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黃色新聞”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1 評論 8575 瀏覽 5 收藏 14 分鐘

“黃色新聞”是新聞報道和媒體編輯的一種取向,得名于《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黃孩子”。近期,這種新黃色新聞愈演愈烈,本文將探討網絡媒體平臺上“新黃色新聞”現象的特點、原因、影響以及對策,一起來看看吧。

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是新聞報道和媒體編輯的一種取向。得名源于19-20世紀之交紐約漫畫專欄《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黃孩子”所引發(fā)的漫畫專欄爭奪戰(zhàn)(普利策與赫斯特之爭)。

其主要特征是:使用大字號煽動性標題;對不甚重要的新聞加以渲染、夸張;捏造訪談記錄和新聞報道,采用易于引起歧義的標題和版式;報道內容流于膚淺等。

雖然黃色新聞的時代距今已過百年,但如今,隨著現代媒介技術的發(fā)展,使得新聞的生產和傳播方式發(fā)生了深刻變革,這場變革隨之帶來了很多新現象和新問題。其中,“新黃色新聞”現象正在愈演愈烈。

本文探討了網絡媒體平臺上“新黃色新聞”現象的特點、原因、影響以及對策,以期對新聞傳播和網絡內容生態(tài)治理進行有益的思考。

一、新黃色新聞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眾所周知,新聞是關于世界變化的知識,告知人們當下世界正在發(fā)生什么。可以說新聞是人們獲取信息、了解世界和社會的重要途徑。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聞的形式和傳播方式也一直在變化著。

20世紀末,互聯網開始影響新聞業(yè)?;ヂ摼W使新聞變得更加快速,更加全面,讓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隨意獲取信息。與此同時,由于互聯網的爆發(fā)式增長,新聞業(yè)也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變革,這種變革掀起了一個新時代的潮流,人們獲得了從不同的渠道獲得新聞信息的權利和手段。

而社交媒體和短視頻時代的到來,人們的這種權利被繼續(xù)擴大。本來新聞的生產和傳播是由專業(yè)化的新聞媒體機構來負責的。如今,社會被深度媒介化之后,原先由專業(yè)新聞機構壟斷的新聞生產和傳播權力的局面遭遇全域性的顛覆。普通人獲得了發(fā)布新聞,分享新聞的能力,并不斷塑造新聞信息流及其傳播特征,并使網絡平臺成為發(fā)布和分享新聞的主要渠道之一。這一新聞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在許多方面都給人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引發(fā)了一些新的現象和問題。

比如在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上,你一定看到過這樣的一些擁有著統一風格的視頻新聞:它們往往分辨率不高,有著濃濃的“賽博包漿”的色彩風格,封面上掛著黃底黑字,鏤空紅字的標語,就像街頭巷尾五色斑斕的小廣告。這些短視頻新聞,在采訪的時候,當事者都會補充一句:“當時覺得很有意思,就順手拍下來,沒想到居然火了”。

這些新聞的內容大多簡短空洞,擺拍作秀,顛倒黑白,可以說是毫無營養(yǎng)。生產這些內容的除了一些小的自媒體之外,甚至還有一些專業(yè)媒體。這一現象也引起了業(yè)內人士的關注,大家紛紛驚呼,“新黃色新聞”來了!那么,什么是黃色新聞?黃色新聞又給新聞業(yè)造成了哪些影響呢?

二、什么是黃色新聞?

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是新聞報道和媒體編輯的一種取向。產生于 19 世紀后期的美國,源自兩位著名報業(yè)大亨威廉·赫斯特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與約瑟夫·普利策 (Joseph Pulitzer)的競爭。

約瑟夫·普利策于 1883 年收購了《紐約世界》(New York World),并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編輯方法,其中包括使用聳人聽聞的標題、色彩繽紛的插圖以及關注人類有趣的故事。事實證明,這一策略有效地增加了發(fā)行量,吸引了普通民眾和競爭對手出版物的注意力。

威廉·倫道夫·赫斯特后來通過在 1895 年收購《紐約新聞報》(New York Journal) 來挑戰(zhàn)普利策的統治地位,采用了類似的策略,并引發(fā)了兩家出版商之間的激烈競爭。

為在競爭中擊敗對手,赫斯特重金將《世界報》星期日版的全班人馬挖至《新聞報》,其中包括著名專欄畫家理查·奧特考特。奧特考特在《世界報》的著名漫畫專欄“黃孩子”也移至《新聞報》。這其中又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故事,雙方甚至一度對簿公堂。

黃色新聞的得名——黃孩子

這場爭奪“黃孩子”的戰(zhàn)爭在整個紐約引起轟動,兩報藉人們對此事的關注大肆策劃刺激性報道,爭奪受眾。彼時的《紐約客》的著名記者華德曼將兩報的新聞報道風格戲稱為“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很快被人們接受并沿用至今,成為專門的新聞學學術用語。

黃色新聞在《新聞報》和《世界報》的激烈競爭中崛起,這種新聞報道方式也帶來了巨大利潤,引起了全國報紙的效仿。當時美國全國的主要報紙中約有三分之一是純粹的黃色報紙。

黃色新聞強調感性化的報道,強調娛樂性和輕松愉快的風格,而不是傳統的客觀新聞報道。這種報道方式確實吸引了更多的讀者,但也引起了人們的擔憂。美國的新聞學者埃德溫·埃莫里曾評價:“赫斯特制造出了有史以來最壞的新聞,將美國新聞事業(yè)的水準降到了最低?!?/p>

普利策后來對主動退出了黃色新聞大戰(zhàn),赫斯特遭到社會輿論的嚴厲譴責,不得不將《新聞報》解散,這場黃色新聞大戰(zhàn)才最終結束。

雖然黃色新聞在19世紀末期的媒體行業(yè)面臨的競爭壓力下應運而生,但它的影響是深遠的。它導致了從客觀報道向煽動性報道的轉變,這繼續(xù)影響著媒體報道至今。

太陽底下無新事,隨著自媒體以及短視頻的崛起,導致了沉寂百年的“黃色新聞”似乎以另一種形式復活了。

三、新黃色新聞的特點

對比一下我們可以發(fā)現,當下短視頻平臺上出現的一些低質的資訊類視頻,雖然和歷史上的黃色新聞在內容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有很多共通之處,可以將之稱為“新黃色新聞”,那這些新黃色新聞都有哪些特點呢?

1. 質量低劣,內容虛假

新黃色新聞在內容方面,或輕松幽默、或血腥暴力,不一而足,但都以吸引觀眾眼球為主要目的,而忽略了新聞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重要要素。這種新聞內容大多毫無營養(yǎng),甚至可以重復幾年前的舊聞,受眾很難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我們都知道所謂“新聞”是關于事實和真相的敘事,但還有一類所謂的“新聞短視頻”,內容虛假像是自導自演的網絡短劇。這類網絡短劇往往是利用虛假人設、情節(jié)、場景、道具等編造出不實信息,是人為制造出來的虛擬現實。這一虛擬現實通過媒體轉載、網絡自發(fā)的傳播,成為了“新黃色新聞”,正成為當下網絡視頻平臺上的突出景觀。

2. 商業(yè)化利益驅動

美國黃色新聞出現的19世紀末期,經濟繁榮,人口增長迅速,出現了大量的報紙出版物,這導致了各個報紙之間的激烈競爭。為了保持盈利能力,報紙才被迫針對大眾的興趣和價值觀進行報道。

現如今也一樣,在今天競爭激烈的媒體生存環(huán)境下,一些媒體機構和公司發(fā)布這些新黃色新聞的內容,主要為的是在社交媒體上吸引用戶關注,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曝光度,從而獲取更大的廣告收益和推廣效果。

3. 受眾需求

總的來說,新黃色新聞泛濫的這種趨勢,反映了當今新聞媒體市場的需求和供應變化。一部分受眾存在對新黃色新聞的關注和需求,進而導致了新黃色新聞的大量出現。

因為新黃色新聞往往有趣、戲劇化且充滿懸念,有很強的娛樂性,可以為人們平凡生活增添些色彩。而且人們在閱讀這類新聞時,還會產生一種虛擬的參與感,這可以讓他們暫時忘卻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這可能是大眾喜歡觀看新黃色新聞的心理因素。

另外因為新黃色新聞自身的內容特性,很容易獲得用戶的轉發(fā)和點贊,這進一步推動了新黃色新聞的傳播。最終,新黃色新聞很容易登上熱門榜單,再因平臺算法推送,各類亂花迷眼的事件,便成為了虛擬現實的景觀,將公眾的有限注意力牽引到了虛擬空間。

四、對黃色新聞泛濫的思考

黃色新聞的泛濫對社會有著負面影響。首先,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們對事實的認知,扭曲公眾的價值觀,使得一些人開始追逐炫耀、低級趣味或沉迷于無意義的事物,而忽視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此外,許多媒體機構用發(fā)布的低質內容來吸引受眾,這不僅降低了新聞價值,也破壞了公眾對新聞媒體的信任感。許多新黃色新聞的內容下面,我們都能看到“沒有新聞可以不發(fā)”類似的用戶評論。

所以,面對新黃色新聞泛濫的這種境況,正在并將繼續(xù)考驗新聞專業(yè)共同體的姿態(tài)和作為。應堅持新聞專業(yè)主義,遵守行業(yè)準則和倫理標準,確保新聞報道是準確、可靠和可信的。

當然這也不是說要放棄吸引受眾,在實踐中,我們也要認識到黃色新聞和新聞專業(yè)主義并不是對立的。媒體機構需要知道如何在增加點擊率的同時保持新聞報道的高質量,并且需要與公眾建立信任關系。沒有人希望在看新聞時被欺騙或被誤導,人們需要的是真實和真相。媒體機構和新聞從業(yè)者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平衡新聞報道的新鮮感和真實性,以便為公眾提供有意義的、準確的和高質量的新聞報道。

總之,針對這個問題,首先是行業(yè)自律,以保證媒體行業(yè)的公信力。其次是公眾教育,政府和媒體應該加強對公眾的新聞素養(yǎng)宣傳,讓人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新聞,如何識別和抵制黃色新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人也可以從自身做起,積極培養(yǎng)正確的新聞閱讀習慣和辨別能力。

作者:張浩然

來源公眾號:騰訊媒體研究院(ID:TencentMRI),深耕媒體行業(yè),探索媒體前沿趨勢研究與實踐落地。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騰訊媒體研究院 授權發(fā)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標題】這一塊特別嚴重 例子最典型就是B站的標題黨 熱搜、首頁都是清一色吸引眼球的標題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