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This:國內寶藏AI公司推薦
在AI技術蓬勃發(fā)展的今天,國內涌現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AI應用公司,它們憑借獨特的技術優(yōu)勢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本文將介紹一家名為 Picture This 的國內AI公司,它憑借一款拍照識花的AI應用,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今天的主角是:Picture This,網址??https://www.picturethisai.com/
之前分享的都是海外AI應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款由國內團隊打造,成功在海外市場打開一片天地的AI應用。
01 Picture This 是什么?
Picture This 拍照識花的 AI 應用。先看下它的市場表現,我們再詳細分析它的成功路徑。
Picture This 的市場表現:(截至2025年)
- 全球下載量:超1億次
- 年收入:10億人民幣
- 月流水:約8000萬人民幣(App內購收入)
- 用戶分布:歐美市場占比70%+(美、德、英為主)
- 付費率:超百萬(39.99美元/年)
- 在美國iOS教育應用暢銷榜上持續(xù)位居前三
看到這些數據后相信大家和我的反應一樣,一個識花的App,年收入10個億?為什么?讓我們來拆解下。
公司及團隊情況:
- 創(chuàng)立時間:母公司杭州睿琪成立于2009年,初期為金融、汽車行業(yè)提供軟件研發(fā)服務(如會聲會影等工具開發(fā));
- C端轉型:2015年推出首款面向消費者的應用形色(Picture This 的國內版),2017年上線海外版PictureThis;
- 團隊特點:核心產品PictureThis初期僅由4人團隊啟動,早期積累的圖像處理、OCR識別能力為后續(xù)AI應用奠定基礎。
截至2024年底,杭州睿琪已經形成了一個擁有19款AI產品的矩陣,涵蓋植物、識別、健康、文件掃描類等多個領域(這些產品,都是基于其核心技術圖像處理、OCR識別技術)。
憑借著這個產品矩陣,杭州睿琪的總用戶規(guī)模突破2億,月收入超過1400萬美金,一年收入大約在1.68億美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
(嗯……懂我什么意思嘛……)
融資情況:未披露大規(guī)模融資記錄,主要通過自有資金和產品收入支撐擴張,形成“自造血”模式,公司不缺錢?。?/strong>
目標用戶:
- 核心群體(敲黑板?。?/strong>歐美家庭園藝愛好者(72-80%家庭擁有私家花園,園林市場規(guī)模高達280億歐元)、自然探索者、寵物主人(需規(guī)避有毒植物);
- 需求場景:植物識別(1.7萬+物種)、疾病診斷(如黃葉、蟲害)、個性化養(yǎng)護(澆水/光照建議)、社區(qū)知識交流;
- 免費提供基礎識別功能,通過植物診斷、養(yǎng)護建議、光照測量、種植記錄等功能吸引用戶轉為付費;
02 Picture This 核心能力
1. AI 識別引擎:
- 精準識別:基于自研CV模型+ChatGPT技術優(yōu)化,支持識別 40 萬+ 植物種類,提供超過 98% 的準確率,支持復雜背景(如重疊枝葉、陰雨天氣);
- 多模態(tài)功能:植物百科(學名、毒性、養(yǎng)護指南)、疾病診斷(AI分析葉片斑點、枯萎原因)、雜草識別與清除建議;
2. 場景化工具(識別+養(yǎng)護+社區(qū)):
- 個性化管理:用戶可創(chuàng)建“我的植物庫”,接收澆水/施肥提醒;
- 離線功能:無網絡環(huán)境下仍可基礎識別,適配戶外場景;
- 社區(qū)生態(tài):內建專家問答、用戶圖鑒分享,提升粘性;
03 AI 垂直場景出海標桿
Picture This 的產品設計并不復雜,國內早已有大量產品/小程序,但受限于國內需求場景的差異,類似產品幾乎沒有C端收費能力,就是我每篇文章都會提到的,跑通的商業(yè)模式。
Picture This 為什么國內開花,國外火?
文化場景適配:
- 歐美“花園文化”盛行,園藝市場規(guī)模280億歐元(超紅酒行業(yè)3倍);
- 對比國內:城市公寓為主,園藝需求低頻,付費意愿低;
付費生態(tài)成熟:
- 歐美用戶接受訂閱制,付費習慣好;
- 國內版“形色”雖免費,但收入主要依賴廣告,月流水不足海外1/10;
營銷本地化:
- ASO優(yōu)化:產品命名直擊搜索關鍵詞(如“Plant Identify”),占據應用商店自然流量;
- 社交裂變:TikTok用戶自發(fā)傳播“救活植物”案例,形成口碑效應;
當然,Picture This 的成功不僅僅是切中了歐美市場需求和垂直領域的痛點,其核心還是有強大的技術能力,極強的圖像處理、OCR識別技術和自研的垂直類目模型,還有中國產品最擅長的極好的交互體驗,Picture This 是當之無愧的垂直場景 AI 出海標桿。
04 總結和啟示
- 垂直場景>通用技術:垂類需求(如園藝、寵物)的用戶付費意愿更高,且易形成數據壁壘;
- 文化適配決定天花板:歐美“院子經濟”孕育高溢價市場,而同類產品在國內難復制成功;
- 小團隊敏捷迭代:4人啟動→百人規(guī)模,通過高頻更新(如ChatGPT集成)快速響應技術變革;
- 工具→社區(qū)→生態(tài):從識別工具延伸至養(yǎng)護社區(qū),提升用戶生命周期價值(LTV);
PictureThis的崛起印證了一條路徑:深耕垂直需求 + 極致本地化運營 + 訂閱制變現,可讓中國AI應用在海外“小而美”市場中占據不可替代的生態(tài)位。其成功不在于技術顛覆性,而在于對用戶場景的深度縫合——正如一位用戶所言:“它讓每個普通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園藝師。”
杭州睿琪已經復制 PictureThis 模式,推出 CoinSnap(硬幣等收藏識別)、PetCheck(寵物健康)等19款應用。
看到這種難得的現金流如此穩(wěn)定的AI寶藏公司,還等什么?
作者:張艾拉 公眾號:Fun AI Everyday
本文由 @張艾拉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