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爸爸產品分析報告

8 評論 21912 瀏覽 30 收藏 10 分鐘

全文結構從產品經理、用戶、設計師的角度被“強行”拆分為三部分,和別的產品分析報告有所不同,未必科學合理或者合乎章法,產品部分和設計部分的相關內容也確實難以明確歸類。其實設計部分本打算針對用戶部分提出的問題進行改良設計,但工作量真的不小,又限于篇幅過長反而會影響閱讀體驗,故決定單做作為一篇redesign以后再發(fā)。

背景

之前只知道這是一個給學齡前兒童讀英文繪本的APP,并不怎么看好,畢竟很懷疑音頻對這些孩子還有沒有吸引力。后來下載發(fā)現(xiàn)居然有親子課堂和商城,覺得布局有點大,走得有點快,之前有幾天上班路上在便簽里寫過幾段,但一耽擱又是好久。終于決定用PPT的形式,簡書發(fā)了,結果在這里還真有編輯審核,并給了修改意見。又拖了幾天,今天下午同事們聊到了國際學校和送孩子出國的事情,覺得下一代的教育培養(yǎng)真是個大市場,也算激勵自己盡早收尾吧。

聲音,標準的發(fā)音,優(yōu)美的嗓音,還有獨具匠心的背景音樂。即便外邊的音樂播放器和網絡電臺打的再怎么激烈,有優(yōu)質的內容就能在寒冬安身立命吧。至于視頻和商城,我也試著換個角度看,首先得承認作為一個設計師經常被“一個小產品應該功能專一且體驗極致”洗腦,但面對商業(yè),有些時候不得不妥協(xié)。當音頻(繪本、故事、國學、兒歌)、講座視頻(對家長進行教育)和商城(書籍、文具、玩具、母嬰用品)放一起,儼然一個超級APP的內容和跨度。

音頻上,無論制作成本還是版權費用,收費都無可厚非,雖然家長們未必會買一個音樂播放器的會員,但在孩子教育上花這點兒錢還是很痛快的。關于講座視頻,如果作為一個在線教育的延伸,真的太有優(yōu)勢了,什么職業(yè)培訓和mooc都完全無法激發(fā)家長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但是如果是“教育你成為一個教育家,成為自己孩子的導師”,這就太有使命感和責任感了。至于內容的生產和運營,只管教會那些兒童研究或教育工作者、主講人怎么錄屏就好了,當然錄制和購買線下的講座視頻也很重要。至于商城,現(xiàn)在每個人都很容易擁有自己的線上店鋪,羅胖也在買書,創(chuàng)業(yè)者和開發(fā)者甚至每個人都需要首先在心里過了這道關于道德的坎,放下對銷售的偏見。此外,試錯總沒有錯。

幻燈片02

幻燈片03

幻燈片04

幻燈片05

幻燈片06

幻燈片07

幻燈片08

以上從大產品角度做了幾點分析(產品真不是好當?shù)模?,即便音頻市場競爭再怎么激烈,兒童內容總是牢牢占據著一角。此外關于販賣恐懼、版權問題、付費習慣、盈利模式也只是想開個腦洞罷了,扯得有點遠。

幻燈片09

幻燈片10

幻燈片11

幻燈片12

幻燈片13

幻燈片14

幻燈片15

幻燈片16

幻燈片17

幻燈片18

幻燈片19

做了這么久用戶體驗,可用性測試真沒做過,報告也沒寫過。不過挑挑刺、吐吐槽、提提改進意見還是能寫不少東西的。總的來說,音頻部分就是播放器界面“上一曲/下一曲”的用戶認知和操作問題,歌單的位置放哪里更合適。講座視頻的內容和界面都還不夠精致。商城不知道是自己開發(fā)的,或者有贊提供了多大程度的技術支持,如果能在符合主流購物APP使用習慣的同時做出自己的個性是最好的。此外,在移動APP繁榮發(fā)展的這幾年,各種控件的使用規(guī)范都那么清楚明了,又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應用在創(chuàng)造著新的交互模式和視覺風格,都可以去參考,如果不是全新的應用完全沒有范本可循,用心的選擇拿捏,要做出體驗很爛的APP也不容易。滿分100的話,可以給到80分以上。

幻燈片20

幻燈片21

幻燈片22

幻燈片23

幻燈片24

幻燈片25

總結

常青藤爸爸APP始終堅持生產優(yōu)質內容,無論中英文繪本、童話故事、國學還是兒歌都經過認真篩選,制作精良,在音質、內容、配樂等方面都給用戶帶來了完美的聽覺體驗,逐漸形成自身優(yōu)勢,建立起生態(tài)壁壘。在播放界面也不斷創(chuàng)新,提供了英音/美音/歌曲、朗讀/律動/哄睡、逐句朗讀等多樣化的選擇。

在APP內收費方面,會員暢聽有點一刀切了,是否可考慮更加靈活多樣的購買方式,甚至和商城模塊進行捆綁。當然這會造成開發(fā)成本的增加,會員用戶應該走質還是走量值得探討。商城模塊有太多成熟的應用可以參考,如果不想冒險做交互或流程的創(chuàng)新,至少UI還是可以提高的,而且做容易出效果,還有就是如何在豐富商品種類、保證商品質量的同時不引起用戶的厭煩和鄙夷,實現(xiàn)商業(yè)變現(xiàn)與用戶體驗兩者的平衡。

另外,購物車和訂單管理模塊需要繼續(xù)優(yōu)化。微講座模塊目前內容還不完善,分類篩選、熱推、搜索畢竟少不了,需要慢慢來,評論氛圍有待營造,強制分享才能觀看畢竟不妥,是否可以引用試看方式,或用別的方式激勵分享,記憶播放、收藏管理等功能有待擴展。

 

本文由 @張鵬濤?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結合一下“凱叔講故事”做下競品分析?

    來自北京 回復
  2. ?? 這難道不是廣告?

    來自河北 回復
    1. 當然不是廣告,是我第一份成型的產品分析報告,本來憋足了勁吐槽的,后來戰(zhàn)線拖的太久了。。。

      來自北京 回復
    2. 沒辦法 畢竟我只看到了你對這個APP的宣傳 “習慣性質疑” ?? 突然炸毛。。

      來自河北 回復
    3. 我是常爸的金卡會員,其實我有點沒看懂你的報告。不過,聽說他家2018實現(xiàn)了五千萬的盈利。

      來自廣東 回復
  3. 這到底是廣告呢還是廣告呢還是廣告。。。。

    來自江蘇 回復
    1. 我還只是個學生了,怪我批判不夠犀利咯,居然被當成軟文,不過也正說明大家被滿世界的套路嚇怕了,“習得性質疑”。

      來自北京 回復
    2. 這個怎么說呢,調理不太清晰,悲歡亦是廣告也是有點道理的 ??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