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文案?一字就夠

0 評論 9733 瀏覽 11 收藏 19 分鐘

編輯導語:策略可以往大了想,但文案一定要往小處寫。?如今消費者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注意力去看一則廣告,何況現(xiàn)在的消息又多又雜,消費者的注意力很難被抓住,用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來濃縮品牌信息,成為品牌的獨特標簽,才是品牌運作的重點。本文作者結合具體案例對此展開分析說明,一起來來看看~

小豐在《廣告語法辭典》一書中開篇就談到一個觀點:“話比字好。字比詞好。詞比句好。單句比復句好。只有一個字或一個詞的話最最好!”這段話充分說明寫好文案的精義是準確、傳神,而不是堆砌詞藻。能用一個詞表達出來產品的精神,就不要用兩個詞。能讓消費者記住一句話,就是品牌最大的成功。

我能想到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蘋果的“YUM”。

1998年,蘋果推出臺式電腦iMac G3。iMac G3有很多開創(chuàng)性設計,諸如用可吸入式光驅取代軟驅、內置USB接口、支持FireWire等;但最重要的是,iMac G3采用了半透明塑料彩殼和圓潤的蛋殼造型。這個顛覆式的設計,一掃PC界沉悶的黑色商務風格。

剛上市時,它還只有一款邦迪藍配色,不過到了1999年1月蘋果就新增了草莓紅、青檸綠、葡萄紫、橘子橙等一系列糖果色,所以iMac G3又被稱為粉絲們昵稱為果凍、硬糖。

很明顯,色彩是iMac G3讓消費者如癡如醉的主打賣點,成為iMac G3拯救當時沉淪谷底的蘋果公司的關鍵所在。

多彩設計,也成為蘋果延續(xù)到后來的iPod、iPhone等產品上的品牌基因。自然,iMac G3在廣告中主打的就是色彩,五顏六色的電腦在海報中依列排列,散發(fā)出誘人的色澤。當時還有一個小插曲,喬布斯因為雜志廣告上的產品色彩不夠藍而大發(fā)雷霆。

基于此,iMac G3的廣告文案又該如何寫呢?比如,我可以寫“l(fā)et’s color”、“你好色彩”、“多彩設計,任君采擷”、“電腦更多彩,事業(yè)更精彩”。但實際上,iMac G3的廣告文案只用了一個單詞:“Yum”。

Yum是英語中的感嘆詞,它來自于口語,表示吃到美味時發(fā)出的贊嘆聲,以示滋味美妙。這一個單詞“Yum”,不僅描述出iMac誘人的外觀設計,尤其是它調動了我們腦海中的快樂中樞,讓擁有蘋果電腦變成了一種感官體驗,從而讓消費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蘋果的魅力,迫不及待想要購買它。

對于傳統(tǒng)的平面廣告作品來說,其創(chuàng)意發(fā)想和完稿執(zhí)行是由廣告公司的文案和美術指導共同完成的,文案負責文字,美指負責畫面,這是廣告業(yè)標準的人員架構。

在創(chuàng)意發(fā)想的階段,既可以文案先行,文案人員先發(fā)想概念、寫好廣告語或標題,然后美指再去配畫面;也可以美術先行,美指先想好畫面表現(xiàn),畫好layout,然后文案再來配文字。

只要美術先行,那文案最容易的一個毛病就是:看圖說話,把畫面上表達過的內容再重復一遍。但視覺上已經(jīng)表達過的信息,文案事實上不需要再鸚鵡學舌。文案和畫面恰恰應該相輔相成,通過不同的角度、方式表達信息,如此才能使創(chuàng)意融為一體,做出有打動力的作品。

而對于文案先行的創(chuàng)意,一個字寫對,其實不僅僅能表達信息,而且能成為整個海報視覺的中心,創(chuàng)意傳播的中心。

我在陽獅服務馬石油的時候,當時馬石油贊助F1賽事的索伯車隊,需要宣傳“馬石油贊助了F1”這一信息為品牌背書。但是,如果畫面上只是放一輛F1賽車,再來一句“馬石油,F(xiàn)1賽事索伯車隊合作伙伴”就非常平淡,消費者也不關心你贊助了誰。

所以我們創(chuàng)作了這樣一張海報,畫面上只有一個英文單詞“If”(意思是“如果”,但倒過來看,這個單詞就變成了f1,我們用這一個單詞表達馬石油贊助了f1,而且傳遞出來一種全力以赴,只談結果,不談如果的賽事精神。

其實文案主導的傳播,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貼的“?!弊?,一個字就傳達了人們關于美好生活的所有祝愿。還有“招財進寶”組成的一個字。

類似的創(chuàng)意方太玩過一把,2016年5月30日-6月1日,方太匿名在《京華時報》上連續(xù)3天發(fā)布了一個史上最難猜字懸念廣告,并稱要等到6月7日發(fā)布會才揭幕。

這三個漢字,從視覺造型上來講,代表了方太的三個產品:獨創(chuàng)的水槽洗碗機、四面八方智能煙機和蒸微一體機。方太是用漢字獨特的偏旁部首將漢字重組,從文字字意和視覺造型兩方面展示了方太產品的賣點。

不過方太玩得溜,競爭對手反應也夠快。6月1日,華帝就在《羊城晚報》對這三個字做出了自己的解釋:“蒸汽融油果然凈”代表華帝的蒸汽熱水洗煙機、“除煙動口不動手”代表自家的魔鏡智能煙機、“精準微控聚熱能”代表自家的聚能燃氣灶。并且還調侃起了方太“六一燒腦玩猜字,不如燒飯陪孩子”。

被提前截胡的方太沒等到6月7,只好6月2日提前揭開謎底。隨后兩家又隔空打起了口水仗。方太甩出三張海報叫華帝“小弟搶啥!”“小弟急啥!”“小弟別鬧!”,華帝則針鋒相對說方太“被截太方!”“驚方失太!”“太慢就方!”

這個懸念猜字加上方太華帝兩家的唇槍舌戰(zhàn),充滿新聞性,并制造了社會話題,自然引來一大波流量,引發(fā)大量網(wǎng)友的關注和評論,華帝的參戰(zhàn),對方太而言,傳播效果甚至比自己玩猜字更好,方太和華帝兩家因而都受惠良多。

你看,這就是一個字引發(fā)的血案,一個字統(tǒng)領的傳播戰(zhàn)役,這就是漢字的威力。

而這一個字的妙用,其意義不僅僅是成為一張海報的焦點所在,更重要的是它能成為一個品牌的核心價值所在。

提到可口可樂你會想到什么?“爽”,對嗎?

2004年,可口可樂在中國提出全新品牌主張“要爽由自己”;

2008年時逢北京奧運,可口可樂又將品牌主張改為“暢爽開始”;2009年,因為可口可樂在全球推出統(tǒng)一的品牌主張“Open Happiness”,國內則相應推出“暢爽開懷”。

當時,為了主推餐飲渠道,可口可樂還和浙江衛(wèi)視一起打造了一檔美食綜藝節(jié)目《爽食行天下》,配套的餐飲版廣告片則宣傳“爽動美味,暢爽開懷”。

到了2016年,可口可樂在全球又推出新的品牌主張,在國內則翻作“這感覺 夠爽”。

可口可樂的品牌戰(zhàn)略,重點就是一個“爽”字。這一個字,就代表了可口可樂的產品利益,帶給消費者的感官體驗,代表了可口可樂的品牌核心。

那么,提到寶馬你又會想到什么呢?“駕駛樂趣”,對嗎?早在20世紀60年代,寶馬就啟用了那句經(jīng)典廣告語——“Sheer Driving Pleasure”(純粹駕駛樂趣)。而到了2009年,寶馬則將駕駛樂趣進一步濃縮到一個詞?!癑OY IS BMW”成為寶馬新的全球品牌主張,“JOY”成為寶馬全新的、全球統(tǒng)一的品牌戰(zhàn)略。

在中國,“JOY”最終被翻譯成了一個漢字:悅。2010年3月,寶馬中國開始啟動“BMW之悅”的品牌戰(zhàn)役。為此,寶馬中國還專門注冊了一個書法字體的“悅”字,作為國內統(tǒng)一使用的品牌標識。

在“悅”的指引下,寶馬核心產品線3、5、7系,分別圍繞“運動之悅”、“夢想之悅”、“巔峰之悅”展開產品傳播。其中寶馬新3系在2012年上市時,傳播主張叫做“以悅制勝”;5系用過的廣告語則有“有容,乃悅”;7系針對高端人士則打造了“悅享巔峰人生”等一系列主題活動。

2012年倫敦奧運會,寶馬打造了“為悅全力以赴”為主題的品牌戰(zhàn)役,將“悅”與拼搏進取、贏得成績的運動精神結合在一起。2015年,寶馬又啟用了新的品牌主張“悅創(chuàng)造奇跡”,將“悅”與消費者的激情、創(chuàng)造、個性經(jīng)歷相融合?!皭偂边@一個字,定義了寶馬整個品牌,統(tǒng)領了寶馬各個產品線的訴求和傳播。這一個字,成為寶馬的核心。

除了可口可樂的“爽”、寶馬的“悅”,另外還如依云的“young”、 absolute vodka的“absolute”、維他奶的“真”、VISA的“GO”,這就是一字千金的文案,一字傳神的品牌。

此外,還有2004年大眾汽車拍的一條TVC。這是大眾在中國首次推出品牌形象廣告,目的是呼應大眾新的全球品牌主張“For the love of automobiles”(源于對汽車的愛)。

那么,怎么體現(xiàn)大眾對汽車的愛,對中國的愛呢?

大眾找到了一個漢字“心”,以這個漢字為核心拍攝了一條《中國路,大眾心》。在這條長版本的電視廣告中,大眾當時在國內的13款車型悉數(shù)登場:第四代高爾夫、帕薩特B5、捷達、夏朗、桑塔納3000、波羅三廂、高爾、輝騰、波羅兩廂、寶來、途銳、新甲殼蟲、新甲殼蟲敞篷。

每個車型,大眾都用了一個心字旁的漢字代表,每個車型都代表大眾的一顆“心”,代表大眾的拳拳用心。這13個漢字包括:高爾夫“忠”、帕薩特“志”、捷達“懇”、夏朗“態(tài)”、桑塔納“惠”、波羅三廂“想”、高爾“聰”、輝騰“慧”、波羅兩廂“悠”、寶來“感”、途銳“恣”、新甲殼蟲“惹”、新甲殼蟲敞篷“愛”。

高爾夫忠心為你、帕薩特志在進取、捷達勤勤懇懇、桑塔納實惠國民車,夏朗姿態(tài)萬方、高爾聰明伶俐、輝騰心領神慧、波羅敢想敢為悠然自得,寶來天生帶感、途銳恣行無忌、甲殼蟲惹人憐愛……片子最后大眾告訴大家“有多少心,用多少心”,“中國路,大眾心”。

一個“心”字,傳遞了大眾汽車的造車理念、社會責任、對消費者的關懷與愛心。這個“心”字不僅充分展示了大眾旗下各款產品的特性,而且完美塑造了大眾在中國的地位和形象,成為大眾神車的最好注解。

這就是一個字的力量。(尼康也有一條近似創(chuàng)意的品牌形象片,叫做《淚》)

我在我的文案培訓課件中說過:“對于一個品牌來講,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那些立場鮮明、邏輯強大、情感強烈的詞?!?/strong>

找到這個詞之后,整個品牌的傳播和內容創(chuàng)作就圍繞著這個詞持續(xù)進行全方位的輸出和演繹就行了。這樣子,才能樹立清晰的品牌價值、鮮明的品牌形象。

如果品牌找不到最核心的這個詞,那么即使寫一萬篇文章、拍幾百條視頻,其實消費者還是記不住這個品牌到底在說啥,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還是一團模糊。

對于一個消費者而言,他每天會看到成千上萬的廣告,接觸成百上千的品牌,其實如果一個品牌能讓消費者記住一個詞、一句話,那么這個品牌已經(jīng)取得了足夠的成功。而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其實能用一個字來表達,甚至都不用一個詞。

找到足以代表品牌的關鍵字、關鍵詞,才是我所理解的品牌戰(zhàn)略的核心所在。所以我認為“字比詞好,詞比句好”所揭示的,遠不僅僅是一種文案創(chuàng)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品牌構建的核心。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消費者是沒有興趣和時間聽你喋喋不休的,用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來濃縮品牌信息,成為品牌的獨特標簽,才是品牌運作的重點。

當然,這個意思并不是說企業(yè)一定要拍洗腦廣告,拼命重復一句話,反復向消費者灌輸和洗腦,這樣只會讓品牌傳播了無新意,消費者看到廣告就自動屏蔽,不再關注,甚至極為反感。

而是說,企業(yè)要以一個字、一個詞為中心,來構建立體化的品牌傳播體系,誠如可口可樂圍繞著“爽”所作的一系列廣告和營銷活動,寶馬圍繞著“悅”所作的一系列輸出。這一個字就能保證整個品牌吃上幾十年。

所以文案的價值不在于他能寫很多字,關鍵其實是能寫準一個字。

#專欄作家#

空手,微信公眾號:空手(ID:firesteal13),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廣東省廣告集團|策略群總監(jiān)。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