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多賺1萬的副業(yè)可行性報告:全網(wǎng)故事號變現(xiàn)執(zhí)行方案
故事號要實現(xiàn)穩(wěn)定月入過萬,需跳出單純依賴流量的思維,轉而以算法偏好為導向,精準切入用戶心理需求,通過內(nèi)容原子化運營構建立體變現(xiàn)體系,從流量獲取到粉絲沉淀再到多元變現(xiàn)形成閉環(huán)。
我們今天就聊一個實在的項目:怎么在網(wǎng)上講故事,給自己每個月添上一萬塊的零花錢。這項目能成,但里面的門道,跟大多數(shù)人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01 項目可行性邏輯
很多人一聽故事號,腦子里就是找點故事,配音配圖,然后等著流量砸頭上。要是真這么簡單,那這錢也太好賺了。這行的水面底下,藏著幾塊真正的“壓艙石”,你看懂了,船才不會翻。
1.算法的“情緒翻譯機”,而不是故事鑒賞家
平臺的算法,它真不是個人,它讀不懂你故事里的悲歡離合。那它怎么知道你的內(nèi)容是好是壞?它靠的是一堆冷冰冰的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說白了就是它能“看懂”的人類行為。完播率、點贊、評論、轉發(fā),尤其是用戶為一個視頻停了多久,看完后又干了什么。
所以你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情節(jié)轉折,目的都不是為了藝術升華,而是為了刺激用戶做出某個特定的動作,給算法一個它想要的“好評”信號。比如,開頭三秒必須扔個炸彈,要么是巨大的懸念,要么是激烈的情感沖突。故事中間必須有反轉,甚至反轉再反轉,這不是為了曲折,是為了把用戶的情緒像過山車一樣甩來甩去,讓他們的大腦沒空去想退出,這是在翻譯“超高完播率”的信號。結尾呢,要么留個白,要么提個直戳心窩子的問題。想通了這層,你做的就不是內(nèi)容了,是算法的“情緒遙控器”。
2.用“心理手術刀”切開市場,別用大網(wǎng)撈魚
新手最愛犯的錯,就是追熱點,什么火做什么。今天“霸總文學”火,一窩蜂全上;明天“贅婿逆襲”火,又烏泱泱跑過去。結果呢?蜻蜓點水,哪個都沒做深,流量也都是散的,留不住人。高手不這么玩,高手玩的是“心理切片”。
你別從“年齡”“性別”這種大標簽去定義你的用戶,太粗了。你要從“心理狀態(tài)”這把刀去切。你琢磨一下,同樣是年輕女性,有的人的心理需求是在枯燥的婚姻里找點被人理解的慰藉;有的人是在職場受了氣,就想看個逆襲的故事爽一把;還有的人可能原生家庭不幸福,特別渴望被治愈的感覺。這三個,就是完全不搭界的“心理切片”。
你的號,就要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找準一個“切片”,然后一刀扎進去,扎到底。比如,你就死磕“原生家庭療傷”這個點。你所有的故事,都繞著這個核心轉,反復地去戳、去撫慰、去引爆這個特定人群最痛的那個點。這么干的好處是,你的內(nèi)容會有一種磁力,能飛快地把最精準的那群人吸過來。他們關注你,不是因為你某個故事寫得好,而是覺得在你這兒找到了“同類”,找到了情感的家。這種粉絲,粘性高得嚇人,付費意愿也強。等你把一個“心理切片”做透了,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所謂的“小眾”,其實一點都不小,它背后是一大片沉默的汪洋大海。
3.把內(nèi)容“原子化”,建一個變現(xiàn)的立體工事
別總盯著平臺那點廣告分成,那點錢不夠喝粥的。一個能穩(wěn)定月入過萬的號,賺錢的路子絕對是立體的。高手們都在玩一種叫“內(nèi)容原子化”的打法。
這是什么意思呢?你費盡心血搞出來的一個爆款故事,它是一個“內(nèi)容母體”。但別發(fā)完就完了,太浪費了。你要把它拆開,拆成各種“內(nèi)容原子”,扔到不同的地方去換錢、換流量。你看,一個故事,這么一拆解,它的價值就被榨干吃凈了。這背后其實是一套組合拳:用公域的大流量平臺引流,用私域的深度內(nèi)容養(yǎng)熟,最后用各種形態(tài)的付費產(chǎn)品變現(xiàn)。這套立體的“工事”建起來,賺錢才是個順理成章的事。
1.視頻原子:就是你那個核心的短視頻,發(fā)在抖音快手這些地方,這是你的“流量探照燈”,負責往外掃人。
2.文字原子:把視頻文案扒下來,潤色一下,變成一篇能讀的文章。發(fā)在公眾號或者知乎上,或者作為你粉絲群的獨家福利。這是在“沉淀粉絲”,讓他們覺得你更有料。
3.金句原子:故事里最扎心那句話,單獨拎出來,做成一張好看的圖,發(fā)在小紅書或者朋友圈。這是在塑造你的“人設標簽”。
4.付費原子:故事的加長版、不同結局版,或者干脆把一個系列的故事打包,做成一個9塊9的電子文檔或者付費專欄。這是你的“入門級變現(xiàn)產(chǎn)品”。
02 如何執(zhí)行
道理都懂了,但一上手就廢。怎么把上面說的這些,一步步變成手里能干的活兒?這里面的講究更多。
1.腳本生產(chǎn)線:別靠靈感,靠測試
真別再信什么“靈感突發(fā)”了,那是天才干的事,咱們普通人做項目,得信數(shù)據(jù),信流程。你要給自己建一條腳本生產(chǎn)線,核心就兩個字:“測試”。特別是對故事的“鉤子”,也就是前三秒,要像對待傳家寶一樣重視。
拿到一個故事題材,第一步不是動筆寫正文,而是專門琢磨鉤子。同一個故事,你至少憋出3到5個不同角度的鉤子。比如一個“發(fā)現(xiàn)老公有秘密”的故事,鉤子可以這么寫:
A(懸念版):“我老公的書房每晚都反鎖,五年了,我一直以為他在加班。”
B(沖突版):“閨蜜把那張照片甩我臉上時,我手機差點沒拿穩(wěn)?!?/p>
C(結果版):“我只用了一句話,就讓那個我愛了十年的人,自己滾出了家門?!?/p>
寫完之后怎么辦?小范圍扔出去測試。發(fā)朋友圈,或者發(fā)幾個小群,看哪個鉤子下面追問“后來呢”的人最多。甚至,你可以把這幾句話,分別配個簡單的圖,花個幾十塊錢投一下,看哪個點擊率最高。用最小的代價,找到市場最認的那個“爆款開關”,然后再集中全部精力,圍繞這個開關去寫后面的故事。這看起來慢,但成功率比瞎蒙高太多了。
2.平臺矩陣:建立你的“根據(jù)地”
雞蛋別放一個籃子里,這話都聽爛了,但做到的人不多。而且不同平臺有不同脾氣,你不能一個稿子到處發(fā)。你要有“陣地”思維。這三個層次的平臺,分工明確,互相導流,形成一個能自己轉起來的商業(yè)閉環(huán)。
前線陣地(抖音、快手等):這是主戰(zhàn)場,是搶流量的地方。內(nèi)容必須節(jié)奏快,情緒頂滿,像一把尖刀,負責把陌生人從流量大海里“撈”出來。視頻結尾,可以留個話頭,比如“完整版故事/我的分析,放在了XXX”,把人往你的后方引。
后方陣地(公眾號、知乎等):這是你的“根據(jù)地”。人引過來了,你得用更深度的內(nèi)容把他們留住,建立信任。在這里,你可以發(fā)故事的完整文字版,或者寫寫你對這類事情的看法。這里的目的不是爆款,是養(yǎng)人,是讓大家覺得你是個“懂行”的人。
核心內(nèi)圈(微信群、企微):這是你的“私產(chǎn)”,是最值錢的地方。只有在這里,你才能踏踏實實地變現(xiàn)。把那些最認可你的鐵粉拉進來,你可以在這里賣付費課程、做付費社群、提供一對一咨詢。
3.變現(xiàn)與避坑:想好怎么收錢,更要想好怎么活下去
做這事,最終都是為了賺錢。但怎么賺錢,路上有什么坑,必須提前想清楚。
1.平臺封禁坑:你做大了,引流動作一多,很容易被平臺盯上,限流封號是家常便飯。怎么辦?唯一的活路就是,別把命根子完全押在公域平臺。一定要把粉絲往你的私域,比如微信上引。平臺只是你的獲客渠道,今天這個渠道堵了,我換個渠道繼續(xù)把水引到我的池子里。
2.內(nèi)容同質(zhì)坑:一個模式火了,模仿者馬上就來。你今天做“婆媳”,明天就有一萬個號跟你搶飯吃。怎么辦?唯一的辦法就是打造你自己的“人格魅力”。你的聲音有特點嗎?你的文案風格別人模仿不來嗎?你除了講故事,還能不能提供點別的價值,比如心理分析?當別人只能抄你的皮毛時,你早就靠獨特的內(nèi)核跑遠了。
3.心態(tài)崩潰坑:這是最多人掉進去的坑。沖進來想一個月賺一萬,結果忙活半天收入幾百,心態(tài)一崩,直接放棄。做任何需要積累的事,都得有“農(nóng)民心態(tài)”。前三個月,別天天盯著收入。你的目標應該是:發(fā)滿100個作品,積累1000個粉絲,跑通一套流程。把過程當成結果。等你把地耕好了,莊稼自己就會長出來。
4.關于收錢:你的產(chǎn)品得有梯度。底層是免費的故事視頻,用來引流。中間層是9.9元、19.9元的低價產(chǎn)品,比如故事合集,目的是篩選出有付費習慣的用戶。頂層才是你的利潤來源,比如299元的付費社群,999元的寫作陪跑營。一步一步來,用戶才不會被嚇跑。
03 項目提示詞模板
最后,給個能直接用的工具。很多人用AI寫不出好東西,是因為指令給得太“外行”。下面這個模板,你試試,它不是在命令AI,是在給AI“上角色”、“定規(guī)矩”,產(chǎn)出的東西會很不一樣。
# 角色設定
你現(xiàn)在是一個筆名叫“塵心”的短視頻故事編劇,是真正懂人性的那種。你特別擅長寫那種一兩分鐘的反轉故事,能讓用戶在抖音和視頻號上看得又哭又笑,忍不住想在評論區(qū)說兩句。記住,你的目標不是寫小說,是最大化視頻的完播率和互動數(shù)據(jù)。
# 背景情況我手里有個號,專門做“原生家庭”這個方向的。看我視頻的人,大多心里對家有點疙瘩,渴望被理解,又想靠自己活得硬氣一點。
# 具體任務圍繞這個主題:“一個長期被父母用‘為你好’綁架的女孩,怎么因為一件事徹底醒了,開始為自己活”,給我寫一個短視頻腳本。
# 腳本要求,你看仔細了
-分段寫:必須嚴格按【開頭三秒鉤子】、【故事鋪墊】、【矛盾轉折】、【高潮醒悟】、【結尾金句】這五段來寫。
-鉤子要狠:先給我整 3個 完全不同感覺的【開頭三秒鉤子】,標上A、B、C。我先挑一個,你再根據(jù)我選的那個往下寫。
A:整點懸念,讓人好奇。
B:直接上沖突,火藥味濃點。
C:把大結局的一句話先扔出來。
-情緒得有起伏:故事不能平,得像心電圖。從憋屈,到爆發(fā),再到最后的釋然。在關鍵的地方,用括號給我標一下,這里要調(diào)動觀眾的什么情緒,比如(這里讓人心疼)、(制造緊張感)、(這里是淚點)。
-結尾得有金句:最后【結尾金句】那部分,必須給我一句能讓用戶想截圖分享的話。這句話得有勁兒,能戳到人心里。
-引人說話:腳本最后,留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讓大家看完有話想在評論區(qū)說。
# 不要做
別講大道理。
別用那些爛大街的網(wǎng)絡詞。
說話要像聊天,別像念稿子。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作者【抖知書】,微信公眾號:【抖知書】,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