nèi)Q于你,不過在這里為你提供一點建議,可以幫助你規(guī)范你的清理計劃。

  1. 每周或每兩周過濾一次你銷售漏斗中所有的聯(lián)系人。如果你發(fā)現(xiàn)一個潛在客戶已經(jīng)待在你的銷售漏斗中很長時間,超出了你常規(guī)的銷售周期并造成了漏斗阻塞,而且,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出他會在短時間內(nèi)有任何進展,那就清理掉他。
  2. 不要徹底地拋棄他們,將這些被清理掉的客戶放置到未來線索庫中。如果你正在使用銷售管理軟件,可以安排一個遠期電話回訪的日程。
  3. 繼續(xù)將注意力放在那些成交機會很大的訂單上,清理你銷售漏斗中的潛在客戶將會使你略感不安??梢岳斫?,將任何一個潛在客戶置之不理都比較艱難,哪怕對方意向不太高。

但是我們強調(diào)的就是要將你的注意力放在高意向客戶身上,并且保證在銷售漏斗中不斷推進他們。正確的精力分配,加上好的工作習慣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你會迎來源源不斷的訂單。

5. 銷售漏斗關鍵指標

下面的指標可以幫助衡量團隊的漏斗健康情況。

  • 潛在訂單數(shù)量:有多少合格銷售機會可以成單的;
  • 平均訂單額:歷史上的總訂單額/訂單量;
  • 銷售漏斗總金額:等于平均訂單額x潛在訂單數(shù)量;
  • 成單周期:每個訂單的從進入銷售漏斗到成單的平均時間。

當你的銷售團隊變得經(jīng)驗豐富,營銷團隊也知道怎樣吸引正確的客戶,你的產(chǎn)品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的時候,你的銷售周期一定會縮短。

想要增長,你的銷售漏斗總金額就必須增加。你可以從漏斗中的訂單數(shù)量、平均訂單額和轉(zhuǎn)化周期三個方面想辦法。

還有一個概念就是漏斗速度,指訂單從進入漏斗到成單的平均速度。公式為:

漏斗中的訂單數(shù)量x總成單率x平均訂單額/平均銷售周期

假設你的漏斗中有50個銷售機會,你的平均成單率是40%,平均訂單額是10000元,銷售周期一般需要70天。那么你的漏斗速率就是:50×0.4×10,000 /70,也就是2,587.14元/天。

每個銷售的漏斗速率都不同,上面這個數(shù)據(jù),意味著這個銷售每天可以給公司帶來的預測銷售收入是:2587.14元。

你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提升漏斗速率,沒錯,這就是公式中的四個因素。

  1. 總機會數(shù)量:取決于你開拓冷客戶的成效。如果這個數(shù)據(jù)下降了,很可能是營銷獲客出了問題。
  2. 成單率:給銷售人員提供定期培訓和考試,可以改善這個指標。
  3. 訂單額:教會銷售人員如何搞定大客戶,或者交叉銷售、增至服務,可以改善這個指標。
  4. 銷售周期:識別出客戶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轉(zhuǎn)移的信號,就像指南針一樣,所有銷售都應該奔著這些信號前進。另外,像“3天內(nèi)成交可以給9折”的限期政策也很有用。

除了關注漏斗速度,你還要密切關注階段轉(zhuǎn)化率。這能讓你了解到哪些階段的客戶流失最嚴重,以對癥下藥。

舉個例子:假設客戶從“演示產(chǎn)品”到“采購提案”的轉(zhuǎn)化率是60%,那40%的失敗是什么原因?是銷售的演示技巧不到位,還是產(chǎn)品的價值點不夠清晰?還是銷售分析客戶需求的能力太弱?

如果你不去關注上面這些指標,就會難改進銷售最終的結果。

文章參考:

blog.hubspot.com/sales/sales-pipeline

【銷售】理解銷售的數(shù)字游戲 | 銷售漏斗學院(一)

 

作者:明道協(xié)作,100萬用戶每天離不開的辦公協(xié)同軟件,擅長做內(nèi)部溝通、項目管理,產(chǎn)品和研發(fā)進度管理

本文由 @明道協(xié)作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CRM

    回復
  2. 制造業(yè)售后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